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通州“四位一体”呵护汛期水质

2024-07-25 16:01:00 - 媒体滚动

转自:中国环境网

进入汛期以来,连续的强降雨给水环境质量带来了较大挑战,江苏省南通市通州生态环境局因汛制宜,积极应对汛期带来的水污染隐患,通过构建“四位一体”汛期管控工作机制,全力保障汛期水质。

“预+联+督”一体化布局强根基。为严防陆源污染物随强降雨入河,南通市通州生态环境局建立了“汛前预防、汛中联动、汛后督导”全过程监管机制。今年年初,通过开展小支流治理保大流域稳定、小问题整改推动大环境提升等行动,为汛期强降雨腾容量扩空间。同时,对2023年度汛期问题点位进行“回头看”,评估之前所采取的整改措施是否得到真正解决,防止问题反弹,在“回头看”过程中,强化责任落实,确保水质管控工作的持续性和稳定性。汛期,加强部门、镇街的协调合作,充分发挥联动优势,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响应及时的预警处置工作格局;联合镇街力量,对超标断面溯源排查,制定并落实应急措施,24小时内溯清原因并反馈至市指挥调度平台。同时加强与气象、水利部门沟通协作,密切关注气象变化,提前做好防汛和水质保障的各项准备。4月,通州区建立了水环境质量改善工作责任体系,对区内143条主要河道明确责任人。为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联合区攻坚办对汛期发现的环境问题开展督导,建立问题清单,明确整改要求和期限,定期复查整改情况,并对工作不力、责任不落实的单位和个人进行约谈问责通报,确保环境隐患整改到位。

“巡+测+治”一体化举措提效能。为全面高效应对汛期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南通市通州生态环境局通过系列举措形成了一个紧密衔接、协同运作的工作体系。加强巡查——生态环境部门工作人员针对农田排灌系统改造、池塘尾水生态化改造等重点工程和国省考断面周边支流、工业企业等关键地段加密了巡查次数,及时排查环境隐患。加密监测——为实时了解地表水环境变化,该局加强汛期水质加密监测工作,科学布控汛期监测点位70个,包括干流点位14个、支流点位44个、农田退水点9个、排口13个,为分析汛期水质变化的规律和趋势提供了数据支撑。强化治理——加强河道长效管理,对发现雨污混排、支流水质不佳等难以立行立改的问题,制定科学可行的整改方案,加大靶向工程投入,精准治污。对溯源排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与上下游共享,携手共治。

“点+线+面”一体化融合定清单。为实施精准治理,避免后期治理只关注局部而忽视整体,南通市通州生态环境局从排口、支流、面源等多维度开展溯源排查。抓排口——此次排查共发现排口10个,严管污染物入河的最后一道关口,巩固水环境治理成效。护支流——对重点断面支流支浜开展长效管护,通过水质监测,对水质不佳支流确定岸上问题范围,为下一步整治明确方向。聚面源——通过重点流域沿线走访,发现近期农田施肥活动较为频繁,退水携氮磷进入水体造成污染。截至目前,该局共排定汛期问题清单50个,为推动水质提升提供了立体化问题视图。

“科技+执法+专报”一体化监管促提升。为协调各方资源,推动水质提升工作深入开展,南通市通州生态环境局从监测到检查再到决策全流程优化。强化科技支撑——充分利用在线监测设备、无人机航拍、便携式监测仪等高科技设备,在全区9条骨干河道建成“水质一张图”自动监控体系的基础上,实现天上拍、地上找、水上测,全方位溯源排查。加强执法监管——进入汛期以来,南通市通州生态环境局闻“汛”而动全线发力,充分运用夜间突击检查、专项督查等手段,加大对沿线重点涉水企业的监管力度,严防废水下河。着力专报推动——7月3日,该局将汛期地表水环境质量情况报送区委、区政府,全面解析通州区水质提升工作的进展及困难,充分整合住建、水利等部门资源,高位推动水质进一步提升。

“汛期水污染防治工作,既需突击防,更要长久治。”南通市通州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健表示,将牢牢绷紧汛期水污染防治这根弦,针对汛情复杂性、反复性、长期性的特点,坚持问题导向,一场战役接着一场战役打,一个难关接着一个难关攻,全力为守好汛期水质保驾护航。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