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调青岛,2035年建成现代海洋城市!
现代海洋城市,无疑是青岛最新发展定位中的高光亮点。
据《青岛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国家定调的四个城市性质中,“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排在第一位。这一标签延续了2016年版总规的提法,再度明确了青岛在国家城镇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紧接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后,青岛在国家新发展格局中的地位同样实现了重要突破——现代海洋城市。
仅就沿海经济带来看,中国有60%至70%的经济和人口聚集在海岸带上,改革开放也是从4个特区城市和14个沿海开放城市率先展开。而目前批复的城市中,沿海先行区内只有天津、深圳、大连、青岛和宁波五个城市获得这枚标签,足见分量之重。
事实上,早在“十三五”国家海洋规划,就已经出现了“海洋中心城市”的概念。彼时,上海、深圳、广州等滨海城市纷纷把建设海洋中心城市作为发展目标;
再到《“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国家明确提出支持深圳、青岛、宁波等强化海洋功能和特色,加快建设一批现代海洋城市,即“现代化先行”的海洋城市;
也正是在随后的2022年,青岛提出打造“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的目标,并陆续出台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建设意见、五年规划、三年行动方案等文件,推动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全面提升,使得青岛成为建设现代海洋城市基础条件最好的城市之一。
眼下,新一轮《青岛总规》出路,先行先试路径日渐清晰:
以建设世界海洋一流港口、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和绿色可持续海洋生态环境为目标,聚焦蓝谷海洋科学城、董家口临港产业新城建设,保障崂山区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园、海西湾海洋装备制造基地等海洋产业发展空间,打造海洋经济发展的新高地。
这段高度浓缩凝练的表述里,蕴含着未来“现代海洋城市”青岛样板的雏形,也诠释着“蓝调”青岛持续进阶的方法论。
1.科技强海,打造国际海洋科技创新中心
今年9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投入使用了一套六自由度运动平台——
这个“大家伙”,长宽各6米、高4.5米,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低噪声、高动态范围的电动振动实验台,可模拟风浪震动等各类复杂海洋环境,检验浮式设备的工作状态、工作性能,加快海洋工程装备的设计开发。
另据校方介绍,这样的高端科研设备学校还有百余台(套),多年来依托科技创新促进了多项海洋高端装备制造、海洋资源勘探领域的关键技术成果落户青岛,助推城市持续放大海洋装备产业优势。这一典型案例无疑是青岛海洋科创引领产业发展的生动缩影,也让人们得窥青岛雄厚的科研实力:
涉海院士数量全国第一——住青涉海“两院”院士达23人,与此同时,全市海洋人才总量达37.65万人;
海洋高端平台数量全国第一——涉海省部级以上创新平台145家,其中省级以上涉海科技创新平台56家,部、省、市共建“深海三大国家平台”加快推进;
海洋领域国际领跑技术全国第一——依托崂山实验室战略力量,青岛在深海无人自主航行器、深海大规模无人平台组网等领域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目前,全市涉海高新技术企业达到638家,拥有有效专利超过1.7万件。培育涉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6家、独角兽企业16家、瞪羚企业80家、雏鹰企业80家。
此外,本次新版总规中重点圈出的蓝谷海洋科学城,正是青岛海洋科技力量的集聚之地——崂山实验室、国家深海基地、中船重工七二五所、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等一大批国家重点海洋科技项目都落子于此,这里同时也是青岛科创走廊建设的重要一环。
可以说,沉甸甸的科研家底就是青岛建设现代海洋城市的最大优势。
而就在不久前,《以科技创新引领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培育打造海洋新质生产力行动方案(2025-2027年)》正式发布,其中明确提出,青岛将力争在未来3年,新增10多家海洋高端创新平台,突破100多项海洋关键核心技术,引进200多名海洋高端创新人才,建成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海洋科技创新中心。
以科技创新为引擎进一步驱动城市“潜入深蓝”,青岛在打造海洋创新高地上走在前。
2.深海掘金,打好海洋“经济牌”
纵观世界著名海洋城市,往往都是海洋产业高度活跃的城市。
如,新加坡构建了以航运为核心,融合修造船、石油勘探开采冶炼、航运金融保险等各种上下游产业的海事业全产业链条;日本东京临港产业高度集聚,集中了钢铁、有色冶金、炼油、石化、机械、电子、汽车、造船、现代物流等产业……
当前,海洋经济已进入高速发展期,竞逐现代海洋城市,欣欣向荣的海洋产业正成为托举出蔚蓝色经济新空间的强力引擎。
青岛本就有良好的产业基础——28个海洋以及其相关的产业中均有布局,海洋产业门类齐全。如何发挥既有优势,加快建设现代海洋城市?
“有的放矢、精准发力”是青岛的答案。
今年青岛首次提出“4+2+4”现代化海洋产业体系,即整合产业优势资源,从28个产业中优选4个海洋新兴产业、2个海洋未来产业及4个海洋传统产业,因地制宜布局重点领域,塑造海洋经济发展新优势,抢占未来制高点。
围绕这十大重点产业,青岛持续引进落地一批强链、补链、延链项目,推动海洋产业提质升级。
值得一提的是,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海洋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来源,这也是青岛现代化海洋产业体系关注的重点,一个个频传好消息的大项目足以佐证——
总投资102亿元的中电建海上光伏发电项目正加快推进,预计于2025年6月全部建成;国内综合性最强的第四代海上风电施工平台“港航平5”10月在青岛交付使用;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套抗浪型漂浮式光伏平台“黄海一号”也在青岛出港……
截至目前,总投资2100亿元的140个海洋重点项目有序推进,今年上半年,青岛海洋领域新签约项目86个,其中,海洋装备、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海洋新能源等海洋新兴产业项目约占48.8%。
让产业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发展胜势,青岛向海求“新”的步伐不断加速。
3.以港兴城,肩负新期待
港口雄开万里流。
据世界银行的调研数据显示,全球有约60%的经济体量来自于港口海湾地带及其直接腹地。
世界一流港口的建设与现代海洋城市的建设息息相关,但港口的意义远不止于“航运”。
从青岛自身来讲,港口的流量与城市的经济增量呈正相关。仅就贸易单项来看,全球贸易近90%都是通过海运完成,而青岛港作为世界最大的综合性港口之一,通达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0多个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分别位居全球第四位、第五位。
站在全省的角度,山东被赋予“打造世界级海洋港口群”的重大历史使命,青岛港作为山东港口群的“龙头”,承担起“世界一流海洋港口建设位居前列、晋位升级”等重要任务。
视野拓展到中国整个北方区域,青岛港长期以来是黄河流域进出口企业的“经济出海口”,已与50多个内陆港联动,海铁联运线路总数达83条,构建起黄河流域与世界无缝衔接、高效运转的“黄金通道”。
就在日前,河南郑州(圃田站)-山东港口青岛港(前湾港区)集装箱铁水联运线路入选集装箱铁水联运品牌线路培育典型案例,国家层面的肯定也意味着青岛黄河流域开放门户功能进一步凸显。
在新发布的《青岛总规》中,“国际性综合枢纽城市”成为青岛的新城市定位,而青岛港最基础的功能之一,便是“枢纽”。
今年下半年,《青岛港总体规划(2035年)》获批,提出将围绕青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目标,进一步提升港口门户枢纽功能。随着青岛港能级的不断跃升,青岛开放的大门也将越开越大。
跳出港口看港口,“以港促产、以产兴城、以城育港”的港产城融合发展格局已成为当前全球港口城市发展演变的普遍规律。《青岛总规》中还明确提出了要打造董家口临港产业新城。
董家口港区是山东港口一次性规划陆域最大、泊位最多的综合性港区,近年来,港区不断做大做强临港产业,发展“1+2+2”临港产业集群。肩负起新期待,董家口港区正着力提升港口能级,打造港产城融合发展新标杆。
奋楫扬帆,赶海踏浪。拥抱蔚蓝新机遇,“蓝”调青岛继续向海而行。
本期责编美编:吴晓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