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长江第一阁

2024-04-25 08:00:27 - 媒体滚动

转自:邯郸日报

万里长江第一阁

观音阁

万里长江第一阁

龙蟠矶上观音阁

吕国防

前不久,去了趟鄂州。

不为别的,就只为看一眼那座七百年来顽强地屹立在长江之中的观音阁。

鄂州在武汉市东南方,相距80公里。鄂州城就位于长江南岸最北端的江边上,这里的江水中建有一座观音阁,号称“万里长江第一阁”。是国务院核定的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阁体大致呈船形,安坐在长江中的龙蟠矶之上,存世已七百年。期间屡遭水毁又多次修复。如今它与配套建设的滨江公园一起,成为长江边上一处知名景点,也是鄂州市民文化休闲的好去处。它的下游几百米处,就是连接鄂州与黄冈两座城市的鄂黄长江大桥。

自从以前在网上看到观音阁的介绍后,它就成了我心心念念的旅游目的地之一,只盼有机会能一睹其风采。如今,这个愿望终于实现了。我和妹妹一家驱车八百公里赶往武汉,稍作停留,就忙不迭地赶往鄂州。

鄂州在三国时期是东吴孙权的属地,旧称吴都、古武昌。公元221年,孙权从公安迁来鄂县,取“以武而昌”之义,改鄂县为武昌县,随后在此称帝,后迁都建业,留太子孙登于此,作为吴国陪都。据考证,从孙权“以武而昌”将此地改名为武昌起,鄂州用武昌这个地名达1690年,而武汉市内的武昌是元代才得名的。尽管历史上这里曾改名为鄂县、寿昌县,民国时期为与武汉的武昌相区别,甚至还将武汉市内的武昌称为上武昌,这里称为下武昌。

从沿江大道由西向东进入滨江公园西门,迎面就是孙权广场,孙权的塑像高达11.8米,背江面南而立,霸气十足。中部景区有象征三国鼎立的三根龙柱,东部景区有高大的武昌门、铜镜墙(鄂州古代盛产铜,曾为全国四大铜铸镜中心之一),而这些都是为了衬托江中的观音阁。

观音阁又称龙蟠矶寺,是万里长江中唯一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宗教建筑。原来,此地江中有座巨礁,石势峥嵘,矫若龙身,传说曾有条巨龙蟠卧于此,因名龙蟠矶。此矶翘头向西逆水而立,力破江涛。早在宋代,龙蟠矶上就建过寺庙,但因长江经常发大水把庙宇冲毁,当地百姓也一再重修。1345年,武昌监邑达鲁噶齐铁山(蒙古族人)用石条筑成台基,建观音阁于其上,使阁体更加坚固耐冲击。明代观音阁再遭水毁,武昌知县许穑卿率众重修,并增建了纯阳楼和观澜亭。清朝文华殿大学士官文登阁并题写“蟠龙晓渡”四字,并捐资千金,此地遂成鄂州八景之一。

这观音阁于长江之中简直就像一艘东方的诺亚方舟。它稳居江中,从精神上护佑着长江两岸百姓的安危。据介绍,它长24米,宽10米,高14米,条石筑底,青砖砌墙,亭阁相连,典型的江南民居特色。总面积300平方米,阁内一亭三殿二楼,布局得体,构筑精巧,朱槛回廊,重檐立楹,登阁便是观澜亭,站在亭上可俯瞰江流。阁中依次有三重大殿,内有纯阳楼,有吕洞宾睡像一尊,还有石雕观音,八仙塑像。阁后壁还有一古井,长江枯水季节,井水面常高出江水面数尺。

毕竟是建在浩浩大江中的阁楼,江水凶险无常形,每到汛到,大水淹得只剩下高层窗口,甚至只剩下檐牙、龙吻、中亭在江水中。但汛期一过,水落阁出,它又横空出世,满血复活,威震江面。这座建筑显示出古代武昌工匠对流体力学的奇妙运用。即使被冲毁也很快就会被重修,使其更加坚固。

人们为什么要把观音阁建在江水中呢?我相信那是信仰使然。千百年来,天下苍生苦难艰辛,但又不乏对美好生活充满向往和期盼,当他们力有不逮的时候,就希望得到神灵的祐助,人们需要去向那些冥冥之中的神灵祈福。而这些神灵的居所常被建在大自然的奇绝处,就像我们看到的老君山、武当山、香炉寺等等,所谓深山藏古寺,神灵在高处险处。人们必须表现出足够的虔诚来才能换取平安和福运。建在江水中的观音阁,或许就是长江沿岸民众祈求神灵抑洪安澜、制服水患而表现出的精神寄托的产物吧。

这次还了解到,鄂州竟是武昌鱼的原产地。鄂州的梁子湖是湖北省第二大淡水湖,盛产武昌鱼。名字的由来也与孙吴的历史相关,公元265年,吴国末帝孙皓自建业再次迁都武昌(鄂州),江南世族不愿意离开本土,就编唱了“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的民谣,这反而使得鄂州樊口一带的鳊鱼以武昌鱼之名而流传开来,后来的人们却只知彼武昌而不知此武昌。

由于行程安排的原因,这次来鄂州没能吃上这正宗的武昌鱼,下次吧,我一定要来尝尝武昌鱼,领略一下各色鄂州美味;踏进观音阁,亲近一下各路神仙,也为自己的人生之旅增一份底色。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