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人长时间乘车后晕厥身亡,元凶是它!医生紧急提醒

2024-02-25 21:13:27 - 红星新闻

近日,

广东东莞有人返工时

因“经济舱综合征”

不幸身亡的消息引起关注。

坐车的时候还好好的,

为何下车后会出现晕倒身亡的情况?

有人因长时间乘车后引发猝死

据广州日报,2月17日,正月初八上午,47岁的敖女士在乘坐了20多个小时的长途汽车后,从贵州遵义老家赶到东莞市厚街镇。下车后没走多远,她突然晕厥,神志不清,呼之不应。

医院急救人员赶到现场时,敖女士已经没有了呼吸和心跳。医护人员采取了一系列抢救措施后,恢复心跳,但血氧低、心跳不稳定、心跳仍反复停止。2月21日,敖女士确认死亡。

同样因“经济舱综合征”去世的还有49岁的杨女士。2月18日,正月初九上午11时许,在东莞一家鞋厂工作了20余年的杨女士从湖南怀化老家坐了30多个小时的长途汽车回到东莞,不料下车后才走了几步,她就晕倒在地,意识不清。

经过一系列救治后,杨女士的病情实在危重,脑出血严重,无法逆转,2月22日上午,家属万般无奈之下确认放弃救治。

“经济舱综合征”为何能致命

“经济舱综合征”是指长时间静坐在狭小的空间中,活动受限,下肢静脉回流减慢、血流瘀滞,而引起下肢深静脉血栓。

人体恢复活动后,血栓脱落,随血流经右心室到达肺动脉并在此形成栓塞,即急性肺栓塞,严重时可导致猝死。

很多人在乘机或乘车过程中,脚踝、膝部到大腿骨只能呈3个90°的弯曲,这个姿势降低了全身的血流速度,又因机舱或车厢内温度一般较高、空气干燥,人体在此环境下很容易脱水,血液黏稠度就会增高而导致发病。

肺栓塞是临床常见的三大致死性心血管疾病之一,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常表现为胸闷胸痛、呼吸困难、咯血、晕厥。

病例开始大部分发生在座位比较狭窄的经济舱,因此把坐飞机旅行中或旅行后发生的静脉血栓栓塞称之为“经济舱综合征”。实际上不仅限于汽车、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在办公室、汽车或火车内,节假日亲朋聚会打牌,如果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也容易出现“经济舱综合征”。

“经济舱综合征”发生前有信号吗

“经济舱综合征”常见症状包括乏力、下肢肿胀、胸口疼痛、呼吸困难、心跳骤停等。

长时间久坐后,若出现下肢酸胀、疼痛,或一侧下肢水肿时,注意可能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

如果突然出现呼吸困难、稍活动就感觉气短,突发胸痛或上腹痛,甚至咯血、晕厥等,要警惕可能发生肺栓塞。

一旦出现这些症状,一定要减少活动,及时就诊,以免血栓扩展或进一步脱落。

“经济舱综合征”的高风险人群包括:发热患者,容易出现高凝状态,加之远途旅行,血栓风险增加,发热症状也可能加重脱水,进一步增加静脉血栓栓塞风险;慢性病患者,如患肿瘤、心衰、肾病综合征等人群;还包括孕产期女性、长期口服避孕药者、高龄人群、肥胖者等。

长途出行建议做好几件事

01

多喝水。

尤其是常处于空调环境中,最重要的就是补充水分,每小时最好补充200毫升水,减少血液黏稠度,但要避免饮酒、喝大量咖啡。

02

多活动。

尽量避免长时间不变的坐位姿势。可规律活动双脚或双腿,建议每小时做3~5分钟的脚部运动,包括脚尖、脚趾及膝盖运动,促进血液回流。在飞机、火车、汽车等空间有限的地方,条件允许时可适当走动、做伸腿运动。

03

穿宽松的衣裤。

避免过紧的袜子和裤腰,有利于下肢静脉血液的回流。还可以穿上低膝弹力袜,以预防静脉血液瘀滞,使血液更好回流心脏。

04

平日做好常规体检。

通过简单的血液化验和影像学检查,可及时发现或预防血栓形成。通过医学评估,有凝血危险因素的人群可在长途出行时做好预防,比如穿医用弹力袜、增加走动等,必要时遵医嘱采用药物预防。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