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云康凭借“互联网+医药”模式冲刺上市,“卖药”收入占比超50%

2024-06-25 21:30:21 - 金融界网站

转自:金融界

本文源自:金融界

方舟云康控股有限公司(简称"方舟云康")自2022年11月首次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以来,一直未能在6个月内成功过会。今年6月,这家互联网医疗头部企业再度递表,终于通过了港交所主板上市聆讯,有望近期正式挂牌上市,这标志着这家中国最大的线上慢病管理平台迈出了登陆资本市场的关键一步。然而,在其披露的招股说明书中,方舟云康累计近9亿元的亏损、持续放缓的收入增速以及持久不断的股东纷争等问题也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业务模式受质疑,盈利前景不容乐观

尽管方舟云康将自身定位为"互联网+慢病管理"的平台,但其主要收入来源却是"卖药"业务。2021-2023年,方舟云康综合医疗服务收入占比均在40%左右,而线上零售药店服务收入占比均超过50%。医疗战略咨询公司LatitudeHealth创始人赵衡直言,互联网+慢病管理的核心就是医药电商,主要收入都从药品销售中获得。因此,方舟云康虽然披着"互联网+医疗"的外衣,但其商业本质与传统药品零售企业并无本质区别,这也意味着其估值体系难以获得溢价。

此外,在京东健康、阿里健康等巨头的激烈竞争下,方舟云康能否在医药电商领域持续扩大市场份额也受到质疑。2021至2023年间,方舟云康营收增速由25.3%骤降至10.44%,且连续三年亏损达8.8亿元之巨。作为互联网慢病管理赛道的头部玩家,方舟云康旗下"方舟健客"APP月活用户数虽达840万,但其主要收入来源仍是药品销售,2023年药品销售收入占比高达96.2%。

方舟云康凭借“互联网+医药”模式冲刺上市,“卖药”收入占比超50%

"破坏生产经营事件"阴霾未散,法律纠纷持续发酵

除了"卖药"业务模式遭质疑外,方舟云康还面临着股东纷争的困扰。2019年,创始人苏展与谢方敏等人因利益冲突爆发"宫斗"事件,最终苏展离职并被逮捕,而谢方敏等人则另起炉灶成立了方舟云康。尽管在招股书中,方舟云康将这一事件定义为"破坏生产经营事件",但其负面影响却一直持续至今。

2023年7月,苏展在索赔要求被法院驳回后再度上诉,相关上诉聆讯已于2024年1月中旬进行,但法院尚未作出判决。在利益的博弈之下,方舟云康与苏展之间的法律纠纷恐怕还将持续发酵,这无疑给公司上市进程和未来发展蒙上了一层阴霾。

作为中国线上慢病管理市场的领军企业,方舟云康借力"互联网+医疗"东风实现快速发展,但其"卖药"为主的商业模式、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股东纷争等问题也日益凸显。在未来的上市之路上,方舟云康能否突破重围,实现可持续发展,还有待时间给出答案。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