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电池厂发生爆燃事故背后,涉事企业曾称“低成本率是竞争力”

2024-06-25 19:15:00 - 21世纪经济报道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费心懿上海报道

韩国时间6月24日上午10:31,一座位于韩国京畿道华城市的锂电池工厂发生严重火灾事故。截至当天17时55分,火灾已导致22人死亡。韩方最新通报,遇难中国公民19人。

央视新闻25日的报道称,为查明韩国京畿道华城电池厂火灾事故原因,韩国警方、消防、国立科学调查研究院、国土安全研究院、雇佣劳动部等9个部门相关人员在火灾现场展开联合调查鉴定工作。另外,韩国警方已对该电池厂的5名负责人立案调查。

事故发生时火势迅速蔓延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取的一份事故发生时工厂内部的监控录像显示,工厂分多处堆放了电池组以及用纸箱包装的成品。

事发时工人正在操作电池打包封箱的流程。监控时间10点30分3秒,电池堆放处出现白烟。一名现场工人试图将冒白烟的电池组搬离,另有工人使用灭火设备对准了冒烟电池,但引起了明火和爆炸,并引燃了该处存放的其他电池组。

韩国电池厂发生爆燃事故背后,涉事企业曾称“低成本率是竞争力”

韩国电池厂发生爆燃事故背后,涉事企业曾称“低成本率是竞争力”

监控显示,火势蔓延速度很快,从白烟出现到引燃明火仅不到30秒。视频监控在10点30分45秒后消失切断信号,这距离第一颗电芯冒烟仅仅过去了40多秒。

最终,经过了22小时的灭火工作,大火才被完全扑灭。当地居民发布在社交媒体的视频显示,事故发生时数公里之外仍能看见熊熊升起的白烟。

据韩媒报道,该厂存放有超过35000块电池,火灾始于大楼二楼的一个工作站。

该电池厂的严重事故引发了社会对锂电池安全问题的重视。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该电池厂主要生产锂亚硫酰氯电池,其属于一次电池,不可充放电,常用于汽车、医疗、军事以及石油和天然气钻探。但其与常见的二次锂电池的材料体系有所不同。

“锂亚硫酰氯电池的负极是金属锂,遇见水会剧烈燃烧和爆炸。而且锂亚硫酰氯的正极材料硫酰氯与水会生成盐酸和硫酸,对人有强腐蚀性。”一名曾在类似工厂工作过的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该电池与水会引发化学反应,其推测,这可能是事故初消防处理时较为棘手的原因。

锂电池安全事故在全球范围内屡有发生,今年5月,美国加州一座250MW使用三元锂电池的储能电站失火。据当地媒体报道,大火连续燃烧了一周才最终扑灭。其间该电站出现了多次复燃现象。报道称,这是一种由锂电池“热失控”所产生的连锁反应。

业内人士根据公开消息推断了造成上述储能电站火灾的三重原因,包括电芯老旧,电站安全设计、热失控管理、叠层式建筑设计存在不合理,以及运行维护的手段比较单一,建筑物上存在盲区,监控的智能化程度不高,预警未起到作用等。

不过,远景集团高级副总裁、远景储能总裁田庆军在此前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采访时强调,“电化学储能的安全总体可管可控,是可以从设计的角度进行控制和管理的。”

涉事公司曾强调低成本是竞争力

关于这家吞噬了20余条生命的电池厂,其背后的经营管理问题也引发了关注。

此前曾有传言称,这家名为Aricell的电池工厂是韩国SK集团旗下的一家锂电池制造商。但很快,SK集团在25日发表声明,“昨日在韩国京畿道华城市发生火灾的Aricell公司与SK集团无任何关联。”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搜集公开资料发现,Aricell公司成立于2020年5月,生产用于传感器和无线电通信设备的锂原电池。由一家韩国上市公司S-Connect持有96%的股权。

S-Connect股价在事发当日的下午应声下跌,截至收盘下跌22.5%。25日,截至收盘股价下跌2.88%。

财报显示,Aricell的经营情况并不好。

根据S-Connect财报,截至2023年底,子公司Aricell的资产为250亿韩元,负债为241亿韩元,负债率超过96%。2023年的销售额为47亿韩元,营业亏损26亿韩元。2022年的销售额为37亿韩元,经营亏损40亿韩元。

今年一季度,该一次电池部门的销售额为13.69亿韩元,占其总销售额的1.65%,占比不大。

该上市公司在年报和季报披露相关成本时提及,“一次电池部门的低成本率是竞争力之一,主要原材料等价格需要作为我们的商业机密来保持安全。因此,不记载主原料等价格变动。”

低成本似乎不仅仅体现在材料环节。当地消防官员的报告说,大多数工人都是临时雇来的,可能不熟悉建筑结构。

据新京报的报道,在涉事电池厂工作的金泽媛(化名)介绍,厂里共有100多名工人,多是来自中国东北的朝鲜族女性,年纪多在30岁到40岁之间。涉事电池厂以生产军用锂电池为主,少部分是对外出口的民用电池。工资是韩国最低时薪,一小时9860韩元,相当于50元人民币。

就在6月25日举办的202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在谈到电池价格问题时坦言,“卷价格”可能会使产品的质量被忽视。

曾毓群以6月24日发生在国外一家锂电池生产企业工厂的火灾事故为例,“可能这个电池价格便宜了5%、10%左右的价格,但是它带来了安全隐患。”

韩国本地媒体也在事故发生后发表社论直指事故中存在“人祸”因素。

韩国消防官员声称,由于火灾从仓库二楼开始,工人们可能是因吸入烟雾而非烧伤而死亡,由于电池产生的烟雾有毒,工人们在吸入一到两次空气后,火势蔓延到他们所在的位置,15秒内就死亡。

金泽媛对媒体表示,工厂曾提示工人,锂电池遭激烈碰撞容易爆炸起火。“我来工作一个月左右了,没有接受过消防方面的培训,工厂也没组织过消防演练。”金泽媛说。

一名在韩企工作的管理层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现在韩国教育水平提高,谁都不愿意去从事3D职业,即肮脏(dirty)、艰难(difficult)以及危险(dangerous)的工作。

根据韩国统计厅和法务部联合发布的《2023年在韩外国人居住及雇佣状况调查报告》,截至2023年5月,韩国共有92.3万名海外就业者,其中居住在京畿道的有49.4万人;以行业分,在矿业和制造业工作的外国就业者最多,有41.2万人,占44.6%,比上年增加了4.1万人。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曹恩惠对本文亦有贡献)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