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落笔到落实 “金点子”结出“金果子”——全市政协提案办理的几则故事

2024-06-25 07:29:00 - 南京日报

□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余梦娇通讯员 管妍 陈瑜

写在前面:

提案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重要方式。十五届市政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特别是关于提案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王立平主席对提案工作多次强调,要坚持理性务实、守正创新,把“高质量、重实效”摆在首位,推动提案工作规范有序开展、质效不断提升。

委员Citywalk“催生”出老城更新提案及行动,市区联动联办打造幸福河湖,协商互动促进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民生微提案推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在近日召开的全市政协提案办理工作推进会上,一批提案办理成果精彩亮相。

Citywalk提建议 赋能老城更新

“弓箭坊、彩霞街两条街区的文化形象及符号要和熙南里街区相统一,通过外立面及店牌店招的设计感和空间形式融入传统文化代表地域特征”“解决好熙南里与万象天地周边地区的交通引导及停车问题,将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这两个项目的人群和客流”……

从落笔到落实 “金点子”结出“金果子”——全市政协提案办理的几则故事

2022年3月,秦淮区政协组织委员以Citywalk的形式,用脚步丈量大板巷、彩霞街、洋珠巷、颜料坊、华润万象天地建设工地,并在双塘街道颜料坊49号政协协商议事室召开了一场协商议事会。会上,区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提案委部分专家委员以及市、区相关部门和街道负责人、居民代表围绕议题畅所欲言,积极建言献策。

“有居民多次向我反映,很担心万象天地这一地标商业体开业后会影响他们出行。”区政协委员杨牧回忆,当时距离万象天地开业还有半年时间,但该项目及秦淮河西五华里沿线仍然存在项目外围的周边环境秩序有待提升、文化特色彰显不足、周边文商旅产业融合度不高等问题,所以他和另外3名区政协委员联合撰写了一份《关于提升熙南里—万象天地区域形象品质,助推老城南片区文商旅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提案提交后,引起了秦淮区政协的高度重视,区政协主要领导利用挂包万象天地项目机遇,多次带队实地调研,召开多场协商议事会听取各方意见,征集到周边环境品质差、人车流交通不畅、与地铁一号线未能贯通、与熙南里未形成优势互补等多个问题。用提案持续推动问题解决,一系列提案办理举措陆续启动,相关单位投入资金超亿元,截至目前,已推动实施弓箭坊管线下地、地铁一号线贯通等工程,周边交通环境秩序明显改善。

老旧的街道和沿街商铺通过提案办理“蝶变”“新生”,改造后的熙南里历史文化街区在城市重要脉络处熠熠生辉,占据黄金区位的商业体迎合金陵韵味火速“出圈”,周围居民对这一近年来的环境“巨变”赞不绝口。

市区联动联办 打造幸福河湖

一头挽起紫金山,一头牵手扬子江。不到10公里长的北十里长沟因独特的地理位置,不仅和当地居民生活息息相关,也成为外地游客观察南京的重要窗口。

北十里长沟东支曾经是条黑臭河道,甚至被称为“污彩河”。如今去看,景色已大不一样,流水潺潺、杨柳依依,红色步道依水而建,水景观、水文化相得益彰。作为全市首家河长制主题公园,这里已经成为广大市民和游客休憩娱乐的“网红打卡地”,获得“五彩河”的美誉。

这样巨大的变化源于市区政协联动联办重点提案。栖霞区政协相关人员介绍,2022年南京市政协委员、栖霞区政协主席杨白英等7名委员提交了《关于推进幸福河湖建设的提案》,提出根据城乡不同特点确定幸福河湖认定标准,分层级多样化打造幸福河湖;常态化专业化开展综合管护,将全市的重点河道统一委托专业化的管护单位,探索建立流域管护机制,实现全流域“统一管护、统一调度”等方面建议。当年5月,全市首个河道生态修复项目便在北十里长沟东支开展试点。

市区政协联动履职,相关部门紧密配合,经过长期、系统的幸福河湖建设,结合高标准、全覆盖的管养管护,北十里长沟全线水质达到Ⅲ类水,沿线绿树成荫,鱼翔浅底,沿河的生态绿道为周边居民提供了休闲娱乐散步的场所。同时,以北十里长沟为代表的14条幸福河湖全部顺利建成并通过验收。

从落笔到落实 “金点子”结出“金果子”——全市政协提案办理的几则故事

近年来,栖霞区政协扎实推进市区联动联办重点提案工作,每年遴选在全市层面具有普遍意义的提案,邀请南京市政协联动联办。自2019年以来,已有“低效用地再开发”“打通‘断头路’”“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加强基层治理”等11件提案在市区联动联办下取得了显著成效。栖霞区政协在全市率先出台《重点提案督办工作办法(试行)》,及时将好经验好做法固化为工作机制。提案工作创新做法获评2023年度江苏省政协创新案例。

加快“智改数转” 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在数字经济发展浪潮下,实施‘智改数转’是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释放数字技术对经济发展叠加倍增作用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江宁区政协委员陈荣华、江世民等通过深入调研,发现“江宁区内规上工业企业占比超南京市1/4,涉及行业众多、数字化基础不同,数字化转型任务艰巨,且存在‘不愿转、不敢转、不会转’的困境”等问题,在2023年初的江宁区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上,提交了一份由36名委员联名的《关于加快企业“智改数转”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提案》。

该提案被确定为2023年区政协重点提案,得到主办单位区工信局的高度重视,迅速组织开展协商前系列调研,办理过程中严格按照“先沟通后办理”“先沟通后答复”的要求,通过电话、面谈等多种方式,认真听取政协委员对提案办理工作的意见建议。

从落笔到落实 “金点子”结出“金果子”——全市政协提案办理的几则故事

2023年7月,区委主要领导就“加快企业‘智改数转’,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一重点提案进行督办,走进格力电器、菲尼克斯电气集团等企业现场调研,与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和相关部门负责人面对面深入协商互动交流。

“加强人才培养,打造一支既懂信息化、又懂工业化的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生力军”“设立中小企业数字化专项扶持基金,帮助传统制造业企业进行数字化改造”……协商恳谈会上,政协委员们纷纷建言献策,贡献加快企业智改数转的“金点子”。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提案建议提得好;同频共振,推动发展,提案办理落得实。委员相关建议被吸纳到《2023年江宁区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重点工作方案》中,有力促进提案办理落地见效。截至今年3月,江宁区共实施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项目1336个,覆盖全区80%以上的规上企业,创建成功10个省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59个省级智能制造示范车间,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企业67家,星级上云企业355家;江宁开发区和滨江开发区入选省级“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培育对象名单,江宁区入选“推进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成效明显的地方”。 

办好民生微提案 建设儿童友好城

“希望南京的博物馆可以结合研学活动,推出‘小小讲解员’志愿活动,让儿童‘沉浸式’为儿童讲解。”“我们觉得赵子瑞小朋友提出的‘让我们一起在博物馆里长大的建议’非常好!”……

2023年11月,8名佩戴红领巾的小学生与市发改(民生办)、妇儿工委办、教育、民政、文旅、卫健、交通、绿化园林、地铁集团等9个市级部门的相关业务处室负责同志面对面交流,为南京建设“儿童友好城市”提供了来自“一米高度”的创意想法。

向孩子们征集友好城市建设的创意想法,有助于推动市政协民生微提案的有效落实。

2023年初召开的市政协十五届一次会议上,市政协妇联界别组、民进界别组联合提交了《关于进一步推动南京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建议》。该提案被确定为市政协主席王立平督办的重点民生微提案,由市发改委牵头办理。

“南京是全国首个将儿童优先发展纳入政府工作的城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儿童发展工作,坚持‘一把手’统筹协调、‘一盘棋’合力推进、‘一体化’共建共享,将儿童优先发展的原则转化为城市治理的实际举措。”督办协商会上,市发改委介绍。针对提案所提建议,他们将认真梳理《南京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行动计划(2022—2025年)》的目标任务,整合更多资源投入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打造一批儿童友好社区(街区)、学校、医院、公园、图书馆等示范单元,为儿童提供更友好的服务。

“开展‘小小民生观察员’‘爱心暑托班’‘小小讲解员’‘少年城建说’‘我是环保小局长’‘跟着垃圾趣旅行’等社会实践活动,正是落实提案中‘广泛开展儿童友好城市的理念宣传’建议的缩影。”市发改委秉持“办成一件、受益一片”工作理念,将提案办理作为促进我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重要抓手,推动意见建议落地见效。

“以前楼下是一块破损严重的水泥空地,小区里没有儿童活动场所,孩子放学回家要么闷在家里,要么就得跑到很远的地方。现在可大不一样了,有羽毛球场、乒乓球台,还有彩色滑梯、攀爬架等儿童游乐设施,还都铺上了既漂亮又安全的塑胶地面……”玄武区锁金村街道锁二社区居民李阿姨指着新建的“儿童天地”欣喜地说。

推进科研成果转化 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配备3.5亿元规模设备、5000平方米超净间,覆盖了整个产业链的核心工艺,月产能一千片晶圆……4月11日,南智先进光电集成技术研究院(后简称“南智光电”)铌酸锂光子芯片产线启动仪式在江北新区举行。

“以本次新产线的启动为契机,南智光电将更有信心,更好地服务产业成长、赋能新区发展。”启动仪式上,市政协委员、南智光电执行院长赵刚格外激动。他表示,研究院取得的成果与市科技局高质量办理提案密不可分。

2023年,赵刚在市政协十五届一次会议期间提交了关于加快我市光电子芯片公共技术平台建设的提案。主办单位市科技局坚持把办实办细办好提案与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紧密结合,与贯通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一同谋划、一并统筹、一体推进,积极吸纳提案建议,进一步发挥我市电子信息产业优势,加快打造光电产业重大平台,积极培育光电产业。

“发挥在宁高校院所优势,积极布局培育光电产业,是南京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主承载区的重要举措。”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办理该提案过程中,市科技局推动江北新区与南智光电合作,共同积极打造光电公共服务平台,项目一期合作已结束,正在推进落实二期合作,两期合作江北新区总投入约4亿元。此外,还积极推荐南智光电研究院牵头申报江苏省先进光子芯片人才攻关联合体,并成功获批。重点支持针对光子芯片相关器件开发与产业化应用推广,开拓电光调制器的新应用领域,并对光频梳等新型光子器件的基础原理设计及应用展开研发,开发自主可控核心芯片技术,解决“卡脖子”问题,保障芯片产业链安全。

“推动光电子芯片技术应用,加快推进我市光电产业发展”,下一步,市科技局还将根据提案建议,引导龙头企业通过技术合作、供应链合作、产业合作等多种方式的深度合作拓展光电子产业链,引导和推动新技术的快速应用,打造光电子产业链生态系统。“更好地通过提案办理,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主承载区作出应有贡献。”

高水平提案办理 助力高品质生态建设

“‘无废城市’是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是一种先进的城市管理理念,对城乡可持续绿色发展具有重大意义。”2023年钱雷等4名市政协委员联名提交的《关于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提升城市品质的建议》提案,获得提案承办单位的高度认同。

“2022年我市正式入选国家‘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名单,全面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提案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建议,对完善我们的工作具有很大意义。”收到提案后,市生态环境局牵头,会同我市11个相关部门,通过现场调研、座谈交流等方式与提案者充分交换意见,研究提案办理思路解法,寻求“最大公约数”。

从落笔到落实 “金点子”结出“金果子”——全市政协提案办理的几则故事

2023年7月18日,“提”“办”双方有约,专程赴三山矶“无废景区”和梅山钢铁公司矿渣微粉、废油(漆)桶资源化利用项目,现场调研了解建设运营情况。

随后召开的办理协商会上,市生态环境局介绍,我市正以生态环境部“无废园区”江苏试点为契机,依托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园开展“无废园区”建设。

“循环利用、变废为宝,以‘资源化’谋求创新发展,在固废利用处置领域,形成了一批危废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攻关的新型研发机构,实现多项成果转化与产业化。集约建设、共享治污,发挥园区公用‘绿岛’功能,实现危废、废气就近处置……”一条条实实在在的举措,展现了将提案办理融入美丽南京建设大局,努力让问题变成课题、让难点变成亮点的有力行动。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