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民声、察民情、汇民意 静安区打造最温暖的“美丽街区”

2024-06-25 07:22:55 - 东方网

听民声、察民情、汇民意 静安区打造最温暖的“美丽街区”

听民声、察民情、汇民意 静安区打造最温暖的“美丽街区”

静安区昌平路始建于1923年,是上海第一批20条林荫大道之一,街道两旁种植高大茂密的栾树。如今,历经百年沧桑的昌平路尽管保持着浓浓的老上海味道,但整体路况已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向往。

静安区委、区政府聚焦民生关切,将昌平路“美丽街区”建设作为区政府重点工作。在市绿化市容局的全程指导下,区绿化市容局贯彻落实“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听民声、察民情、汇民意,在昌平路“美丽街区”建设中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让市民感受一个有温度的“美丽街区”。

听民声,建有底蕴的“美丽街区”

在2022年昌平路“美丽街区”启动方案设计时,静安区绿化市容局便开始广泛征求各方意见,静安区人大代表也提出《关于以人民城市理念建设昌平路“美丽街区”的建议》。通过听取属地街道、社区居委及区相关条线部门的意见建议,进一步优化调整了昌平路“美丽街区”建设方案。

位于昌平路陕西北路北侧蒋家巷花园的石库门,居民在座谈会上建议要保留此处历史记忆。改建中,通过将石库门修旧如旧,在现代城市中仍旧保留下一抹老上海里弄特色,希望让市民能真正感受到“街道是有记忆的,建筑是可阅读的”。

听民声、察民情、汇民意 静安区打造最温暖的“美丽街区”

位于江宁路口的光明牛奶棚是曾经的“最高牛奶公司”,在听取沿街商家意见后,得知牛奶棚有装修改建的计划,立即与光明集团积极对接,共同协调方案,不仅避免了反复建设,还实现了商铺历史与街区文化的有机融合。

在改建中,不仅统一协调了牛奶棚的整体设计风格,还找到了1947年的老地图,以铸铜浮雕形式镶嵌在门前地上,从而唤起曾经的牛奶公司记忆。

听民声、察民情、汇民意 静安区打造最温暖的“美丽街区”

昌平路陕西北路转角处,在旧改的建筑立面上进行了彩绘,再现了老上海弄堂曾经的生活场景,让转角见得美、想得起、爱得深。收集到的各类建议都充实进了“美丽街区”设计理念,最终形成了可落地、可实施的建设方案,兼具街区活动、历史底蕴和市民生活气息,在有限的空间里,创造无限的空间机会,为街区注入新活力。

察民情,建有风景的“美丽街区”

全过程人民民主不仅仅是倾听市民的声音,更要设身处地为市民考虑,解决“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

昌平路是上海著名的栾树大道,夏季浓翠茂密,但在其他季节却遮挡了明媚的阳光,街道在阴暗下显得脏乱,而道路两旁的绿植也因年代久远失去了原有的活力,无法为市民带来舒适的街区感受。区绿化市容局充分利用昌平路的绿化现状,以栾树林为“带”,以周边绿化为“园”,建设上海首条“口袋公园带”,将生活与自然融合、空间与功能渗透、场所与精神穿插,打造市民喜闻乐见的公园城市街区。

听民声、察民情、汇民意 静安区打造最温暖的“美丽街区”

位于西康路昌平路的溪梦园,原来的水景和休憩廊架都已破败,在保留水景的同时,增加了叠水、喷泉、雾森等设计元素,提高了水景体验的多样性及趣味性,并听取居民意见在园内增加了一处公共厕所,方便居民的日常需求。

听民声、察民情、汇民意 静安区打造最温暖的“美丽街区”

溪梦园尚未建成就深受周边居民的关注与喜爱。夜晚的溪梦园在水池、灯光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静谧,仿佛是坐落在闹市的一个世外桃源。

听民声、察民情、汇民意 静安区打造最温暖的“美丽街区”

建成后的昌平路,给人以焕然一新的感受:绿化错落有致、色彩斑斓,绿道蜿蜒曲折、曲径通幽,口袋公园各具特色、别致优雅,人行道宽阔平整、干净整洁,墙面红砖黛缝、清新雅致。

汇民意,建有温度的“美丽街区”

“美丽街区”建设的根本初衷就是为市民群众打造有序、安全、干净、美观的城区环境,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多赢。区绿化市容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在昌平路“美丽街区”建设过程中,边建设、边走访、边听取意见。

在蒋家巷花园的施工过程中,充分听取底层商铺意见,及时调整设计,取消了商铺门口的架构设计,形成通透开敞的植物空间,确保商铺业态不受影响。

在店招店牌的更新改造中,不断听取商家诉求,在兼具街道整体形象的同时,“一招一策”最大化满足商家的个性化需求。

听民声、察民情、汇民意 静安区打造最温暖的“美丽街区”

随着街区市容环境和景观面貌的改善,吸引了大量的人流、客流,不少商家又开始重新装修,准备大干一场。在开工之初接连打“12345”投诉并信访的商铺业主吴阿姨说,原来怕“美丽街区”施工影响生意导致商铺难以出租,现在看来是磨刀不误砍柴功,环境美了、生意好了,商铺自然就抢手了。

为了将昌平路建成全龄参与的生活街区,在蒋家巷花园中增加了儿童设施。方案设计初期征求意见时,很多居民提出要改造优化儿童设施,而在建设过程中,也有个别居民提出儿童活动的噪音太大且存在安全隐患。静安区绿化市容局通过街道搭建“小方桌”议事会,围绕居民的各项诉求,进一步优化完善了方案,确保城区建设成果是符合广大社会意愿的“最大公约数”,实现真正的人民民主。

静安区人大代表在2022—2023年期间,向市民群众收集梳理138条意见,其中118条得到了采纳,采纳率高达85%。在昌平路西康路西北角设置了市容环境观察点,邀请热心市民作为市容环境观察员,长期观察、跟踪昌平路的市容环境变化,形成可监测、可借鉴、可推广的城区管理模式。

昌平路“美丽街区”按照分段分步实施,目前已完成的是昌平路东段(江宁路—常德路),昌平路西段(常德路—武宁南路)将在下半年进行提升改造,计划于今年底基本完成昌平路全线改造。在后续建设中,静安区绿化市容局将总结经验、不断探索,继续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让市民群众在“有温度”的美丽街区里,切实体会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幸福感。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