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文化自信 在多元文化世界里寻找中国文化的坐标

2024-06-25 06:15:59 - 四川日报

坚定文化自信 在多元文化世界里寻找中国文化的坐标

坚定文化自信 在多元文化世界里寻找中国文化的坐标

坚定文化自信 在多元文化世界里寻找中国文化的坐标

坚定文化自信 在多元文化世界里寻找中国文化的坐标

坚定文化自信 在多元文化世界里寻找中国文化的坐标

文化自信不是空泛的,要落实到具体的文化建设、艺术创作和学术创新上影视艺术作为一种文化形式,应该具有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影视语言可以是世界的,但影视语法必须是中国的中国影视能否在世界上有一席之地,关键在于中国影视是否生成了具有民族特征的艺术风格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升中国影视的世界影响力,从而树立和彰显我们的文化自信人物简介黄会林1934年生,1950年入伍,在抗美援朝战场荣立军功。1955年保送至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1958年提前毕业留校任教。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首任院长,中国高校第一位电影学博士生导师。现为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66年坚守杏坛,倡导“知行合一”的教育观,主持创办了“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倡导“中国影视民族化”理念,在文化学术界开启了中国影视学派研究热潮。提出“第三极文化”理念,致力于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出版《黄会林绍武文集》(十卷)、《中国现代话剧文学史略》、《夏衍传》(与绍武合著)、《黄会林影视戏剧艺术论集》、《“第三极文化”与中国影视民族化》、《岁月匆匆——三十五载翰墨留痕》、《目送归鸿——黄会林自选集》、《学术知行——从影视民族化到“第三极文化”》、《第三极文化》等著作、文章约620万字。2023年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称号,2024年入选“最美巾帼奋斗者”。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里,一张小书桌就是如今黄会林的办公桌。今年已经90周岁的她,作为博士生导师依然坚守讲台,指导博士生、开设《中国文化与传统美学》课程;作为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她持续推进“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主持中国电影国际影响力全球调研活动,积极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从战场到学校,从军人到教师,从中文到影视,再到如今致力于中国文化国际传播,正如黄会林所说——生命不息,追求不止。16岁入伍,之后奔赴抗美援朝战场,“这是我生命价值和意义的起点”回顾90年的人生经历,黄会林总是会从自己的16岁开始讲起,在她看来,“这是我生命价值和意义的起点”。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正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读初三的16岁少女黄会林满怀热血,响应“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号召,毅然报名参军。“我们班40个人都写了申请书。最终,包括我在内的4人被批准入伍,令同学们羡慕不已。”1951年,黄会林被编入某高炮团,跟随部队奔赴朝鲜战场。那时,黄会林在高炮团的职务是宣传员,但除了完成宣传工作外,她还肩负着一项重要任务——往阵地运送打敌机的炮弹。炮火里冲锋,黄会林目睹了许多战友的牺牲。战友牺牲后,就被放进白布口袋里就地掩埋。当时的情景,历历在目,黄会林说她深刻体会到了祖国必须强大,落后就要挨打。也正因此,她树立了一个坚定的信念:祖国需要自己做什么就做什么,不讲条件。“是战友们的牺牲保护了我们,我们活下来的人,肩膀上一边扛着自己的责任,另一边扛着的是烈士们的遗志。”这样的价值观和使命感,贯穿了她的一生。战争胜利后,黄会林被评为“中国人民志愿军人民功臣”。带着功勋回国,1954年黄会林选择继续读书,进入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工农速成中学学习,次年被保送至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1958年,24岁的黄会林提前毕业留校从教,从一名军人到一名教师,开始了她新的职业人生。从战场到讲台,“哪里需要我就去哪里,干什么就要好好干”从1958年成为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的一名教师,至今已66年。但她最初的理想,是从事学前教育。选择的转变,源于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工农速成中学学习期间,黄会林结识了绍武,其后两人携手步入了相濡以沫、生活事业互相支撑的婚姻生活。绍武是革命烈士遗孤,毕生夙愿是要为红色英雄树碑立传。正是在绍武的影响下,黄会林和绍武一同选择了就读中文系,后来两人又同时留校任教。不过,黄会林原本的兴趣在古典文学,留校时学校领导征求意见,是否可以去比较缺人的中国现代文学教研室。“哪里需要我就去哪里,干什么就要好好干”,秉承这样朴素但坚定的信念,没有任何犹豫,黄会林把全部精力都投入了现代文学教学中。从鲁迅、钱玄同、李大钊等在北师大任教倡导革命和创新开始,“改革”就成为北师大的重要学术传统。改革开放后,黄会林所在的中国现代文学教研室,开始大力推进教学内容改革,以文学类型来划分,黄会林的重心转向了戏剧。她的课程颇受欢迎,用学生们的话来说,黄老师的课堂,“掉了一根针在地上都能听见”。还有一个特别的现象——当黄会林讲到哪一位戏剧家,北师大图书馆里那位戏剧家的作品很快会被学生们借光。她还创新地提出,期末考试,学生可以选择做考试答卷,也可以选择交一个剧本,那一年70多个学生有60多人选择了交剧本作为自己的期末答卷。但绍武却给黄会林提出了一个问题:戏剧最终要立在舞台上才是完整的,只是课堂里的教学,始终缺了点什么。这个建议黄会林听进去了,她决定在绍武帮助下带着学生们一起写戏、排戏,把课堂“延续”到了学校的小广场。1985年临近期末的那段时间,由学生们自编自导、自排自演的4场小戏在北师大敬文讲堂首演。闻讯而来的师生们挤满了讲堂的台阶,几位戏剧名家也成了现场观众。首演成功后,1986年1月,北国剧社应运而生,著名戏剧家曹禺专门为其题词——“大道本无我,青春长与君”。在黄会林和绍武的坚持下,北国剧社不仅办了下去,还持续发展和壮大,“北国剧社现象”一时在北京文化艺术界备受瞩目。在北国剧社的带动下,全国校园戏剧团体纷纷建立,开启了新时期综合性大学学生排演戏剧的浪潮,影响延续至今。但在黄会林看来,北国剧社的成立,并不仅仅是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我一直说,北国剧社是教学改革的产物,它不是单纯的学生文化活动,而是推进教学实践的一次尝试。”黄会林说。学术方向转向对文化的宏观思考,“中国影视一定要走自己的路”1992年,已经58岁临近退休的黄会林迎来了她职业生涯的又一次转折。当时,北京师范大学决定重整艺术系并创办全国第一个综合性大学的影视学科,时任校长找到黄会林。“我一般从不拒绝组织,但当时确实第一反应是拒绝了。我跟领导说,如果年轻十岁,我肯定义无反顾。”黄会林说。在校领导的坚持下,黄会林最终还是接受了任务。从现代文学到影视艺术,从单纯的教学到管理岗位,黄会林再次投入全部心血到新学科的创建中。几名教职人员从零起步,一个废弃的化学药品小仓库就是他们的第一间办公室。1993年,北师大获批设立全国综合性大学第一个“影视艺术与技术”硕士学位授权点,1995年获批全国高校第一个影视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在黄会林看来,创办一个学科,需要三根支柱:教学、科研和实践,三者相辅相成。躬身力行推进“知行合一”教学理念,1993年,黄会林牵头创办了我国第一个以大学生为参与主体的国家级电影节——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这又是一次首创。学校没有专项经费,中途差点一度停办,但黄会林坚持“有钱就大办,没钱就小办,总之必须要办”,在这样的“强行起飞”下,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年复一年坚持下来、步步壮大,如今已延续31届,成为国内电影节中的一个重要品牌。作为我国高校首位电影学博士生导师,黄会林提出了“中国影视民族化”理念。在她看来,中国的影视研究体系必须建立基于中国文化和中国实际的本土电影研究体系。她带领团队持续开展“中国影视美学研究”,主编《中国影视美学》系列丛书,持续推动了中国影视学派研究热潮。“中国影视一定要走自己的路,这条路一定是与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有中国气韵的。”黄会林说。2012年9月,第21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电影论坛将首次设立的“理论评论特殊贡献奖”授予黄会林。基于影视民族化研究成果,2009年黄会林和绍武共同提出了“第三极文化”的学术理念,引发学界和文艺界广泛关注。2010年,北京师范大学的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成立,76岁的黄会林出任院长,她也再度转型,将重心转向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如今,90岁的黄会林依然坚守在教学和实践一线,对每项工作推进情况都熟稔于心。如今传统文化热回归,中国文化国际交流合作快速发展,在黄会林看来,还不够,未来可以做的还有很多。而她也将永远坚守,只要一息尚存,就会继续为中国文化国际传播而奋斗。对话坚守民族文化本性,创造不可替代的“第三极文化”以影视民族化树立和彰显文化自信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立得住、站得稳、行得远。您如何理解文化自信?影视在构建文化自信进程中的作用如何?黄会林: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中国人提“文化自信”是格外有底气的,因为我们不仅有着五千年悠久灿烂的传统文化,还有波澜壮阔的革命文化,同时汲取了世界经典文化,例如马克思主义。这三个层面的文化是我们的文化基因,也是文化自信的基础。文化自信不是空泛的,要落实到具体的文化建设、艺术创作和学术创新上。影视在建构文化自信的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一方面,电影电视是当今世界文化传媒中传播最广最快的大众艺术和传媒形式之一,对人们的精神思想、生活方式影响甚广,这是影视的大众传播性质所赋予的文化责任。另一方面,中国影视尤其是电影,经过百余年的发展积累,无论银幕数量、电影票房还是影片产量和市场规模,都位居世界前列,但是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中国电影在更深层次的文化传播、价值观引领和精神影响等方面与世界电影强国相比,仍然有很大差距。尤其现在中国影视更需要在新时代的语境下重新谋篇布局,这是由中国影视的现状和由大变强的发展需求决定的。记者:早在1995年,您就提出了“中国影视民族化”的理论课题,影视民族化,是不是也体现了我们的文化自信?请您谈谈这一理论的具体内涵。黄会林:上个世纪90年代,那个时候的中国影视全是学外国,是西方覆盖,是好莱坞式的。所以,我们提出来我们要建民族的影视,要和我们的传统文化结合。我们要用我们传统的美学思想、文化思想,来面对我们的影视实践、戏剧实践,然后去提升它。影视艺术作为一种文化形式,应该具有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只有通过民族化,才能使影视作品更好地反映本民族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和审美观念,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凝聚力。影视民族化是践行文化自信的必由之路。影视艺术是一种世界性艺术样式,但它同时又以美学性和文化性区分了不同民族与国家的艺术风格,如电影在发展中形成了不同学派。而中国电影也以一大批具有民族风格的优秀作品,为世界电影“中国学派”的创立打下了基础。中国影视发展的历史表明,虽然影视属于典型的“舶来品”,但是,中国影视并非欧美影视的翻版,而是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特征。因为影视不仅仅是科技工业,也是美学与艺术,科技手段固然没有民族和国家的界限,美学与艺术却有着明确的民族特色,所以我认为,影视语言可以是世界的,但影视语法必须是中国的。中国影视能否在世界上有一席之地,关键在于中国影视是否生成了具有民族特征的艺术风格。记者:结合您多年的研究和实践工作,您认为中国影视如何实现民族化?黄会林:在我看来,中国影视民族化至少要从三个方面来着手。一是要自觉地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化的电影艺术理论体系,这样才能够有效指导中国影视实践的影视理论。二是要创造性地进行民族化的影视实践活动。我一直倡导“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的治学理念。民族化的电影艺术理论需要民族化实践验证和支持,才能相互促进不断发展。三是要搭建完善支撑影视民族化的学科体系,要加强对本民族文化传统的研究和传承,挖掘和整理本民族的文化资源,要重视影视的创作实践和理论体系的建构,来搭建完善支撑影视民族化的学科体系。提倡影视民族化,说到底就是要提升我们的文化主体意识,这就要求我们在影视文化的理论及实践中全面体察和呈现我们的民族文化,在坚持民族品格的基础上勇于创新,既讲好独一无二的中国故事,也回答普世关注的人性课题,既彰显我们引以为豪的中国美学,也传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升中国影视的世界影响力,从而树立和彰显我们的文化自信。“第三极文化”植根于中国数千年的文明传统,以倡导文化多样化为前提记者:2009年的时候,您和绍武老师提出了“第三极文化”,当时背景是怎么样的?黄会林:那个时候,我们时常感觉非常忧虑。具有5000年悠久历史和深厚积淀的中国文化遭遇了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我们的传统文化缺少传承,当代国人“精神缺钙”。所以我们当时讨论,中国文化一定要有自己的坐标,一定要有自己的目标,重视自身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在这个基础上去吸收世界,而不是让世界覆盖了自己。“第三极文化”是对世界文化多元化的理论思考。我们认为世界文化格局是多元的,其中最主流的、影响力最大的有三极,包括欧洲文化、美国文化与中国文化。记者:为什么用“第三极”,极是指什么?黄会林:我们借用了地理学概念。地理学上用南极、北极、“第三极”(指青藏高原)来指代地球上最具特点的三个地方。“极”是顶端的意思,它的含义是指在某一范畴内最为突出、最具代表性,与其他范畴相比具有非常鲜明和独立的个性、品质和特点。“第三极文化”在梳理、总结、继承和发扬中国文化中最为突出、最具特色、最有代表性的内容基础上,把中国文化放在世界文化背景上加以观照。世界文化就像一个百花园,百花争艳,里边有影响力和覆盖率的是少数,欧洲文化、美国文化覆盖世界,是世界文化的两极,“第三极”就是我们中国,我们中国文化就要占据这个位置。面对强势文化的包围,我们不能忽视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和自我更新能力,而应在全球意识的观照下,加强文化自信,寻找中国文化自己的坐标,发展和传播中国文化,使中国文化精神与时代要求接轨。记者:“第三极文化”有什么特征?黄会林: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与阐释。一是“第三极文化”植根于中国数千年的文明传统。文化软实力的核心是中国文化精神,传统文化中“仁者爱人”“知行合一”“道法自然”等价值观构建了中国文化之魂。我们需要守住民族文化的本性。寻找源头,不断创造自己的独特而不可替代的“第三极文化”。二是“第三极文化”是与时俱进的文化。它主张对传统也要扬弃,主张不断吐故纳新,既从自己的文化传统中吸取力量,又积极学习、借鉴其他文化的优秀经验,吸引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不断开创新的传统。三是“第三极文化”以倡导文化多样化为前提。它并不排斥其他文化,以倡导文化多样化为前提,尊重文化的多元与差异,主张以“和而不同”的理念,推进世界文化的多元呈现。记者:“第三极文化”目标实现的具体路径有哪些?黄会林:我们提出了四个途径。一是学术研究。“第三极文化”的研究命题具有鲜明的当下性,研究者应当结合时代要求,直面社会现实,带着问题意识去研究。二是艺术创作。要下大力气创作大量原创的,具有深厚“第三极文化”底蕴,具有中国精神、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作品,包括诗歌、小说、戏剧、散文等文学作品,也包括影视、音乐、舞蹈、绘画、书法等文艺作品。三是文化传播。我们不能止于书斋,要有行动。酒香也怕巷子深,中国文化再好,也需要传播才能实现其价值。我们需要设计打造一些易于被识别、易于传播、具有丰富内涵和时代精神的中国文化符号,努力建设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尤其要注重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积极运用互联网等新媒体技术传播中国文化。四是资源整合。研究、创作和传播,任何一个环节都需要大量人力、物力投入,需要国家和社会提供诸多资源。“第三极文化”需要吸收和团结社会多方面力量,需要资源整合,需要学界、业界、政府、高校共同行动。让世界更多“听到”和“看到”中国文化的自信来源和新生力量记者:您现在担任北师大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您觉得推动中国文化国际传播有哪些有效的途径?黄会林: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自2010年11月建院以来,开展了一系列科研、创作项目,推动中国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概括起来主要可以归纳为7个字:“看”“问”“论”“研”“刊”“创”“会”。“看”就是“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项目,每年邀请外国青年来中国体验中国文化。“问”是指“中国电影国际影响力全球问卷数据调研”项目。“论”是指“第三极文化”国际学术论坛。“研”是我们获得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研究当代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生成。“刊”是我们办了一本英文学术期刊,简称ICCC,就是《中国文化国际传播》。“创”,是创作包括长篇小说《红军家族》(前传)及其改编的长篇电视剧在内的文艺作品、纪录片等。还有一个“会”就是会林文化奖,表彰在中国文化国际传播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中外人士。记者:“看中国”为什么要请外国青年看中国,创办以来影响力如何?黄会林:“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选择世界各国一流大学展开合作,每年邀请100位外国青年,在中国拍摄完成一部10分钟的文化纪录片。旨在通过外国青年电影人的独特视角,开创“外国青年讲中国故事”,以影像看中国、认识中国、传播中国的新模式,从而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吸引力,加强中外青年之间的跨文化沟通、交流与合作。“看中国”是从2011年开始的,第一年请了美国波士顿大学9位学电影的学生,他们的任务是20天之内完成一部短片。他们到了北京,几个人在机场左看右看,最后询问,你们中国怎么可以有这么好的航站楼呢?怎么可以超过我们的肯尼迪机场呢?他们不了解中国,对我们有误读,很大程度是因为对外传播没有跟上。“看中国”就是要请外国人来走一走、看一看,让他们亲身体验中国文化。“看中国”至今已走过13个年头,截至2023年,共邀请了102个国家1009位外国青年落地中国27个省(区市),完成985部纪录短片,获得188个国际性的奖项,在26个国家展映。在国内外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影响力,成为彰显中国魅力、宣扬中国文化的品牌项目,对于中国的多元文化交流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记者:对年轻一代在文化传承中的这种角色和责任,您有什么期待?黄会林:我一直有一个观念,我觉得青年人包括大学生需要塑造,也是可以塑造的。青年的潜力是无限的,文化的传承将来主要靠他们,希望在青年之中,而如何引导他们塑造他们,我们当老师的责无旁贷。去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旧金山发表演讲时,再次向美国青少年发出邀约,中方未来5年愿邀请5万名美国青少年来华交流学习。要让世界知道中国,就需要着眼于青年,着眼于视觉。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任重道远,希望更多有志青年加入我们,用他们的智慧和勤劳,让世界更多“听到”和“看到”中国文化的自信来源和新生力量。记者手记一直“在路上”九十岁“正青春”90岁的黄会林,步伐轻盈、思路清晰,记忆力尤其好。接近3个小时的采访,抚今追昔,点点滴滴的细节描述得特别清楚。提到当初16岁参加抗美援朝的经历,她依旧热血澎湃。战场上塑造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实实在在地贯穿了她的浩荡一生。黄会林的人生经历十分丰厚,从军人到教师,从中国现代文学到深入中国现代戏剧领域,从58岁出任系主任创建影视学科到开启影视领域学术历程,从创办北国剧社、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到推进“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那些曾经的奋斗与探索,如同一幅幅生动的画卷展现在我们面前。几度转型,看似传奇,实则都来自为国奉献的使命感和决不放弃的坚韧感,立足时代、胸怀家国,全情投入。时代风云变幻,黄会林始终高举中国传统文化大旗,从提出中国影视民族化理念、极力倡导中国影视要走民族化的道路,到提出“第三极文化”秉承高度文化自觉性,在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想中坚守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在她身上,能看到作为一名学者的敢于乘风破浪、改革拓荒,也能看到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对“知行合一”的躬耕力行。作为北师大的资深教授,黄会林的职业生涯至今仍在延伸。10年前她开设了一门针对博士生的课程《中国文化与传统美学》,并坚持讲授至今。回归原典、厘清源流,持续在中国文化里深耕,生生不息。“我现在还每年招博士生,就像校长说的,您可是在岗在编的一名职工,得干活。”黄会林笑谈,眼里透露着一种历经岁月沉淀后的坚定与从容。倾听着黄会林的讲述,感受着她对学术的执着与热爱,也似乎真正能够体会到她自己所说的:一直“在路上”。只要永远保持活力与追求,即使到了九十岁,也依然可以“正青春”。“文化传承发展百人谈”大型人文融媒报道策划李鹏统筹姜明赵晓梦本版撰文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栾静吴梦琳本版摄影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华小峰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