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处浮躁多金的娱乐圈,杨幂还能在C刊发表出干货满满的论文?

2024-06-25 10:05:00 - 新浪财经头条

来源:中访网财观

身处浮躁多金的娱乐圈,杨幂还能在C刊发表出干货满满的论文?

来源|中访网

作者|一杭工作室

近日,演员杨幂在C扩期刊上发表论文的话题登上了热搜,引发网友热议。有意思的是,评论区呈现出了“两极分化”的趋势。一边是粉丝的夸夸言论“太厉害了,演艺界的一股清流!”一边是吃瓜群众的质疑之声:“杨幂都发C刊了,那我还学个啥?”

这篇论文的学术水平到底如何?为何评论会呈现两极化态势?我们该如何看待演员在学术期刊发表文章?

#杨幂发表C刊#占领热搜

6月21日,知名女星杨幂在学术期刊《中国广播电视学刊》上发表了一篇名为《浅谈影视剧中演员创作习惯——以电视剧<哈尔滨一九四四>为例》的论文,评论区的质疑之声格外引人关注。经《新京报》证实,文章发表平台《中国广播电视学刊》为正规学术刊物,不存在部分网友所说“收取编辑费、版面费”等“卖版面”的状况。

据公开信息,中国广播电视学刊创刊于1987年,是由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主管,中国广播电视学会主办的信息科技类学术期刊。据2020年1月29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中国广播电视学刊》共载文9672篇,基金论文量为580篇。

在投稿指南上,《中国广播电视学刊》表示与中国知网旗下的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合作,使用该社软件检测稿件是否涉嫌抄袭。请作者自觉遵守学术规范,杜绝学术不端行为。由此可见,发表流程是合理合规的(不过目前中国知网还没上传该论文)。

不过要说学术水平嘛,杨幂发表在C刊扩展版文章虽然同样是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但是发表在【交流之窗】栏目块,翻看前面几期“交流之窗”刊登的文章,有不少影视媒体从业人员发表影视行业实践后的感悟类文章,主要是以交流为主,观点角度以及具体数据支撑并不算十分专业。

如2024年第5期“推动创新理论传播系统化、通俗化、时代化——以《宁波广电主播领读》系列短视频为例”,以及2024年第4期:“浅析门户网站微视频的内容生产特点与叙事逻辑——以微视频栏目《海关影像》为例”。

与此同时,借着这波热搜,“C刊”“CSSCI扩展版”“北大中文核心”等专业用语,也得到了一轮普及。C刊一般指CSSCI来源期刊,即南大核心的缩写(又称C正刊)。C扩即CSSCI来源期刊扩展版。在评级方面,“C正刊”的评级肯定高于“C扩刊”,“C扩刊”有可能通过努力升级为“C正刊”,“C正刊”也可能因为某些原因降级为“C扩刊”。

舆论为何呈现两极化态势?

除了一些粉丝的肯定之外,大部分人对待杨幂发C刊是存了几分怀疑态度的。身处浮躁多金的娱乐圈,身家好几亿通稿满天飞的杨幂,能够潜心钻研学术、苦心孤诣地写出一篇干货满满的论文?

在公众认知中,一些演员明星似乎较少与学术论文产生联系。他们往往忙于拍戏、难以抽出时间进行学术研究,似乎“明星”和“学术”有着天生的隔阂感。不过前文也描述了,这篇文章的确是一种另类的学术论文,但更像是一篇“演后感”。

那这件事的舆论为何会呈现两极化态势?原因很简单,观众们对之前演艺圈碰瓷学术圈的现象ptsd了。

比如,此前一直塑造“高学历”人设的翟天临,曾晒出自己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博士后录取通知书。但却在一场直播中表示“知网是什么?”引发网友对其学位正当性的质疑。随后,此事不断发酵,翟天临也确实涉嫌“学术不端”,并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扯下了学术圈身上的“遮羞布”,成为2019开年最具话题性的娱乐圈事件。

要说娱乐圈里最容易翻车的人设是什么,毋庸置疑,那一定就是“学霸人设”“知识分子人设”。前有老干部靳东空口创设“诺贝尔数学奖”,后有北大博士后翟天临“不知知网”为何物,也难怪如今杨幂发表论文会引来不少质疑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新浪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新浪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