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抓住每一个认识世界的机会
参与社会实践对大学生来说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一位同学的发帖却颠覆了我以往的认知——“暑期社会实践如何蒙混过关?”留言区众多网友纷纷“支招”,有人说可以去社区居委会或村委会做志愿者,有人说可以找一家认识的企业盖章,甚至还有人说网上能“买章”。
一些高校往往将社会实践布置为寒暑假作业,要求学生们在实践完成后提交一份实践报告,并加盖实践单位公章证明。在一些学生眼中,这份报告代表着学分和奖项,只有提高学分才能评优评先。在一些学生眼中,这份报告就像一种负担,让自己没有办法好好享受假期。这种“强制性”“功利性”会让大学社会实践“变味儿”吗?
在采访华中科技大学先进电子制造专业本科生裴奕博时,他告诉我,参与社会实践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挑战自己,做些没做过的事情”。今年暑假,他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与祖国同行”暑期就业实践活动。作为团队里少数的工科生,裴奕博觉得自己在资料搜集、文字整理、与人沟通方面很欠缺,他特别担心自己会“丢人”“拖后腿”。为了克服难题,裴奕博提前准备,在调研前反复对着镜子练习表达。直到能与受访者流畅地进行对话后,他才松了一口气。
与几位受访者交流后,我发现学生并不是排斥社会实践,而是觉得“有些活动缺乏针对性和深度,对自己帮助不大”。但更多的学生和裴奕博一样,他们更期待体验不同的人生角色、培养专业知识之外的能力。
目前,很多高校对社会实践提出明确要求和实施流程。比如,先向全校征集社会实践方案,再由相关专家、教师共同组成评审委员会进行项目方案评审,学校对获得评审奖项的项目给予部分资金资助,并持续对项目进行跟踪考核以及成果验收。今年,东南大学碳中和与智能制造实验班赵星潼的实践项目就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不断修改完善,最终取得了不错的成果。她说:“更加科学规范的组织和管理机制,确实能让大家在实践中产生不一样的感觉。”
如今,各地高校纷纷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一些活动难免会出现“形式主义”“走马观花”的情况。比如,学生们只是去一个地方,在当地干部的安排下,拍一些照片,写一写参观心得就算完成了一次社会实践。对此,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叶敬忠建议,大家要尽量避免通过介绍、安排来获得便利。他的一句话让我感触很深:“社会实践应该是一种低调、务实的活动,学生更需要机会直接处理问题,而不是被安排在一个被高度控制和预设的环境中。”
社会实践作为连接校园和社会的桥梁,学校和社会都应重视其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大学生也应该主动抓住每一个认识世界的机会,直面社会现实,解决那些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
许子威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4年08月25日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