省发改委:充分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 加快推动吉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
转自:中国吉林网
11月25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精神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三场)。省发展改革委介绍了“充分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加快推动吉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有关情况。
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吉林省委关于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吉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的实施意见》,共425项具体举措,其中经济体制改革是重点。
改革是为建设、为发展服务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决定了经济体制改革在各领域改革中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牵引作用。省委十届三次全会以来,吉林省围绕经济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不断推动各项改革走深走实,累计完成205项改革台账任务。这里有一组数据可以体现我省的改革成效,过去十年来,省属国资监管企业资产总额增长3.2倍,全省登记民营经营主体增长2.4倍、达到351.3万户,全省城镇化率提高9.9个百分点、达到64.7%,全省国内专利授权量增长3倍、达到2.66万件,涌现出了长光卫星、捷翼科技等一批“独角兽”和“专精特新”企业。同时,“一带一路”向北开放窗口作用不断凸显,与国内重点区域交流合作持续深化;从“放管服”到“最多跑一次”,再到“一网通办”,营商环境逐步迈入全国第一方阵。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当前,省委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战略部署,省发展改革委将坚持“干”字当头,发挥好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着力处理好经济和社会、政府和市场、效率和公平、活力和秩序、发展和安全等重大关系,小切口破题、大纵深发力,以经济体制改革推动各领域各方面改革同向发力,着力以有效管用的改革举措,切实破解经济发展中的难题难点。
重点从以下五个方面切入。
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让市场“无形之手”充分施展,让政府“有形之手”有为善为。将加快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完善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政策体系、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比如,针对招标投标市场不规范问题,将尽快健全招标投标评标制度体系,建设统一规范、信息共享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体系,完善评标机制,推行招标投标“双盲”评审改革。针对民营经济发展薄弱问题,制定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条例,完善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健全民营企业诉求问题办理解决机制,构建“不叫不到、随叫随到、服务周到、说到做到”的服务体系。针对投资效益不高问题,建立政府投资支持基础性、公益性、长远性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千方百计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大力推动PPP、REITs项目有效落地。严把项目的投资强度关口,确保产业项目亩均收益处在合理区间。
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省发展改革委将完善规划体系和政策统筹协调机制、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健全数字吉林建设推进机制、完善发展服务业体制机制、健全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体制机制、健全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培育机制。比如,在强化规划政策引领方面,坚持“规划跟着目标走、项目跟着规划走、要素跟着项目走”原则,高质量编制“十五五”规划,加强五年规划和年度计划的有效衔接,坚决纠正“规划是规划、计划是计划、实际是实际”问题。增强经济政策和非经济性政策的取向一致性评估,防止各管一摊、相互掣肘,实现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在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突出“因地制宜”,鼓励支持省内地方立足资源禀赋、区位优势、产业基础,谋划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一号产业”,坚决防止产业“一窝蜂”上马、“同质化”发展、“内卷式”竞争。
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
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产业是吉林振兴的方向和主线,四者紧密联系、互为支撑,必须一体化推进。省发展改革委将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产业一体化改革。比如,健全“有组织”的聚力科技攻关机制方面,建好长白山、三江、吉光等省级研发机构,聚焦农业种源、汽车底盘和低温电池、氢能开发利用等我省优势领域,围绕国家所需、吉林所能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施教育科技人才产业一体化发展行动,建立与吉林产业发展方向相适配的人才培养机制,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学科布局,超前布局科研攻关项目,扩大产业人才“订单式”培养规模,实现产学研用有机联动、融合发展。
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
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省发展改革委将健全推进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政策、培育乡村富民新产业新业态、深化土地制度改革,从“城”和“乡”两头入手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在城镇方面,完善城市规划体系,优化城镇空间布局,落实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行动计划,实施城市更新和安全韧性提升行动,增强城市承载能力,实施新一轮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行动,解决进城落户农民后顾之忧。在乡村方面,多措并举提高农民收入,巩固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政策,大力支持人参、梅花鹿等富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县域是城乡联系最紧密的地区,最有条件率先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在优化县城公共服务体系的同时,下气力培育县域特色产业,推动实现产业升级、人口集聚、城镇发展的良性互动。
完善高水平开放体制机制
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志,我省作为“一带一路”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具有打造高水平开放合作高地的区位优势。省发展改革委将创新沿边开放体制机制、深化对外贸易管理体制改革、深化双向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健全与国内重点区域合作机制。比如,创新沿边开放体制机制方面,加快推进G331旅游大通道建设,健全农文旅融合发展机制。实施长吉图开发开放发展方面,完善与俄远东地区协商沟通机制,扩大汽车、农业、油气等领域合作广度与深度。打造长春新区、中韩国际合作示范区、珲春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等形态多样的开放高地。加强与国内重点区域交流合作方面,做好与京津冀、长江经济带、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西部大开发等国家重大战略对接,深化吉林-浙江、长春-天津、延边-宁波对口合作,发挥好吉西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功能,积极承接发达地区优势产业项目,加力引进行业“链主”、龙头企业。
下一步,省发展改革委将按照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当好执行者、行动派、实干家,统筹推进各项改革任务,明确目标、清晰路径、强化举措,用实绩说话,以结果交账,切实将省委全会精神落到实处。
中国吉林网吉刻APP
记者王昕
摄影张秋磊
初审:梁欢欢
复审:孙晓云
终审:张彦梅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