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文化、书写城市记忆 上海持续推进“红色起点”创作出版
东方网记者包永婷5月25日报道:在“光荣之城”2024上海红色文化季如火如荼展开之际,5月25日,“红色起点”系列丛书第二季研讨会在上海市作家协会大厅举行。
“红色起点”系列丛书2015年策划、2016年始启动,相继推出了一系列真实再现中国共产党创立之路、生动刻画党史中的革命人物的作品。2018年“红色足迹”短篇系列报告文学创作启动。“老中青三代作家,尤其是中青年作家、网络文学作家等加入创作,体现了上海文化的高度和文学的温度,赓续红色血脉。”上海作协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马文运介绍。
“‘红色起点’系列丛书的出版,不仅为读者提供了关于上海红色文化历史故事和历史文化资源的重要文本,也为上海红色文化季提供了重要的文学底本。”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总裁阚宁辉介绍,近年来,世纪出版集团以上海人民出版社为主,建立了“党的诞生地主题出版中心”,从2019年开始到现在,出版了一批较有影响的红色文化主题的理论读物、原创文学作品和纪实文学作品,其中包括《战上海》《文献中的百年党史》《火种》《千里江山图》等。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阎晶明提出,宏大叙事中有绵密的细节支撑,又能够跟大的主题相关联,这种写作本身是非常值得倡导。“红色起点”系列丛书的每位作者都有一个非常具体的切入点,而这个切入点又有共同的背景——“红色起点”。
中国作协小说委员会副主任潘凯雄表示,很多城市都有关于“红色起点”的故事,但上海围绕该主题的研究出版和作家写作走在前面。“‘红色起点’系列丛书由点向面辐射,从四年前开始的第一季到现在的第二季,上海将创作界和出版界两个力量形成合力,以一种组合式集合式的形态呈现出来,其影响力、传播力更强。”
与会嘉宾就“红色起点”系列丛书第二季作品展开交流讨论。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何言宏读了走走的《在敌人心脏燃烧的红色火炬——上海旧警察中的地下党》。他认为,注重故事细节是走走的擅长之处,也是这部作品成功的经验,自然而然地汇入革命历史故事的洪流中,开辟了由革命回忆录到历史纪实文体的新路子。
上海大学中文系主任、教授张永禄表示,网络大神转身写红色题材,特别是红色经典题材,难度非常高,需要换题材和写作思路。府天推出的《启明》证明了她可以做这种写作切换。她在创作过程中调动了自己网文写作过程中综合处理复杂事件的能力,并用故事化增添了作品的文学性表达。
上海大学中文系教授许道君读了杨绣丽的《寸印繁星——中共早期出版业纪实》。他介绍,该书以文学纪实的方式记录1921年前后早期中国共产党以及进步人士在上海的翻译、出版活动,点线面结合,勾勒出上述活动的清晰发展链条和完整的图景。“人物形象塑造的创新、主题的创新,让这本书实现了从历史记录向文学审美的结合与提升。这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参考了大量的历史文献,其中提供的丰富历史信息同样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同济大学中文系教授张屏瑾表示,纪实本身就是红色文学的重要内涵,君天的《不可忘却的纪念——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则是很好的例子,回到了纪实红色文学的基础内涵上,但又融入了当下的阅读氛围和感受。
马文运表示,接下来,上海作协将持续发力,继续深入推进“红色起点”报告文学;不断拓展红色文学创作,类型题材向小说、诗歌等其他门类拓展,红色题材的文学创作转化成影视、舞台剧等;不断拓宽红色文学的受众面,继续建设和培养创作红色文学的青年作家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