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洲小店故事多

2024-07-25 07:00:50 - 媒体滚动

转自:嘉兴日报

秀洲小店故事多

秀洲小店故事多

秀洲小店故事多

秀洲小店故事多

秀洲小店故事多

小店,连接千行百业,服务每一个你我,背后是万千平凡劳动者的生计,撑起的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经济。

在秀洲,也有无数这样的小店。它们中有的是历经风霜的老字号,传承着几代人的智慧匠心;有的是年轻创业者追梦的起点,用自己的方式书写人生;还有的,是几十年坚守,只为心里的一份热爱……

小店故事多,充满喜和乐。走进它们,在一个个饱含烟火气的小店故事里,我们能看到秀洲的经济韧性、社会活力,感受到一个个身边人努力生活、温暖热烈的生命力。

■记者朱卉沈洁蒋彧淼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乘风破浪老字号

在新塍镇的胜利路上,一块墨色的牌匾上,“荣荣糕点”四个大字遒劲有力,古香古色的装修风格暗示了老店的传承久远。

每到中秋,去新塍买月饼,是好多嘉兴人的习惯,排队的场面总是很壮观。而队伍最长、要从店前的街道拐入幽深胡同的那家,就是“荣荣糕点”。

“新塍荣荣”是嘉兴家喻户晓的月饼品牌。店主程志荣也是个老手艺人了,1987年,他就开始学习传统月饼制作工艺,潜心研究原料、配比和口味。后来,酥皮裹馅心成为“新塍荣荣”的特色,备受市场欢迎。

“每到中秋,每天生产上万筒,还是供不应求,最忙的时候每天只能睡两三个小时。”程志荣说。

做了几十年月饼,名气越来越大,但程志荣的“研发”从未停歇。感应江南的四时八节,他先后“捣鼓”出了咸烧饼、绿豆糕点、麻饼、粽子糖、云片糕等精美糕点。同时,还乘着发展势头好,扩大生产基地,进行标准化改造,拿下了“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老字号唯有创新才能发新芽。要想在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必须正视优劣势,不断努力。”程志荣说。

和“荣荣”一样,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现在传到第四代陆晨程夫妻俩手上的“陆家桥”糕点店,也在不断“上新”——继传统大麻饼之后,年轻夫妻创新推出的绵绵糕、烤年糕,带来了新的销量,而巧用代购团购,也让这家老字号在互联网、移动端打开了广阔市场。

有人说,经过历史的洗礼和沉淀,老字号是一种积累,也可能成为一份包袱,因为面对如今的市场,老字号产品如果仍旧按照老法制造,未必能够符合现代人的口味和品位,如果仍旧按照老法叫卖,也很难在今天表现出较强的竞争力。可喜的是,秀洲的老字号,都在不断进行自身革命,以更多、更新的产品线来丰富老招牌,也让老字号的故事能够代代相传。

一杯咖啡品人生

要说秀洲的小店,不得不提这两年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的咖啡店,尤其是被打上“田园风”“小清新”“松弛感”等标签后特别流行的“村咖”。

走进新塍镇潘家浜景区村庄,很快就能在中心地带遇见一处带院子的独栋小屋,粉墙黛瓦的外观,露营风的内饰,加上竹编桌椅,松弛感扑面而来。这是“95后”创业青年倪李丰、沈燚磊的咖啡店——村野咖啡。

“五一”“十一”等黄金周期间,潘家浜景区每天客流量近万人次,很多都是从上海杭州等周边地区来打卡美丽乡村的游客,村野咖啡的出现,让他们惊喜万分。

“潘家浜景区的人气在这里,我们又是村里第一家咖啡馆,足够吸引眼球。”倪李丰说,他们精心设计了反哺潘家浜的特色咖啡——小竹篓装的“新塍咖啡”,并将其置顶在菜单,喝着咖啡的游客,在潜移默化中就能记住“桑梓潘家浜”的标签,“在潘家浜经营村咖,就是一个和景区村庄共赢的过程。”

位于秀洲区王店镇建林村聚宝湾21组的乌桕农场,最近在网络社交平台十分“出圈”。

“乌桕”倒过来念是“旧屋”,顾忠明的咖啡馆就是在老旧建筑上翻新而成的。顾忠明一直有一个理想——打造一个“乡间乌托邦”,追求向往的生活。这一次,他选择返回自己的老家,将村咖嵌入露营经济。“专注于自己喜欢的事业是一种别样的幸福,对于乌桕农场的未来,我们还有很多新想法等待去实现。”顾忠明说。

与前几位略有不同,在洪合毛衫市场里开出“碰杯咖啡”的陈薇更佛系一些:“很多女孩子都有一个开咖啡店的梦想,我比较幸运,把梦想变成了现实。开这家店,对我来说就是‘做自己想做的事’。”

小红书网友“伟大的小白”曾这样描述碰杯咖啡给人的第一印象:“小店被羊毛衫市场包围,显得格格不入,仿佛在喧闹的门市部里撑起了结界。”

正如他所说,一杯咖啡,一段人生,底色苦涩,却能在品味过程中逐渐变得醇香浓郁,越品越有滋味,无论做咖啡的,还是喝咖啡的,品的都是人生。

择一事终一生

夏日,走进位于王店镇广平路的曝书亭,满目所见皆是绿意葱茏。“杨大姐,我来拿照片了。”“好的哦,早就印好啦。”在曝书亭潜采堂左侧耳房,一位短发中分的女士手里拿着装有证件照的纸袋,满脸笑容地交给喊自己“杨大姐”的小伙子。

在她身后,是一个大约3平方米的小房间,顶上一块牌子写着“数码摄影”四个字,玻璃墙上贴满了各式各样的风景人物照和证件照。被小伙子称为“杨大姐”的杨惠英是这家无名照相馆的主人。从1995年开始,她就在曝书亭经营这份小本生意。

“我自己也想不到啊,一开就是这么多年。”性格爽朗的她笑着说。

从春到夏、从秋到冬,近三十载岁月翻飞,杨惠英用相机镜头记录了朱彝尊故居的四季之美,也留下了无数王店人不同年龄段的影像。

从青葱少女时代到青丝染上风霜,在曝书亭开照相馆的日子如行云流水般地慢慢滑过,杨惠英和身边的同龄人一样经历了结婚生子等人生大事。如今的她已经当上了祖母,为了和亲家母轮流照顾小孙子,这个过去会经营一整天的照相馆如今下午三四点钟就打烊了。

“这个照相馆你还打算开多久啊?”最近几年,这句话在杨惠英耳边重复了无数遍。问她的有家人,有朋友,有王店镇政府相熟的工作人员,还有认识多年的顾客。回答他们的,都是她一句淡淡的话:“我喜欢这里,开下去再看吧。”

虽然随着相机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来找杨惠英拍照的越来越少,但杨惠英坦言,她目前还想继续经营这家小小照相馆。

故事里写满坚持的,还有王店的老手艺人钟永和。

“哎呀,这竹篮真好看啊!我要一个。”“这是纯手工编的哦?我也要一个。”“钟老师,您还真是坚持编了几十年竹篮啊。”被团团围住的,正是嘉兴市非遗项目“王店篮”传承人、南星桥村村民钟永和。

编竹篮是钟永和的家传手艺,今年69岁的他从14岁开始就跟随家中长辈学习该技能,17岁到竹木农具厂上班。50多年来,他从没荒废过这门手艺,即使早已退休,依然有“篮”不住的情怀。“我爸很厉害的,他不仅会编竹篮,还有各种各样的发明创意,到目前为止已经开发40多个品种了。”钟永和的女儿钱维英自豪地告诉记者。

不仅自己编得好,在王店镇建设中心小学,钟永和开设的竹篮编织手工课也是最受学生喜爱的拓展性课程之一。

人生漫漫几十年,将兴趣爱好经营成一份事业,在漫长时光中慢慢积累故事,看似平平无奇的人生也变得活色生香,这样的小店,既可爱又让人尊敬。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