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近郊恐袭6问 谁是真凶

2024-03-25 01:35:52 - 上游新闻

莫斯科近郊恐袭6问 谁是真凶

莫斯科近郊恐袭6问 谁是真凶

当地时间3月22日晚,俄罗斯首都莫斯科近郊克拉斯诺戈尔斯克市一家音乐厅发生枪击事件,俄方认定其为恐怖袭击。截至目前,这场震惊世界的恐怖袭击,已导致至少137人死亡,另有超百人受伤。

此次莫斯科恐怖袭击事件,是近些年俄罗斯发生的规模最大、伤亡人数最多的恐怖袭击事件。俄乌冲突的硝烟还在弥漫,普京连任总统的消息刚刚落定,一场精心策划的恐怖袭击突然上演,背后策划者究竟是谁?

疑问1此次伤亡为何如此惨重?

袭击发生地“克罗库斯城”音乐厅位于莫斯科大环线附近区域。这里常有知名歌星和乐队举办音乐会,在民众中享有盛誉,通常人员较为密集。

俄分析人士指出,袭击者特意在周五晚间人群最密集时下手,显然蓄谋已久、准备充分。此外,俄总统选举日前刚结束,莫斯科安保从之前的高度戒备到现在相对放松,这也是恐怖分子选择时机的重要原因。

据俄罗斯媒体报道,至少有3名着迷彩服未戴面具的男子通过池座冲入大厅,迎面对人射击、投掷燃烧弹或手榴弹,且造成遇袭大楼顶部坍塌。俄罗斯卫星通讯社称,实施袭击的几名男子“手持步枪向人群扫射”。“为了避火,大厅里的人趴在地上,趴了15到20分钟,随后他们开始向外匍匐前行,其中一些人得以逃脱。”

俄侦查委员会指出,对音乐厅的初步检查结果表明,恐怖分子在袭击中使用了自动武器,并使用易燃液体纵火,音乐厅的房顶被熊熊大火烧塌,导致很多遇难者死于枪伤或燃烧物中毒。

俄安全专家韦谢洛夫指出,安保措施不足,安保人员无权佩枪,因此他们无法在现场有效遏制恐袭并反击,加之安保力量不足、执法队伍人手缺乏,这都是袭击者得手的原因。另有俄专家指出,俄在大型活动期间通常设置多层警戒线,并在设施入口仔细检查。然而此次恐袭事件发生前,以往行之有效的安保措施未得到完全实施。

疑问2恐袭背后有何政治目的?

“从时间、地点的选择,及嫌疑人使用武器的情况来看,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形成这么大的杀伤力,这肯定是一次有组织的精心策划。”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欧亚社会发展研究所特聘研究员、副所长,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许涛表示。

一方面,俄罗斯中央选举委员会主席帕姆菲洛娃3月21日宣布俄总统选举结果,现任总统普京以87.28%的得票率连任俄罗斯联邦总统。

与此同时,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3月22日说,在西方介入乌克兰冲突后,特别军事行动已在事实上变成了战争,俄罗斯现已处于战争状态。

“总统大选刚刚结束,恐怖分子选择这个节点,明显是有针对性的。”许涛分析,在俄乌冲突持续了两年的情况下,此次俄罗斯大选可以看作是普京在政治上的一个胜利。在此节点制造大规模恐慌,应该有打击普京支持基础、挫伤民心士气的考量和目的。

“当前,俄罗斯的主要精力集中在俄乌议题和大选及后续内政安排等事项上,很大程度上给了恐怖分子可乘之机。”同济大学研究员苟利武表示。“从国际政治角度来看恐怖主义,恐怖袭击到最后往往都是有政治目的的,不仅仅是简单的杀戮。”许涛认为。

疑问3美预警信息起了反作用?

3月7日,美国驻俄大使馆网站曾刊发预警公告,希望在莫斯科的美国公民不要在周五、周六外出时前往人群聚集地。公告特别写道:“美国公民应当采取谨慎措施,避免在48小时内参加任何大型户外集会,包括去音乐厅。”

3月22日,美国白宫发言人表示,美国已经了解莫斯科大规模枪击事件的报道,称现场视频“令人恐惧”。该发言人称,过去几周,美国驻俄大使馆以及其他北约国家大使馆曾发出警告称,莫斯科和俄罗斯其他地区发生恐怖袭击的风险加大。在国际层面出现恐袭预警的前提下,俄罗斯是否对此有所准备和预防,又是否会采取报复措施?四川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李昊认为:“美方预警是否针对此次袭击,并不得而知。美国当时可能考虑的是俄罗斯大选期间的安全问题。‘伊斯兰国’此次避开了大选的时间,在各方都较为松懈的情况下发动了袭击。”

“从结果看,美国情报不仅没有让俄罗斯当局引起足够重视,甚至起到了相反作用。”上海外国语大学助理研究员王思羽补充称,俄罗斯没有管控、限制在总统大选之后的一系列集会活动,对其大型音乐会、表演、比赛等场地也未进行人员限流,俄方未对这些活动及场地采取任何安全审查、临检和戒备行动。“

疑问4嫌疑人为4万元疯狂杀人?

俄罗斯联邦安全局局长博尔特尼科夫23日向俄总统普京汇报说,目前已拘捕11名涉嫌参与恐怖袭击的嫌疑人,其中4人直接实施了恐袭。俄内务部说,这4人均为外国公民。

普京23日在电视讲话中说,4名恐袭直接实施者已被拘捕,他们试图向乌克兰方向逃跑;初步信息显示,乌克兰方面为他们准备了越境“窗口”。乌克兰方面否认与恐袭事件有牵连。

俄联邦安全局提供的消息显示,犯罪嫌疑人在实施恐袭后试图乘车逃往俄罗斯与乌克兰边境并入境乌克兰,最终在俄布良斯克州被捕。俄联邦安全局强调,这4人与乌克兰方面有关联。乌总统办公室顾问波多利亚克否认乌方参与恐袭。

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声称制造了这起恐袭。俄方尚未证实这一说法。

俄罗斯媒体集团总编辑西蒙尼扬23日展现嫌疑人招供细节。

恐袭嫌疑人沙姆斯丁·法里丁出生于1998年。他在视频中交代说,他是3月4日从土耳其进入俄罗斯境内的。一个月前,招募者通过社交媒体“电报”与他取得联系并提供了武器。此外,招募者还给他发了实施恐袭的具体坐标,命令他无差别射杀,“无差别,谁来杀谁”。

法里丁说:“我在音乐厅开枪杀了人,为了钱。”他说,招募者承诺的报酬大约是50万卢布(约合4万元人民币)。一半的钱已经转到他的银行卡上,另一半对方承诺事成之后再转。但他在逃避追捕途中把所有东西都扔了,包括银行卡。

西蒙尼扬当日还公布了另外一段审讯视频。视频中一名讲塔吉克语的男子在翻译的协助下交代说,他和一名同伴在莫斯科州一条高速公路旁的旅馆里住了十多天,“我太久没有工作了,我想干活(赚钱)”。

对音乐厅的初步调查显示,恐怖分子在袭击中使用了自动武器,并用易燃液体纵火。枪伤和因燃烧物中毒是遇难者死亡主要原因。调查人员正在对从现场获取的武器和弹药等实物进行弹道、基因和指纹检测。

疑问5何人精心策划这次恐袭?

那么,这场精心布置、惊心动魄的恐怖袭击,幕后策划者究竟是谁?

美国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战略沟通协调员约翰·柯比对媒体表示,白宫目前尚未看到“有迹象表明乌克兰或乌克兰人”参与此次袭击事件。俄罗斯驻美国大使阿纳托利·安东诺夫24日说,在俄方正在调查是谁发动莫斯科近郊音乐厅恐袭时,不要急于下结论。

据美国《纽约时报》网站3月22日报道,极端组织“伊斯兰国”的一个分支3月22日声称对当晚发生的莫斯科袭击事件负责,但该组织并没有提供相关证据支持这一说法。

“伊斯兰国”似乎的确有发起恐怖袭击的动机。从2004年创立到现在,“伊斯兰国”在中亚、西亚和北非地区参与了一系列军事冲突,发起的恐怖袭击次数更是不胜枚举,其旨在通过恐怖袭击和参与军事政变等方式颠覆该地区现有政权,建立一个更原教旨主义的伊斯兰政府。

苟利武分析,该组织长期盘踞的叙利亚是俄罗斯的传统盟友,俄罗斯曾多次出兵援助叙利亚打击反政府军及恐怖主义。“俄罗斯对于叙利亚的支持和对‘伊斯兰国’的打击,很可能成为其伺机报复俄罗斯的诱因。”

此外,该组织在中亚地区招募的很多成员带有明显的反苏、反俄倾向,尤其是对于苏联时期攻打阿富汗及俄罗斯对车臣分离主义的打击耿耿于怀。

实际上,该组织分支ISIS-K此前就曾在2022年9月袭击俄罗斯驻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大使馆,并声称对袭击负责。

但在结果水落石出之前,一切尚未能有定论。“在确凿的证据披露之前,很难说真正的幕后黑手是谁。”许涛表示,因为“伊斯兰国”此前曾有过冒认的“前科”,所以现在认定真凶是谁还为时尚早,需要等待进一步调查的消息。

除了“伊斯兰国”以外,“俄罗斯志愿军团”,来自车臣共和国、长期威胁俄罗斯国家安全的分离主义组织“高加索酋长国”都在公众的怀疑范围之内。

真相究竟如何,或许只能等待进一步的调查结果。

疑问6恐袭对俄乌冲突有何影响?

作为21世纪最严重的恐怖袭击之一,此次事件已经造成超100人死亡的严重后果。

苟利武表示,这次恐袭凸现了俄罗斯国内的安全威胁仍然严峻,恐怖主义活动并未得到完全遏制,或许将迫使俄罗斯政府重新评估其国内安全策略,并采取更严格的措施来预防未来的恐怖袭击。

在俄罗斯莫斯科州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多国政府和国际组织3月23日纷纷对该事件予以强烈谴责,为遇难者哀悼,向遇难者家属表示慰问。

“总体上来看,该事件让俄罗斯在国际社会上得到了很多支持。”许涛分析,毕竟恐怖主义是整个国际社会的“公敌”,哪个国家都会反对,“这使得俄罗斯在俄乌冲突中形成的被动局面产生了一定的变化。”

另一方面,扑朔迷离的真相也带来了猜疑和不确定。此次恐怖袭击或许会对当前的俄乌冲突局势产生影响。

俄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当地时间3月22日在社交平台Telegram上发文称,如果查明这起恐怖袭击的组织者与基辅政权有关,应该将其消灭。

而乌克兰国防部情报总局发言人尤索夫3月23日回应称,俄联邦安全局关于音乐厅恐怖袭击事件中有“乌克兰痕迹”的说法,纯属无稽之谈。

“该事件的调查结果,直接决定了俄乌冲突会不会迎来新一轮的全面升级。”苟利武表示,如果最终查明与乌克兰有关,势必会使当前的俄乌局势进一步焦灼。而如果无关,也比如会对俄罗斯新政府的政治议程产生影响,可能会推迟或改变其他政策领域的改革和发展计划,将反恐提升为当前及今后的优先事项。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