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政策“含金量”提升 “暖意”落地变“暖流”

2024-06-25 09:56:41 - 媒体滚动

转自:中国经济导报

民营经济政策“含金量”提升  “暖意”落地变“暖流”

    山东省滨州市是民营经济大市,当地通过组建交通投资发展集团,着力构建水铁联运、海河联运等多式联运物流通道,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助推区域经济发展。图为在滨州市交通投资发展集团泊港铁路东风港站,工程车辆将装有氧化铝的集装箱装车(无人机照片)。新华社

柴  洁  本报记者 | 潘晓娟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近期以来,多地密集推出新政,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强化要素支撑,将政策“暖意”落地为发展“暖流”,多措并举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

    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多地均将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作为重要抓手。

    锚定破除市场准入壁垒,日前发布的《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若干措施》提出,要推动各类经营主体依法平等进入清单之外的行业、领域、业务,探索电子营业执照在多场景、多业务中的应用,全面落实简易注销、普通注销、依职权注销、代位注销制度,完善企业注销“一网服务”平台建设。及时清理废除含有地方保护、市场分割、指定交易等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未经公平竞争不得授予经营者特许经营权,不得限定经营、购买、使用特定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依法制止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的行为。

    针对市场准入方面的“玻璃门”“旋转门”“卷帘门”等问题,浙江将出台《行政审批中介服务规范提升专项行动方案》,通过“两张清单”和“十个不得”,重点解决体制机制不顺、收费高、耗时长、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

    民营经济是典型的“环境经济”,哪里营商环境好,企业就往哪里走。在日前召开的2024年度河南省工商界“亲清政商日”座谈会上,郑州安图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苗拥军介绍说:“我们从1998年创办时的十几名员工、小规模生产,到如今成长为国内体外诊断领域产品线最全、产品种类最丰富的企业之一,离不开各级政府部门多年来的关怀支持,实打实为企业解决问题、提供服务。”

    营商环境就是竞争力。据统计,民营经济贡献了河南省五成以上的地区生产总值、八成以上的税收、九成以上的就业,已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生力军。近日,河南省出台的《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实施意见》要求,在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方面更加细化。一方面,全面落实公平竞争政策制度,严格落实国家市场干预行为负面清单,畅通公平竞争审查举报投诉渠道,完善社会信用激励约束机制;另一方面,在完善市场化重整机制中明确,要鼓励引导行业协会商会围绕产业链创新链搭建交流平台,促进资源共享、项目合作。此外,还提到要推进和深化“一件事一次办”“一网通办”改革,打造“无证明畅行中原”品牌。

强化要素支持激发市场活力

    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需要解决民营企业后顾之忧。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都是民营经济发展中面临的资源要素堵点、痛点问题。近期,多地在政策层面持续“加码”,强化要素支持,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

    在落实惠企政策方面,《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若干措施》要求,持续推进“个转企”工作,落实奖补政策,探索构建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库,进行精准帮扶。主动为企业画像,依托平台向企业精准推送政策,积极推进“惠商保”项目宣传理赔工作,符合条件的个体工商户转型企业成功后享受“惠商保”政策。

    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靠“人”,特别是用好人才这个“第一资源”。浙江省正在开展人力资源服务增值化改革行动,加速建设“浙江人力资源大市场”。依托市场资源,通过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让政府、社会、市场三侧协同,将建立多元主体参与的服务模式。

    为使民营企业发展有充足的土地保障,河南省深化工业用地“标准地+承诺制”出让改革,持续推行长期租赁、先租后让、弹性年期出让、作价出资(入股)等供地方式,增加混合产业用地供给。鼓励民营企业利用自有工业用地发展新产业新业态。

    为缓解企业融资难题,河南省瞄准企业发展所需,为企业融资贷款提供了更便利的通道。其中提到,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提高服务民营企业相关业务在绩效考核中的权重,加大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鼓励银行对生产经营正常、暂时遇到困难的企业贷款按市场化原则提供接续融资服务,不盲目抽贷、压贷、断贷。鼓励搭建商会融资助贷载体,在全省商会推广“银行+商会+担保+民企”助贷模式。深化企业上市“一件事”集成服务,推动更多民营企业上市融资和再融资。

激发创新创业提振民企信心

    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在激发民营企业创新活力方面,河南省提出,要全面落实在豫企业购买省外先进技术成果奖补、技术转移奖补、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持续开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工作,打造一批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鼓励各类所有制企业参与组建创新联合体,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和上下游企业,开展关键核心技术协同攻关和产业化应用,探索以项目公司形式形成市场化科创新模式。引导省属国有企业向民营企业开放共享创新平台、试验场地、仪器设备等资源。

    为推动民营经济创新创业,湖北省武汉市发布创新创业政策、载体、产业、活动“四张清单”。聚焦高层次人才,组织创客培育“育苗行动”;聚焦重点区域,开展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创客培育系列行动;聚焦重点产业,实施数字经济赋智、绿色发展储能、先进制造筑基系列行动。同时,瞄准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专精特新企业,集聚政策服务资源,推动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培育工作。

    针对民营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遇到的“不敢转”“不会转”难题,河南省给出鼓励政策:加大政府对重大创新产品和服务、关键核心技术的采购力度,支持首版次软件产品、重大装备首台套、重点新材料首批次等领域创新产品应用。

    在积极引导民间投资参与产业项目建设方面,《珠海市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的若干措施》提出,扎实推进“盘根计划”做优存量,全力打造和开放创新应用场景,鼓励民营企业参与产业空间大整合,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制造业项目,引导民间投资深度参与房地产建设。支持民营企业通过“工改工”引入新工业项目,推动珠海成熟的产业园区扩容提质,优化产出产值;鼓励民营企业通过村企合作开发模式盘活留用地及斗门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挖掘集体土地产业空间拓展及配套供应潜力。

    在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政府采购方面,四川省成都市日前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明确指出,采购限额标准以上,200万元以下的货物和服务项目、400万元以下的工程项目,适宜由中小企业提供的,采购人应当专门面向中小企业采购。超过400万元的工程采购项目中适宜由中小企业提供的,预留份额提高至40%以上。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