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9号秘事》主创聊未来创作:会选择最让我们兴奋的选项

2024-06-25 07:25:58 - 澎湃新闻

专访|《9号秘事》主创聊未来创作:会选择最让我们兴奋的选项

英剧《9号秘事》两位主创谢尔史密斯(ReeceShearsmith)和佩姆伯顿(StevePemberton),在上海接受澎湃新闻的专访。澎湃新闻记者赵昀图

“炸弹绝不能爆炸。只要不爆炸,观众就会一直惴惴不安。”

作为希区柯克和莎士比亚的粉丝,《9号秘事》(InsideNo.9)的两位主创谢尔史密斯(ReeceShearsmith)和佩姆伯顿(StevePemberton)深谙此理。

悬疑惊悚、黑色幽默、暗黑喜剧……带着这些标签,BBC王牌剧集《9号秘事》自2014年开播以来便吸引了一大批中国粉丝。该剧也在今年迎来了最终季第九季。

“喜欢《9号秘事》的肯定是故事爱好者,享受大吃一惊的快乐。”看过全部九季,在一共54集、1620分钟中不放过每一个细节的观众多少都沉浸于该剧带来的反转高潮。有时上一集还在讲中世纪女巫,下一集就是一场2020年的家庭聚会;让人忍俊不禁的现代默剧结束后,紧接着可能是严格符合“三一律”原则的古典喜剧。

同时融合了不少“致敬梗”、学院派作风、英式幽默和对荒诞现实的讽刺与戏谑的《9号秘事》系列剧,给不熟悉这套文化背景的观众带来的是真正的“烧脑”。

被中国粉丝分别亲切称作“二册”和“胖胖”的两位主演兼编剧从《绅士联盟》到《疯城记》再到《9号秘事》,已合作长达二十年。6月22日,他们来到上海参加上海电视节活动期间,接受了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专访。对于《9号秘事》在中国大火,甚至推出了以此改编的全球首个线下同名沉浸剧,两人颇感意外。

专访|《9号秘事》主创聊未来创作:会选择最让我们兴奋的选项

6月22日,英剧《9号秘事》两位主创谢尔史密斯(ReeceShearsmith)和佩姆伯顿(StevePemberton),在上海接受澎湃新闻记者朱润宇的专访。澎湃新闻记者赵昀图

谈起《9号秘事》的开始,谢尔史密斯和佩姆伯顿坦言实际只拍摄了三天——其中一天还是排练。之后便逐渐成为一个系列剧,两人每周扮演不同的角色,每周安排一个“小插曲”,如此坚持了九季。

《福布斯》杂志曾刊文称,讲述故事,是文化的核心。“比起传播什么故事,怎么传播故事才是更重要的。受众是否抓住要点,还是纠结于细节?语境和最后的传播效果又如何?”

两位主创认为,这部剧大火,离不开悬疑的特点,以及背后的人性。这些能让不同地方观众与剧中人物产生共鸣,也能让观众与创作者一起“经历一段创作的旅程”,从而让人与人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未料会走出英国的国际IP

澎湃新闻:《9号秘事》在中国非常火爆,在豆瓣上更是均分在9分以上。你们说过,这部剧是“非常英国的系列剧”,你们认为它为什么能够吸引全球观众?

9号秘事:其实我们也不明白,为什么这部剧会在中国火起来。也许是故事能够激起观众的兴趣,或是我们(为故事)创造的悬疑(氛围)。事实上,我们从未想过创作讲述全球话题的故事,但我们猜想,或许是因为这些故事是有关人、人与人之间联系的,因此这部剧会在中国非常流行。故事的戏剧性、角色的张力,都会带来这种结果。

澎湃新闻:你们在创作初期是否预想到《9号秘事》会吸引全球观众?

9号秘事:并没有,我们从自己所了解事物的角度创造了这些故事,所以这些故事都比较英国。但是,既然这部剧在中国非常流行,那看来“英国风”似乎并不是太大的问题。

当然,如果写一些全球性的故事,人们总会期待其中的特征性和真实的故事,所以往往很难成功。

我们来到上海后,问别人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你们认为为什么《9号秘事》会在中国火起来?”我们得到了不同的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这部剧能传播得这么广,一定得到了口口相传。在英国,《9号秘事》在BBC二台的播出时间非常晚,所以我们在本国的受众群都是这部剧的长期粉丝,基数并不大。但在中国,这部剧的粉丝数一直在增长。

《9号秘事》系列每一集都是单独的故事,所以如果没有按照顺序看,也不会让剧情不连贯。和12集、每集1小时长才讲完一个故事的剧不同,这部剧在半小时内就可以讲完一个故事。

澎湃新闻:就像你们刚才提到的,悬念和转折是这部剧吸引全球观众的原因。我记忆深刻的还有第二季第二集《克莉丝汀的12天》,关于生与死的故事。是否可以认为,悬念背后的人性,同样是让这部剧爆火的原因?

9号秘事:人性或许是火爆的部分原因吧。虽然这部剧由BBC喜剧部门出品,但我们讲的一些故事并不搞笑,而是令人感动,甚至会让人感到心碎,这大概也会给人们带来影响。我们对于有这么多人喜欢《克莉丝汀的12天》这一集感到惊讶。这也许是因为在那一集中,观众把自己代入了克莉丝汀,在看到结尾时,他们感到了心碎。

澎湃新闻:当你们知道中国有一个改编自《9号秘事》的沉浸剧后,有什么感受?

9号秘事:我们非常高兴,他们在剧里选了一些我们创作的故事。这部沉浸剧对剧本略作调整,使其更加本地化。我们很激动这些故事能在中国上演和改编。我们对此感到非常荣幸,也期待能够去影院看这部叫座的戏。

专访|《9号秘事》主创聊未来创作:会选择最让我们兴奋的选项

英剧《9号秘事》两位主创谢尔史密斯(ReeceShearsmith)和佩姆伯顿(StevePemberton)。澎湃新闻记者赵昀图

“戏弄”观众

澎湃新闻:《9号秘事》以其故事吸引人著称。从你们的角度看,什么才是真正的好故事?或者说,你们评判故事好坏的标准是什么?

9号秘事:就这部剧集而言,我们非常享受“戏弄”观众的预期,我们会用不同的方式讲故事,包括默剧、莎士比亚式的故事。观众其实挺喜欢这种讲述方式给他们带来的挑战。

至于内容,我们喜欢那些让人摸不清发展的故事,这样观众必须集中精神、投入剧集中,而不是把故事走向想得理所当然。到了结尾,当你回想开头时,会对整个故事恍然大悟,然后从头至尾再看一遍,就会理解故事中到底发生了什么。这是我们会感到满意的,也是我们尝试写、并融入我们剧集中的元素。当然,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一点是,不要重复,而是产生新的想法。

澎湃新闻:你们认为,什么(故事)才能引起观众共鸣?什么才是吸引人的故事?

9号秘事:当我们开始创作时,并没有想把故事设定在一个题材,观众每一周都不知道下一集会发生什么。我们(在《9号秘事》中)创作了默剧、黑暗剧和恐怖故事,这是电视剧中一个不同寻常的形式。我们也没有为整个系列设定愿景,只是一起在办公室,一集集地创作和讨论,发挥想象力。当英国和全球其他地方的观众和我们一起“踏上(创作的)旅程”,这是一件非常棒的事情。

澎湃新闻:你们是如何设计《9号秘事》系列最终集的?因为所有参演过这部剧的演员,都在这一集出现了。

9号秘事:是的,给这个系列结尾并不是易事,事前我们并没有透露结尾会是什么,人们对此也有猜测。我们想,如果最终是一个所有演员都参与的剧集,会是一件惊艳的事。其实我们付不起部分演员的片酬,但他们因为喜欢《9号秘事》,所以以低薪出演。最后的效果非常不错,我们感到非常满意。

下一部,国际化?

澎湃新闻:当《9号秘事》等剧集大获成功后,你们是否想过创作一些国际化的剧集?还是你们希望继续坚守“英国风”?

9号秘事:我们还没有想过这一点,毕竟我们花了10年时间创作整个《9号秘事》系列。每当一季结束,我们总想“好吧,又得创作6个故事”,我们就在这个“过山车”上度过了好几年。现在这个系列结束了,或许我们能够想一些国际化的剧集,而不仅限于英国。

澎湃新闻:你们提到,目前正在准备一部将于2025年1月至4月在伦敦西区上演的舞台剧,是否会考虑在剧本中加入一些中国元素?

9号秘事:当然可以,当我们得知《9号秘事》在中国非常流行,我们开始考虑怎么把中国融入我们的剧集中,比如在中国拍摄,或是用中文对白。但因为疫情原因,这个想法没有转换成现实。

虽然明年的舞台剧不会进行全球巡演,但这次我们来到中国,看到电视、戏剧界都有人愿意与我们合作,我们或许会多些不同选项。我们喜欢并探索一些传统的中国叙述故事的方式,比如“鬼节”(HungryGhostFestival),我们也许会把这个故事影视化。不过,我们不喜欢提前规划,我们会讨论该怎么做,但没有一个宏大的计划。我们喜欢做一个项目,然后接着做下一个。

澎湃新闻:从《9号秘事》在中国很火这一点来看,不同国家相互之间的文化交流是否重要?

9号秘事:当然,这非常重要,与世界上其他地方的人进行交流,就像越来越多的电视剧能以不同的语言、在不同的地方播出,尤其是有了字幕,这和以前不同。所以《9号秘事》能在(除了英国外)其他地方播出,甚至是上演改编的戏剧,我们非常开心,因为这能把我们所有人都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澎湃新闻:你们是否有想过在《9号秘事》之后,再开始创作一个新的剧集?

9号秘事:西区的舞台剧结束后,我们会考虑下一个剧集项目,或许不会类似于《9号秘事》的形式,但我们还在讨论,想要选择最让我们兴奋的选项,因为再次开始是一件大事。

我们希望可以同时吸引英国和全球的受众,毕竟《9号秘事》(在中国流行)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当然,如果BBC喜剧部能多给我们一些预算就更好了。喜剧的制作费用总是比戏剧少。这也是为什么《9号秘事》的演员人数和取景地都不多。

不过,在预算受限的条件下,我们会变得更有创造力。比如,通过门铃摄像头讲故事,这样做很便宜,因为不会移动摄像机。虽然只有一台摄像机,但我觉得它让故事更有趣了。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