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生态环境厅真抓实干守护好青藏高原绿水青山

2024-06-25 14:00:00 - 媒体滚动

转自:中国环境网

夏季的高原,青山叠翠,繁花似锦,碧波荡漾,鱼鸟翔集。在青海湖畔、三江源头、高原湿地,处处弥漫着盛夏的气息。长江、黄河、澜沧江,合着潺潺河水流淌的韵律,与被阳光勾勒出金边的雪山和草原相映成趣,一片生机盎然的生态和谐梦幻美景跃然眼帘……

青海,是三江之源、“中华水塔”,在全国乃至全球生态安全格局中占据着重要而突出的地位。青海地势高峻,拥有世界最大面积的高寒湿地、草原、灌丛、森林等生态系统,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态系统、物种和遗传基因多样性最集中的区域。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亲临青海考察、两次参加全国人大青海代表团审议,明确了“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的省情定位,明确了“青海的生态安全地位、国土安全地位、资源能源安全地位显得更加重要”的战略地位,指出“‘中华水塔’是国家的生命之源,保护好三江源,对中华民族发展至关重要”,用“国之大者”“义不容辞的重大责任”“来不得半点闪失”嘱托青海要保护好生态环境。

6月18日—1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青考察,提出“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民族团结、共同富裕”重大要求,嘱托青海在推进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更大进展。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鼓舞激励青海环保人牢记嘱托,实干笃行,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青海省生态环境厅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始终心怀“国之大者”,立足“三个最大”省情和“三个更加重要”战略地位,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及和青海省委、省政府要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强化生态环境监督监管监测执法,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呵护“青海蓝”

走进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湟水河北岸的史纳湿地公园,园内山清水秀,绿树环绕,小河里的水汩汩流淌,种植的桃树、油松、青海云杉、丁香、榆叶梅、连翘和各类花卉长势良好。上世纪末,因经济效益发展起来了一批烟囱冒着烟的硅铁厂、镁厂等高耗能、重污染企业,厂区附近形成了大家伙口中的“黑色硅铁走廊”,既污染水质,更污染空气环境,附近的村庄经常笼罩在一片刺鼻的烟雾中。为了保障生态环境质量和民众健康,海东市撤地设市十年来,当地毅然打响蓝天保卫战,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系统治理,倾力打造20多公里“桃花长廊”,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从2015年开始监测的89.7%,提升到2023年的94.9%。

为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青海省生态环境厅立足实际,制定印发《青海省深入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实施方案》,部署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3个标志性战役。有序推进重点区域燃煤设施淘汰和清洁化改造进程,狠抓施工场地规范化作业,提高道路保洁作业标准,稳妥有序推进工业企业深度治理,遏制“散乱污”企业反弹。进一步落实落细国家《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强化源头管控、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污染协同治理,提升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促进环境空气质量持续稳定向好。2023年青海省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6.6%(扣除沙尘异常超标天后为97.7%),圆满完成国家和省定目标任务。

力保“水常清”

夏至时节的北川河河面波光粼粼,熠熠生辉,清澈的河水在花草树木的簇拥下缓缓流动,成群的鸬鹚、赤麻鸭等多种候鸟在河面飞舞嬉戏鸣叫,成为不少鸟类的栖息地,散发出水乡湿地的自然韵味。家住北川河的薛女士说到,鸟儿是反映生态环境的“晴雨表”,也是最好的“环评师”,碧水之上,鸟儿悠然,这里的环境越来越好,这些都是我们生态环境改善的印证。

青海省生态环境厅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持续推进污染防治,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印发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和系列攻坚行动方案,实施长江保护修复和黄河生态保护治理,开展入河(湖)排污口排查整治,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持续推进城市黑臭水体防控。2023年,青海省地表水水质整体优良,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和地下水水质保持稳定,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持续保持100%。根据对长江、黄河、澜沧江流域及黑河、柴达木内陆河、青海湖流域99个国省控水质监测断面监测,35个地表水国考监测断面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为100%,青海湖体2个国控监测断面水质保持自然状态,62个地表水省控监测断面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为98.4%。

确保“土清洁”

要把土壤环境管理工作从“摸清底数”全面转到“源头管控”。这两天,青海省生态环境厅土壤和固废管理处增加巡查频次,深入西宁、海东等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区域和企业开展现场检查,调阅企业土壤污染防治资料,对土壤重点监管单位隐患排查工作加强督促、指导,及时掌握园区和企业土壤污染防治措施落实情况,进一步强化全省“一住两供”建设用地调查评估和污染地块环境日常监管,为企业土壤污染防治提供优质服务,有效降低土壤污染风险,保障人民群众住得安心。

2023年,青海省生态环境厅强化农用地污染源头防控,持续开展涉镉等重金属行业企业排查整治,积极推进矿区历史遗留固体废物治理。压茬推进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全省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保持在99%以上。持续推进青海庆华煤化公司等3个土壤污染源头管控重大工程实施。建立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并实行动态管理,对112家重点监管单位土壤隐患排查“回头看”,全省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100%。完成全省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西宁市、海北州、黄南州3个市州划定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开展重点区域地下水风险管控和修复,全面完成县级及以上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

当好“守护人”

在青海省生态环境厅近日召开的全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会议上,以问题为导向,以更严的责任,更清的思路,更实的举措高效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各项工作,全面分析当前督察工作面临形势任务和存在短板弱项,并动员勇当生态环境保护的主力军和排头兵。这次会议聚焦问题,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深入剖析问题根源、凝聚思想合力,强调要敢于用斗争精神铁腕监管执法,用“斗争精神”守护青海碧水蓝天净土。

全厅上下响应青海省委“干部要干、思路要清、律己要严”号召,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主动到“逆境险滩”主战场、“矛盾困难”第一线、“服务基层”最前沿,在高原的生态环保及污染防治攻坚战中承压奋进、动真碰硬,履职尽责、吃苦耐劳,全力当好“中华水塔”守护人,坚决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为了推进中央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督察人员不辞辛苦地奔波于72万平方公里广袤大地上,克服时间紧、人员少、点多面广线长困难,白天现场检查、走访谈话,晚上开会讨论、梳理问题,确保每一个督察问题都能整改到位;为了一个紧急的监测任务,环境监测人员节假日对样品进行分析化验几乎成了日常工作;为了赶写请示专报,日光加灯光的奋笔疾书更是家常便饭。夜以继日的努力工作换来了蓝天白云繁星闪烁,绿水长流青山常在。特别是出台《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常态化监督管理和问责的实施意见》,全方位、各领域、分层级压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有效防范生态环境小事拖大、大事拖炸;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认真举办第三届青海生态环境监测专业技术人员大比武活动,把大比武作为展现环保业务行家里手风采的技术“大擂台”,以比促学、以学促干、以干促长;倡树讲政治重学习、干中学学中干的优良作风;印发厅主要领导省内调研方案,以上率下深入基层一线调研,扑下身子干实事、谋实招、求实效,以发现解决问题的实际成效助推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上台阶上水平;在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开展“政策大宣讲业务大培训”专项工作,把大宣讲大培训办成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转换器”、提升本领的“加油站”,坚持以提升综合业务能力为本,坚持“缺什么补什么、干什么学什么、钻什么精什么”,补齐知识弱项、能力短板和经验盲区。

下一步,青海省生态环境厅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与党的二十大精神、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精神、全国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工作的重大要求一体学习领会、整体贯彻落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努力把“中华水塔”守护好,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青海篇章贡献生态环保力量。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