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创新 立时代标程

2022-12-25 10:00:42 - 媒体滚动

转自:邯郸日报

守正创新 立时代标程

守正创新 立时代标程

守正创新 立时代标程

守正创新 立时代标程

守正创新 立时代标程

守正创新 立时代标程

守正创新 立时代标程

守正创新 立时代标程

守正创新 立时代标程

守正创新 立时代标程

守正创新 立时代标程

守正创新 立时代标程

赵富祥

李守诚(1924年-2022年),字明善,李氏南宫碑体的形成者。把历经三个世纪的流派,推向了新的境界,为这个时代和书法史留下了具有独特风貌和强烈艺术生命的书体——李氏南宫碑体。

2014年1月李守诚先生从事书法艺术80周年暨九十华诞座谈会召开,河北省书协在贺信中评价道,“李守诚先生是我省老一辈书法家,立足碑学,成就卓著,德艺双馨,是研究南宫碑的重要领军人物。其书法线条雄浑,结体端庄,极富正大的庙堂气象,所创的‘李氏南宫碑体’在海内外产生了巨大影响。”

美学家、书法理论家郗吉堂谈到李守诚先生时说:“他以数十年的潜心研究,广约博取,摄精撷华,结构了文化底蕴厚重和时代美感强烈的李氏南宫碑体,以此确定了他在书史上的地位。守诚先生的李氏南宫碑体,脱胎于张裕钊的南宫碑体,但他的结构、他的笔法、他的文化寄托与审美导向,他的历史感受与时代感觉,已不再是张裕钊和他的南宫碑体所拥有和所能包容得了的。当然,继承是有的,但继承中有创造,是一种创造性的继承。这种继承,本身就是一种创新,是用时代的、现实的感觉与感受力去消融历史文化存在,创造新的文化存在”。

一、李氏南宫碑体的创新

李氏南宫碑体的价值在于它突破了南宫碑体瘦劲内敛的笔法、结体态势和刚健硬朗的书风,给人以端庄雄厚,恢弘宽博的新的美学观念。从书法本体上看主要有以下新境:

(一)笔法上筋丰气厚

张裕钊的南宫碑体线条骨健而筋少,线条行进中整齐划一,李氏南宫碑体的线条雄强深厚,线条行进中富于变化,虚实穿插,使线条格外丰厚饱满。如果说柳体与颜体的区别是“颜筋柳骨”,那么,李氏南宫碑体与张裕钊南宫碑体线质的区别就是“张骨李筋”。

(二)结体上雄阔开张

张裕钊的南宫碑体结体颀长,与欧体相类,体势内敛,李氏南宫碑体的结体,弧形拱出,体势雄阔,结体颇类颜体,更宜体现庙堂气象。

(三)行书上气韵流动

李氏南宫碑体一改张裕钊南宫碑体几乎字字独立,大小一致的布局,而是大小穿插,呼应超然,气韵流动,把张裕钊南宫碑体不擅长的品式,发展为蓬勃开阔、流水行云般的艺术样式。

(四)榜书上气象恢宏

张裕钊的南宫碑体榜书线条瘦硬,结体内敛,李氏南宫碑体榜书则线条筋丰气厚,结体雍裕,形成了气象恢宏的风格。

二、艺术创作活跃,著述颇丰,影响海内外

李守诚先生作品曾参加“全国第二届书法展”“全国著名书法家作品邀请展”等。《中国现代书法选》《当代楹联墨迹选》《当代书法艺术大成》等均刊有其墨迹或小传,全国名胜古迹和碑林多有其所书碑刻。出版有《李守诚书法作品选》《李守诚书阿房宫赋、滕王阁序》等。

《语言文字报》1992年6月7日,刊载《书随时代方常咏》,介绍了李守诚先生在汉字规范化方面的观点和成绩。

《人民日报》1997年12月10日刊发《别开生面南宫碑——记书法家李守诚》,报道李守诚先生书法成就与人格魅力,并称赞:“‘艺以弘道而无止境,惟有德者能久享其名。’这是他的信念。”

2016年3月23日,《书法报》“书法报上展”整版刊载《李守诚书法作品选刊》。

2016年3月23日,《书法导报》“当代书家”专栏,选刊先生书法作品多幅。

2016年10月4日,《中国文物报》刊载《金剑宝刀锋尚在——读<李守诚书法作品集>》一文,对李守诚先生从艺经历和代表作品进行了综合报道。

三、在张裕钊书法理论研究上成果显著,主要论点多被引用

李守诚先生不仅在书法实践上创新发展,在张裕钊书法理论研究上也颇有建树。他于1994年参加中日书法理论研讨会,论文《论张裕钊的书史地位及法书字法》辑入《中日书法史论研讨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94年3月)。其主要论点:“张裕钊楷书的价值在于使传统的楷书书法的线条和结构模式有了质的变化,突破了二王、颜真卿以来楷书诸家的笔法和结字方法”,被研究张裕钊的许多作者多次引用。如:发表在《中国书法》《书法丛刊》上有关张裕钊的研究文章被多次引用。守诚先生还参加了“张裕钊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辑入了《张裕钊国际学术研讨会文选》(接力出版社2004年3月)。

四、从事书法教育工作74年,为书法的普及和提高作出突出贡献

自1948年从事教育工作以来,李守诚先生长期重点从事书法教育工作,被誉为“足有一个军的兵力”。先后在邯郸中学、邯郸市第四中学、邯郸大学(现邯郸职业技术学院)、中国书画函授大学等教育机构从事书法教育。

尤其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和八十年代,李守诚先生积极举办各种形式的书法培训班数百期,培养了大量的学生,掀起了邯郸书法热,为书法的复兴付出了极大心血,活跃在当代的邯郸籍中年书法家大都是从培训班走出来的。其弟子许多成为了中国书法家协会和河北书法家协会会员,《一代教育功臣》(河北教育,1994年出版)有详尽记述。

李守诚先生先后于1998年12月、2003年12月举办了“李守诚师生书法展”“李守诚师生三代书法展”,并带领弟子为邯郸博物馆捐献作品。

五、德艺双馨、服务社会,成为独特文化现象的主要推手

在具有千万人口,逾三千年历史的古城邯郸,南宫碑书法可说是妇孺皆知,人们都能说出南宫碑书法的主要特征——内圆外方,常常把李守诚的名字与南宫碑联在一起。这种现象在中国现代书法史上也不多见。在数十年的书法耕耘中,李守诚先生殚精竭虑,成为这一独特文化现象的主要推手。从邯郸地标性建筑丛台,到以黄粱梦、邯郸学步、回车巷、将相和等闻名于世的名胜古迹、新建的公园、植物园等公民休闲场所,及全国著名的黄河碑林、神墨碑林等,都有先生书丹的碑刻,将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重要成果——南宫碑书法竖立在了百姓的生活之中,妇孺皆知、耳熟能详。

李守诚先生在书法创新发展、书法研究、书法教学上孜孜以求的同时,始终把人品的锤炼放在重要位置。1990年6月为第11届亚运会运动员村服务中心捐赠书法作品;同年,为长安街迎亚运会大型壁画题写“北京欢迎您”。1991年、1998年江南水灾,先生倡导同道,走上街头,进行书法义卖,将款项全部捐献给灾区,他还为贫困学生等多次捐款资助。所有这些,使李守诚先生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