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飞凌:以技术和责任感推动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2024-06-25 15:45:44 - 环球网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科技报道记者林迪】2014年,SEE基金会启动“一亿棵梭梭”项目,在阿拉善关键生态区种植以梭梭为代表的沙生植物,来遏制荒漠化蔓延趋势,以帮助阿拉善地区的生态保护。2023年起,英飞凌与SEE基金会合作,捐赠支持“一亿棵梭梭”项目,截至目前,双方已在阿拉善种植58,880棵沙生树种,面积约1,231亩,实现固沙约58万平方米,从而帮助当地荒漠化防治和生态环境改善。

英飞凌:以技术和责任感推动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英飞凌科技大中华区首席财务官齐米乐

对此,英飞凌科技大中华区首席财务官齐米乐(ThomasZimmerle)表示:“英飞凌在通过其产品和解决方案推动低碳化和数字化的同时,也承担着对社会的责任。我们的目标不仅是成为技术的领导者,也要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先锋。很荣幸通过‘一亿棵梭梭’项目与SEE基金会共同推动环保低碳事业,致力于可持续发展。英飞凌始终在业务运营中践行绿色理念,全过程减少碳排放。”

SEE基金会秘书长杨彪表示:“不止于荒漠化防治,从2022年起,我们双方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就已达成共识,建立了公益合作,共同开展了‘四川申果庄英飞凌大熊猫栖息地恢复造林项目’,为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固碳、降碳做出积极示范。改变源自行动的力量,我们将和英飞凌科技一起,以更多的行动共同推动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

英飞凌科技大中华区企业传播部负责人朱琳表示:“今天,ESG正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传播理念中重要的一环,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也离不开对社会的贡献。通过开展不同形态的项目,一方面践行英飞凌低碳化数字化的发展愿景,同时让企业的发展为建设美好社会贡献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英飞凌不仅通过技术和解决方案推动数字化和低碳化进程,在自身生产及运营过程中也持续贯彻可持续发展观念。英飞凌无锡工厂2021年通过江苏省绿色工厂认定;在2023年,已完成转轮吸附+蓄热式热氧化(RTO)有机废气处理系统建设,有机废气去除率稳定在90-95%,大幅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025年,无锡工厂将实现100%绿电,届时,碳排放较2019年将降低70%以上,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6月10日,英飞凌宣布从即日起开始提供产品碳足迹(ProductCarbonFootprint,以下简称PCF)数据。产品碳足迹(PCF)是量化单个产品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指标,可用于比较不同产品对气候的影响。通过提供详细的PCF数据,不仅提高了对环境影响的透明度,也帮助英飞凌的客户能够推进其可持续发展目标并有效减少碳足迹,体现了英飞凌在低碳化发展的持续努力,也符合到2030年实现碳中和的承诺。

据介绍,截至2023财年末,英飞凌的碳排放量已经比2019年的基准减少57%,绿色电力在英飞凌用电总量中占比达到了82%。

近年来,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背景,ESG(环境、社会、治理)正成为热门话题。ESG与CSR在各自定位、理念上又有何区别呢?

对此,朱琳解释称,“CSR和ESG的本质和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推动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英飞凌,当我们讨论CSR时,它强调的是我们通过最佳实践和负责任的行动,来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的承诺。在英飞凌,我们的使命是让生活更加便利、安全和环保。”

英飞凌:以技术和责任感推动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川申果庄英飞凌大熊猫栖息地恢复造林项目

据悉,2022年,由英飞凌捐助的大熊猫栖息地生态修复与碳汇项目——“四川申果庄英飞凌大熊猫栖息地恢复造林项目”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境内的申果庄自然保护区内正式启动。该项目计划种植22,200株以云杉、冷杉为主的本土树种,以期恢复大熊猫栖息地约300亩,按30年期计入做估算,预计可增加碳汇量约2,000吨。

作为半导体行业产业链上游企业,在帮助客户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英飞凌一项重要的工作是要理解客户的应用,从系统层面对客户的产品有深刻的理解,从而更好地提供产品,帮助客户推动应用的落地。

齐米乐举例称,“在半导体行业,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对于推动各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以新能源汽车领域提到比较多的第三代半导体为例,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碳化硅和氮化镓,都能够提高能源效率,让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时间大幅缩短,同时实现更长的续航里程。英飞凌同时拥有硅、碳化硅和氮化镓三种主要的功率半导体技术,这就能够更好地帮助客户实现可持续发展。”

最后,齐米乐告诉记者,英飞凌的半导体产品广泛应用于整个能源全链条,为包括发电、输配电、储能、用电在内的电力全价值链提供系统级的高能效产品和解决方案,英飞凌的功率半导体广泛应用于风电、光伏、高铁、储能等应用领域,为推动整个社会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发挥着重要作用。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