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垃圾桶里翻、催促长辈多抽烟……小学生痴迷“烟卡”怎么办?

2024-04-25 18:37:25 - 濮阳发布

转自:濮阳发布

近期,

小学生群体中出现了

一种新的风潮——玩“烟卡”。

“烟卡”,由废弃烟盒盖制作而成。孩子们把各种烟盒盖撕下来,折成长方形卡片,以双手并拢空掌心拍击“烟卡”附近地面的方式,令“烟卡”翻面就算胜利,并赢得卡片。

我市小学生是否也存在

玩“烟卡”的现象?

家长对此有什么看法?

教育专业人士有什么建议?

近日,

记者进行了调查。

小学生沉迷玩“烟卡”

每逢午后放学或在周末,几个小学生围在一起拍击“烟卡”似乎成了一种很常见的现象。

4月20日、21日,趁着周末时间,记者分时间段走访了我市多个大型小区和城市广场,时常能发现男孩子们三五成群围在一起,相互炫耀或拍击着“烟卡”。“看,这是我爸爸刚给我的稀有‘烟卡’。”一个名叫橙橙的男孩子,拿着几张高档香烟盒折叠成的“烟卡”,向围观的小朋友们炫耀着。“我这也有稀有‘烟卡’,咱们玩这个吧!”另一个孩子看到橙橙的稀有“烟卡”后,连忙从盒子中翻找出自己的。达成共识后,只见他们将“烟卡”有序地排成一个弧形,双手并拢以空掌心拍击“烟卡”附近地面的方式玩了起来,拍击的顺序则以“石头剪刀布”的方式决定。

玩耍间隙,记者试图询问孩子们所持“烟卡”的由来,名叫浩浩的男孩说:“我的大部分‘烟卡’都是长辈们给的,还有一部分是赢别人的。”浩浩告诉记者,自己每天都会在上下学路上或是在小区内找烟盒,有时还会去垃圾箱中翻找,也会让家长帮忙收集,甚至会催着长辈们赶快抽烟。如果实在没有或不给,就以哭闹的方式解决。

市民王女士告诉记者,自己孩子上小学二年级,如今也是众多玩“烟卡”的孩子之一。为了一个“烟卡”,他会催促长辈多吸烟,多吸好烟,甚至会偷偷拆掉家长还未拆封的香烟,只为得到“烟卡”。她说:“我家孩子为了‘烟卡’都去翻找过垃圾桶,甚至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

4月22日下午,在市游泳馆外,几个刚参加完游泳训练的男孩急忙从抱着的盒子和袋子中,拿出各自的“烟卡”拍击起来,吸引了不少孩子和家长围观。

线上线下随意买

从垃圾桶里翻、催促长辈多抽烟……小学生痴迷“烟卡”怎么办?

4月22日,记者登录多家购物网站,以“烟卡”为关键词搜索发现,销售商家涉及全国各地,琳琅满目的“烟卡”让人看着头晕目眩,部分商家甚至以“白菜价”“只做精品稀有卡”“稀有绝版卡”等口号进行宣传,部分商家已经销售了1万余单,而“烟卡”的价格从几元到几百元不等。

记者通过网络联系了一家位于陕西西安的商家。对方告诉记者,其所销售的“烟卡”均属于印刷品(非卷烟厂家随香烟售卖的烟盒),且是已经折叠好的,印刷品“烟卡”相对正常烟盒用的纸张略薄。而网店中买家评价中不乏“五星好评”。

不仅在线上,线下的“烟卡”同样畅销。记者在我市城区部分小学附近进行调查时发现,部分商店的确有印刷品“烟卡”售卖。记者看到,一版普通的印刷品“烟卡”售价1元,每版内有5个裁剪好的烟盒盖,其中的品牌也不相同。据老板介绍,这样的“烟卡”十分畅销,小学生们放学了都来争先恐后购买,前段时间还出现了脱销的现象。此外,商店老板还告诉记者,他也会收集一些香烟盒制作成“烟卡”进行售卖,这种价格比印刷品“烟卡”略高。老板说:“我也是从孩子口中得知了‘烟卡’的分级,基本都是通过香烟的价格给‘烟卡’分级,香烟越好,相应的‘烟卡’越贵,也成为孩子之间相互炫耀的资本。”

家长对“烟卡”看法不一

记者在对部分家长的随机采访中发现,家长们对此看法不一。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市民告诉记者,我市某学校曾有学生利用“烟卡”进行赌博,输钱的孩子没钱支付便从家中偷钱,被家长发现后教育,孩子跑向机动车道,险些发生交通意外。他说:“一旦发现不好的苗头,就应该立刻禁止,并对孩子进行教育。”该市民告诉记者,据他了解,如今已有多所学校开始禁止孩子在学校玩“烟卡”。

市民王先生也反对孩子玩“烟卡”。他告诉记者,这段时间,孩子拿到他手机后,时不时有小额支出,起初他以为是孩子网购了玩具或书籍,等快递到后才发现是购买的“烟卡”。随后他便狠狠地教育了儿子,并明令禁止他不能再购买。

“我比较赞成孩子玩‘烟卡’游戏的,因此我也会帮助孩子收集一些。”市民刘先生的看法不同。他告诉记者,不管是什么游戏,他觉得对孩子们来说就仅仅是游戏,如今的“烟卡”其实很像上世纪末的画片,同样是通过拍击的方式使其翻面。只是香烟毕竟是对身体有害,很多家长不想过早让孩子们接触到而已。

市民张先生也认为,家长认为“烟卡”对孩子有害也不一定是完全正确的。有时他看到在孩子的拍击下,“烟卡”成功翻面后露出的笑容还是十分高兴的。他说:“80后的我小时候也流行过一段收集烟盒的游戏,我们把家长给的或自己捡到的烟盒拆分后重新折叠,珍藏在一个地方,相信很多80后仍有这样的记忆。”

采访中,反对的家长普遍认为,“烟卡”过早地让孩子接触香烟知识,无形中会诱使孩子对香烟产生兴趣,同时玩“烟卡”是一种变相的赌博行为,会让孩子形成攀比心理,应该“堵”。支持的家长认为,不必对“烟卡”游戏小题大做,孩子喜欢玩肯定有它吸引人的地方,总比沉迷玩手机、玩电子游戏强,应该“疏”。

建议:

从垃圾桶里翻、催促长辈多抽烟……小学生痴迷“烟卡”怎么办?

以正面积极引导为主

那么,玩“烟卡”到底是好是坏,家长到底该支持还是该杜绝?校方和教师对此有什么看法和建议?4月24日,记者分别采访了市第二实验小学校长李慧军、市第二实验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郭海霞和市实验小学王老师。

李慧军告诉记者,早在1个月前,市第二实验小学就发现了孩子们玩“烟卡”的情况,并在每周升旗仪式的思政周讲堂上谈及此事,对孩子进行正面引导,同时发动家长对此事进行监督。由于发现得早、干预得早,该学校目前已经杜绝了此项游戏。

“除了思政周讲堂外,学校还要求班主任对班级中的重点学生进行关注,大队委干部也会在学校进行随时检查。此外,建议家长对孩子的零花钱、手机等网购渠道进行管控,从源头上杜绝。”郭海霞表示,对于孩子玩“烟卡”这件事,建议老师和家长还是以正面引导为主,同时可以让孩子用练习纸、硬纸盒等代替“烟卡”,也引导孩子在课间或课外玩跳房子、翻手绳、下跳棋等游戏,或读课外书。

“成长中的孩子到每个阶段必将经历一些事情,这些事情有好也有坏。至于一些家长对孩子玩‘烟卡’比较敏感,我觉得不必过多干预或明令禁止,建议家长以正面引导为主。”王老师告诉记者,市实验小学的学生的确有玩“烟卡”的现象,但是不多。王老师说,“烟卡”这个游戏本身没有错,只是游戏的载体(烟盒)是不健康的,家长不必太在意。但是一旦发现孩子在玩的时候出现不好的苗头,老师和家长就要及时制止,进行干预。此外,该学校还建议学生尽量不玩“烟卡”,以跳皮筋、丢沙包等其他游戏替代。

记者张迪

编辑:张丽云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