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市监局被称为“宇宙局”的背后

2024-06-25 20:31:18 - 新浪财经头条

来源:老梁市监论谈

2024年6月21日,朝阳区市场监管局举办了一场以“开放包容、监管为民、服务发展”为主题的媒体开放日活动。当天,记者跟随执法人员前往预付式消费企业、餐饮单位等,近距离体验市场监管执法检查的工作日常。

记者了解到,截至2024年5月底,朝阳区市场主体总量为36.87余万户,位居全市首位。管餐饮、督市场、检特设、处投诉……被称为“宇宙局”的市场监管局,积极“练内功”的同时,着力打造“无感监管、无事不扰”新模式,不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新京报:市监局被称为“宇宙局”的背后

需冷藏的食材重点检查,厨师的手也“不能放过”

夏季气温高、湿度大,食品易腐败,食品安全问题更需注意。在朝阳大悦城,粤菜馆陶陶居采用透明厨房的形式来展示后厨情况。

执法人员介绍,在日常监管工作中,来到门店首先要检查门店资质,比如执照、许可证、健康证明、原材料采购信息等。

在热菜加工区,执法人员对食品原材料的感官性状进行检查,以及会查验食品调味料是否在保质期限内。“在夏季,我们在食品安全监管中会重点提示企业注意一些开封之后需要放回冰箱里冷藏的食材,比如番茄酱、蚝油。”朝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餐饮科郑菲介绍。

在面点加工间,执法人员对厨师的手部进行了检查。郑菲解释,因为厨房工作很容易有外伤,如果手部有外伤感染,夏天容易产生金黄色葡萄球菌,很容易造成食品安全事故。“尤其是接触直接入口食物的工作人员,特别需要注意。”郑菲介绍。

在操作区,执法人员重点查验了设备设施是否完备、垃圾桶是否及时封闭,以及防蝇防鼠的设施是否齐全,顺带检查了地面卫生情况。

外卖区也是重点检查的方面之一。郑菲告诉记者,外卖的食品包材要符合国家标准,要采用一次性密封方式,“也就是说,包装要求打开后不可恢复原状。如果消费者看到包装打开,可以拒收,这是一个有效避免外卖过程中食物受到污染的方式。”

据介绍,今年上半年,朝阳区推动食品安全“两个责任”落地落实,推行“四步举措”提升校园食品安全治理,开展“清凉一夏”夏季食品安全专项行动,取得良好效果。全区食品抽检合格率99.39%,药品抽检合格率100%。

破解预付式消费监管难题,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在当天活动中,记者还跟随执法人员对大悦城的预付费企业进行了现场检查,现场了解朝阳区预付式消费整体监管情况。以大悦城的冠军冰场为例,这是一个给消费者提供成人健身和青少年体育培训的品牌机构,按照北京市单用途预付卡管理条例的规定,冠军冰场的所有课程均实现了平台售卖,并保证资金存款的安全。

据介绍,作为朝阳区预付式消费工作专班牵头单位,朝阳区市场监管局推进完善预付式消费领域企业全生命周期管理,组织各行业主管部门制定企业“爆雷”前处置预案,制定“百日攻坚”方案,采取“行业+属地+市场监管”联合摸排方式,持续推进相关企业纳入资金存管,积极破解预付式消费监管难题,全力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据了解,包括预付式消费在内的10项重点突出问题,作为年度“每月一题”予以重点关注,以推动解决群众身边急难愁盼的“烦心事”“揪心事”。

不久前,朝阳市监局麦子店市场所处理了一项预付费的工单。2016年,胡女士先后在某摄影工作室花6.5万元购买了摄影套餐。2023年,胡女士的母亲因病住院,她想将在摄影工作室没有消费的4万元要回,用在母亲的医疗费上,但被商家拒绝了。接收到胡女士拨打的12345热线后,麦子店市场所工作人员去现场调解,了解到距离胡女士上次消费已过了7年,并且她没有任何有效的消费销售合同和消费凭据。随后几周,工作人员反复去和商家沟通,商家最终同意将胡女士未消费的4万元退回。

“在市监局每日处理的诉求当中,这样的个案不计其数。”朝阳市监局工作人员杜瑶告诉记者,2024年上半年,朝阳市场监管局承办各渠道群众诉求30万余件,12345接诉即办诉求为20.3万余件,这个数字超过了全区其他各委办局的总和。工单的内容五花八门,因此,市监局也被网友戏称为“宇宙局”。

此外记者了解到,朝阳市监局开展了特种设备超期等专项治理,试点通过物联网技术对重点电梯实施24小时远程监测,在电梯修理工作中试点开展“修一保十”维保模式,提高维保质量,全面筑牢安全防线。

朝阳区市场主体总量为36.87余万户,居全市首位

记者了解到,2024年上半年,朝阳区在全市率先实现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一网通办,开办时间从2至3个月缩短至最快1天,并同步推出优化外资企业服务全英文短视频。

上半年,朝阳区全市率先核发新版《零售药品经营许可证》,推行京津冀三地外国(地区)投资者主体资格证明公证认证互认机制,开通京津营业执照异地“办、发、领”等多项服务,尽可能为企业提供最佳的准入服务。

同时,积极引进重大项目、重点企业落地朝阳。上半年,通过“证照联办”帮助阿里巴巴北京新总部崔各庄项目稳步落地,为中信国安、万达文旅、中移数字新经济产业基金、奔驰、宝马、英国保诚集团等重点企业提供优质准入服务,为通州八里桥市场1100余商户迁入黑庄户北京“菜篮子”鲜活农产品批发市场提供便利。

众多企业、主体选择落地朝阳。截至2024年5月底,朝阳区市场主体总量为36.87余万户,位居全市首位。其中,外资企业1.3万余家,在全市遥遥领先。新增注册商标1.37万件,有效商标注册量79.9万件,两项指标均位居全市首位。新设个体3600余户,实有个体工商户4.6万余户,同比分别增长101.79%、14.04%。

“无感”监管,充分激发主体活力

企业引进来,如何健康有序地发展?记者了解到,上半年,朝阳区市场监管局一方面积极“练内功”,重塑法制员队伍,全市首创《行政执法文书范本及常见执法要点参考》,开展高频次、多角度法制培训,强化行风建设,不断提升执法监管专业化水平。

另一方面,着力打造“无感监管、无事不扰”新模式,探索构建无感监管“1+X”体系,试点“无事不扰”白名单,探索拓展非现场监管应用场景:依托“认证行政监管系统”对认证机构实施分级分类管理,提升监管实效;依托“北京市餐饮风险管控平台”开展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对餐饮连锁企业开展“体检式”检查;对电商平台内在售的CCC产品开展线上核查;对医疗器械开展“风险+信用”监管和分级分类监管,推进医疗器械唯一标识系统应用;指导大洋路市场搭建智慧管理平台,提升非现场监管效能。

与此同时,朝阳区市监局在全市率先发布《轻微违法行为容错纠错清单3.0》,将187项违法行为纳入轻微违法、包容审慎监管的情形,上半年减免处罚1813万元,进一步激发市场和主体活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新浪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新浪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