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地”号破冰调查船在广州南沙交付——破冰前进!助力极地科考任务

2024-06-25 08:10:00 - 羊城晚报金羊网

“极地”号破冰调查船在广州南沙交付——破冰前进!助力极地科考任务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詹淑真、通讯员彭永桂报道:6月24日,我国新一代破冰科考船“极地”号在广州南沙正式交付,并将于2024年下半年开始承担科考任务。该船于2022年11月开工建设,隶属自然资源部北海局,是中国船舶广船国际自主设计、建造的我国新一代破冰科考船。该船的诞生,标志着我国在极地科考设备和技术创新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极地”号长什么样?红色的船身格外引人注目,白色的“极地”两个大字格外显眼。船全长89.95米、型宽17.8米、型深8.2米,设计航速15节,在1米厚的当年冰区(层冰厚度不超过1.2米,海冰强度相对较低)中的破冰航速可达2节;总吨位4600吨,续航力为1.4万海里,一次补给可以保障全船60人在海上生活80天。

这艘先进的破冰科考船,可以搭载国产无人机、无人船以及水下自主机器人等装备。依托我国自主卫星网络系统,形成了“空-天-海-冰-潜”一体化的科考能力,能够同步完成包括大气、海冰、水体、地球物理在内的多学科综合科学考察任务。

地球的两极终年覆盖着厚厚的冰雪,在这样严酷的条件下,科考船的破冰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据介绍,“极地”号满足无限航区(海上任何通航水域)航行需求,获得PC6极地冰级附加标志,是中国船级社(CCS)颁发的首艘“ACC-POLAR”低温防寒符号的船舶。

船艏可破0.8米-1.0米当年冰,使它能够在冬季航行于我国黄海、渤海等冰区海域,进行海洋环境监测和调查。“极地”号还兼顾了冰区救助的能力,为海上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极地”号在夏季也具备极地海域科学考察的能力,提高了我国在极地地区的科研效率和质量。

此外,该船采用全回转电力推进系统,并配备槽道式侧推、动力定位系统和减摇系统,在0至最大航速范围内可实现无级变速。同时,该船也是一艘海洋水声环境友好型的调查船,舱室噪声与振动的控制指标满足中国船级社《钢质海船入级规范》和《船上噪声等级规则》的相关要求。船上室内噪声控制满足《船上噪声等级规则》1级标准要求,水下噪声控制满足该规则2级标准要求,最高噪声不高于55分贝。

交付后,“极地”号将主要服务于极地海洋、海冰、大气等环境的综合调查观测研究任务,助力我国海洋防灾减灾能力的提升,同时推动冰区科考体系朝着更完善的方向发展。

编辑:郑健龙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