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门”专业缘何成为就业“黑马”

2024-06-25 13:57:00 - 光明网

“冷门”专业缘何成为就业“黑马”

——新疆克拉玛依职院马术专业闯出新路

“冷门”专业缘何成为就业“黑马”

■关注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

“仅我手机里的这个招聘群,就有300多家企业,不仅抢不到毕业生,连明年毕业、今年参加实习的学生也被抢光了,预定毕业生的用人单位更是排起了长队。”日前,新疆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克拉玛依职院”)经济管理分院副院长张艳对记者说。

克拉玛依职院休闲服务与管理专业(马术方向)曾被认为是冷门专业。然而,短短几年,这里的马术专业就成长为一匹就业“黑马”,这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小众也有大机遇——

瞄准未来发展空间,校企合作建专业

“新疆有着悠久的养马历史和浓厚的马文化底蕴,高度重视对马产业人才的培养。新疆马种资源丰富独特,马产业、马文化一直是新疆社会经济和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里发展马产业、马文化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而且,在新疆广袤的牧区,有着许多从小和马一起长大的各族青少年,这也为开展马术产业和相关休闲产业提供了绝佳的基础。”克拉玛依职院副院长甫日海提·卡德尔说,“克拉玛依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发展马产业、马文化,将其作为推动文化润疆工作的重要举措,纳入构筑‘一主多元’产业发展体系。”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进入新阶段,休闲服务成了不少人提高生活品质的刚需。作为职业院校,如何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服好务,无疑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课题。“我们之所以设立马术专业,是因为它契合了国家、自治区的产业发展趋势,弥补了新疆马术专业学历教育的空白,同时可以推动旅游多元化发展及城市文化品牌发展,也可以带动休闲体育运动的发展。”甫日海提·卡德尔说。

2018年克拉玛依职院瞄准未来休闲服务产业发展趋势,经过深入市场调研,决定开设休闲服务与管理专业(马术方向)。

马术专业的开设也引起了不少争议。有些人认为,这样一个冷门专业,将来毕业生就业肯定会很困难。再者,要培养马术高技能人才,离不开马,马从哪里来?专业的教师团队从哪里来?面对这些争议,克拉玛依职院经过深入市场调研,认为马术专业未来前景可期,虽然是小众领域,但也有大的机遇。

2018年9月,首批马术专业18名学生走进了克拉玛依职院,意味着克拉玛依职院成为新疆唯一一所从事马术专业人才培养的高校。该院牢牢抓住校企合作这个关键,与当地马养殖企业合作共建马术专业,邀请企业专业人才负责专业课程教学,通过校企合作“借鸡生蛋”的方式办起了马术专业。

岗位能力是关键——

产教融合育人才,对接岗位提质量

“毕业生之所以受欢迎,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我们的毕业生是通过产教融合模式培养出来的,与马术行业的岗位紧密对接,毕业生走出校门就能上岗,因此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张艳说。

2021年克拉玛依市召开现代马产业研究会,明确将现代马术产业和推动文化润疆、富民兴疆工作深度融合,重点发展城市马产业,以克拉玛依职院为基点申报自治区马术产业实训基地,将克拉玛依打造为全疆马术人才高地、研究研学基地、马术文旅重要目的地和马术文旅集散地。

马术专业包括马匹护理、马房管理、马术俱乐部运营与管理、马术竞赛与组织、马匹生理学、现代赛马运动等课程,专业性很强。校企合作虽然解决了马匹问题,但专业教学仅靠企业力量仍然不足。面对存在的短板,为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020年克拉玛依职院引进马术专业硕士张艳团队。张艳是2019届全国唯一一位马术运动竞赛与管理专业研究生,也是新疆引进的唯一一位马术专业研究生人才。

“我们对当前马术行业发展进行了深入研究和追踪,把马术行业最前沿岗位所需要的技术指标拿到手,这样一来,我们在人才培养方面就能实现与行业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张艳说,马术专业紧盯岗位培养学生能力。“马通人性,要想驾驭马匹,必须做到马与人建立起信任和紧密联系,这就需要学生对马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

为了培养学生岗位能力,克拉玛依职院建设了校内马术专业技能实训室和马术实训基地,总面积3200平方米,投入2000多万元。这个马术实训基地是克拉玛依市唯一一个马术室内场馆,是新疆高校唯一一个校内马术实训基地,具备承办马术赛事的功能。

采访中记者看到,学生们的教室和马房在一起,可以一边上课,一边到马房开展岗位技能实训。学生哈木拉提说:“上马匹护理课程时,每天打理马匹,给马刷毛、清洁,为马匹洗澡,与马匹亲密接触,让我与马建立起深厚的感情,对马的习性更了解了。”只有把马下的课程学好学透,才能上马学习马上的课程,这已经成为学生们的共识。

马术专业实行“双实训”模式:在马房和实训基地掌握实践技能后,学生在大三时进入全国各地的马术俱乐部进行岗位实训。张艳说:“通过这两个阶段的实训,学生完全掌握了岗位能力,而且零距离与岗位对接,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十分认可。”

就业眼界要宽广——

紧盯行业发展需求,就业拓宽到全行业

“虽然马术专业办在克拉玛依,但我们的就业选择和目光并没有局限在当地和新疆,而是瞄准了全国马术俱乐部。”张艳说。

“之前的毕业生全部实现了就业,2024年实习的32名学生也被13家马术俱乐部争抢。”张艳说,“从过去一些人担心的冷门专业不好就业,到如今的毕业生难以满足需求,说明我们在产教融合上下的功夫是对路的。”记者了解到,这些学生的实习单位中,不乏天津索米尔马术俱乐部、新疆马术运动协会、新疆野马国际马术俱乐部、托斯特马术学校等国内知名马术俱乐部、马术协会、马场。

来自疆内及天津、福建、江苏等地20余家单位百余个实习岗位的争相“预定”,让实习学生成了“香饽饽”。不少单位甚至在刚过完春节就与克拉玛依职院接洽,希望能与学校达成合作。为了争抢人才,不少单位开出了实习工资+课时提成、考证和比赛机会、提前转正等优厚条件,希望学生在完成岗位实习后能“无缝衔接”直接就业。

“多家用人单位反映,我们的学生经过系统学习和培训,表现十分出色。不但把马照看得很好,竞技水平也是一流的。”张艳说。

该院马术专业学生通过在不同的行业企业实习、就业,得到马术骑乘教练、马术骑手、马术俱乐部管理专家等行业人士的认可,他们为学生提供了宝贵的从业资源和职业发展参照,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马术行业。这些毕业生在马术俱乐部、马术培训中心、马术度假村等单位找到更适合自己发展的岗位,追求自己的梦想。

张艳说,马术专业开设以来取得了引以为傲的成绩,在2019年全国大学生马场技能竞赛(内蒙古站)中获得团体三等奖,学生哈斯太·哈比多拉获得专业技能一等奖。2021年,张艳被自治区马业协会授予“马业桃李奖”“赛事贡献奖”“马业伯乐奖”。

“我们通过打造自治区马术产业实训基地、办好马术专业,最终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新经验、新范式。积极发挥‘一带一路’桥头堡的服务辐射和示范作用,立足新疆,面向全国,辐射中亚,进一步为毕业生就业和追求人生梦想拓宽渠道。”克拉玛依职院党委书记魏新说。

《中国教育报》2024年06月25日第5版

原标题:“冷门”专业缘何成为就业“黑马”来源:中国教育报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