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群众口碑检验工作成效

2024-06-25 00:01:02 - 媒体滚动

转自:劳动午报

以群众口碑检验工作成效

北京市东城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立案咨询庭(以下简称“立案咨询庭”)围绕劳动争议多元化解、社会治理创新发展、廉洁行政正风肃纪三项重点工作,积极提升团队业务服务水平、服务意识、干部综合素养、便民服务标准,获得各方充分肯定。今年,立案咨询庭荣获北京市工人先锋号。

协同联动诉前调解化矛盾

立案咨询庭积极响应“将非诉讼机制挺在前面”的争议化解方式,与东城区各级工会法律服务中心等相关部门协同联动,在仲裁立案接待大厅设置“工会调解窗口”“法律援助窗口”“诉前调解窗口”,积极探索“一站式多元解纷”服务模式。

立案咨询庭充分运用劳动调解仲裁网上服务平台,创新完善《东城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线上调解工作方案》,采用电话调解、微信调解等线上沟通方式以及基层调解组织面对面沟通方式,线上线下齐发力,对案件进行庭审前调解,高效化解矛盾。

针对区域内发生的农民工欠薪案件办理,立案咨询庭联合相关单位进行会商研判,制定应急处突预案,尽可能形成调解、惩戒、执行整体联动的工作成效。在处理某劳务公司拖欠农民工工资集体争议案件中,立案咨询庭与相关单位协同配合,约谈建设单位、施工总承包单位、劳务分包单位负责人调查核实情况,3小时内完成60余名劳动者的立案申请工作,赢得了群众赞赏。

惠民利民

当好纾难解困“贴心人”

立案咨询庭对接诉即办市民诉求“主动查、早回应、解难题、判需求”,做到“多打一个电话、多说一句宽心窝的话、多提供一条解决问题的路径”,推动争议柔性化解。

不久前,立案咨询庭接待了一位拨打“12345”市民热线求助的孕期女职工王女士。王女士刚刚怀孕4个月,合同还没有到期,单位就提出要将她辞退,王女士一方面为自己短时间难以再找到工作感到发愁,另一方面因为丢失工作,所有的社会保险就要停缴,无法享受医疗报销、生育津贴等待遇,因而感觉压力很大,晚上甚至无法入眠。接到王女士热线诉求后,立案咨询庭工作人员主动拨打了其电话,一方面耐心沟通,劝慰她保持好心情,另一方面积极帮她想办法,向她详细讲解了“三期”法律保护相关规定,并提议她尽快到仲裁院提出立案申请。在接待王女士的过程中,立案咨询庭工作人员主动帮助打印和复印材料,手把手指导其填写申请书,并依托特殊群体立案服务引导小组,向王女士提供“立案+调解+法援申请”一站式服务通道,成功为王女士赶出了维权服务的“加速度”。纠纷解决后,王女士向立案咨询庭寄送锦旗表示感谢。2023年至今,立案咨询庭共办理接诉即办案件3000余件,指导当事人现场立案2000余人次,赢得了群众信赖和好评。

立案咨询庭坚持“务实高效,服务为民”的原则,以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工作的根本标准,充分展示了立案服务窗口的精神风貌和仲裁院良好形象,让仲裁立案有效率、有标准、有温度,让群众有信赖、有遵循、有保障。

立案咨询庭自成立以来获赠群众锦旗数十面,来电、来表扬信近百封。群众的高度认可和信赖,激励着立案咨询庭工作人员忠实履职尽责,服务辖区发展。

□本报记者边磊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