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东营河口区:盐碱地变成“聚宝盆”

2024-07-25 13:29:00 - 中国经济网

转自: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

“过去这片地都是白花花的盐圪垯,现在已经成了我们的大豆实验基地。”最近,在山东东营市河口区义和镇寿光村,渤海圣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科研主管房姝婷指着眼前已经长到30多公分高的大豆说道。这片占地460亩的盐碱地就是渤海圣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大豆试验田,在这块田里每年要实验种植120多个品种品系的大豆。

河口区地处黄河下游退海之地,耕地面积52.66万亩,耕地中不同程度的盐碱地占比达到80%以上。长期以来,盐碱化的土地制约了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和产量的提高。近年来,河口区深入挖掘盐碱地开发利用潜力,围绕优种适土、技术创新、特色产业发展等方式,聚力推进盐碱地综合利用率先突破,让更多盐碱地产出优质农产品。他们将种业创新作为提升盐碱地综合利用水平的“法宝”,积极推进“优种适土”,牢牢攥紧种子“芯片”。

“我们瞄准种业行业龙头企业,先后引进了圣丰黄河三角洲耐盐碱大豆产业创新中心、耐盐碱百合产业园项目等,依托这些国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努力在种业创新关键核心技术和重要创新领域取得突破,将科研成果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河口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吴庆光说。

以种业公司为主要创新推动力,河口区每年开展耐盐作物大豆、小麦等农作物品种选育、展示实验品种200个以上,筛选可以在不同盐度土壤上生长的农作物品种,为盐碱地综合利用提供资源保障。耐盐碱百合产业也不断取得新进展,选育“合悦”系列良种6个,其中1个审定为新品种,种植周期比普通百合品种缩短4—5年,亩产提升600斤—800斤。

今年,河口区六合街道丽泽“菜篮子”产业园120万斤的草莓西红柿,以每斤高出市场价3元的批发价被广东客商一扫而空。河口杰灏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隋锋笑着说,秘密就藏在盐碱地。

“我们的草莓西红柿主要使用富硒种植技术和利用厌氧菌对高盐碱地进行改良后种植,成熟之后的西红柿酸甜可口、肉质紧实多汁、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市场供不应求。”隋锋说,园区采取食用菌渣控湿保湿、改进滴头灌溉、选育耐盐碱种苗等生物措施,摒弃了传统大水漫灌方式,最终取得了良好种植效果。

“我们持续挖掘盐碱地开发利用潜力,加快河口区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综合利用试点项目建设,改良耕地3.14万亩,大力发展盐碱地特色农业,统筹推进耐盐碱大豆、百合等育种研发创新,推进耐盐碱作物育繁推一体发展。”河口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吴庆光说。

如今,依托种质创新技术,河口区初步构建起了以产业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基地为依托的全链条现代种业运营模式,越来越多的特色优质食品摆上了老百姓的餐桌。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