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重庆、湖北多地持续高温,如何系统科学施策防控高温热浪对居民的影响?

2024-08-25 11:06:30 - 媒体滚动

转自:中国环境网

高温热浪是指气温高(日最高气温≥35℃)、湿度大且持续时间较长(3天以上),使人体感觉不舒适,并可能威胁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增加能源消耗、影响社会生产活动的天气过程。全球变暖趋势下,高温热浪已成社会公众识别和感知气候变化最直接的方式。作为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影响显著区,我国升温速率高于同期全球水平,极端高温事件频发趋强。2022年,全国极端高温事件频次为1961年以来最多;2023年,全国平均高温日数较常年偏多4.4天,华北东南部、华东南部、华中南部、华南中部和西南部、四川东部、新疆南部等地高温日数超过30天;2024年,受厄尔尼诺事件影响,夏季高温热浪风险偏高。

高温热浪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人口集中、建筑物密集,气候变化下日渐频繁的高温热浪天气叠加不断加剧的城市热岛效应,使城市居民易受高温热浪影响。根据国际劳工组织最新数据,全球34亿劳动人口中,至少有24.1亿工人暴露在高温环境中,受影响比例从2000年的65.5%上升到2020年的70.9%。而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高温热浪引发伤亡人数的增速,远高于其他所有极端天气事件。我国人口城镇化已过66%,超9亿人常住城镇,高温热浪带来的健康风险突出。

总体上看,高温热浪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诱发和加剧生理疾病,高温热浪增大对人体体温调节、水盐代谢、神经、泌尿等系统的压力,导致中暑、热辐射等疾病,还加重基础病情甚至导致死亡,特别是对儿童、孕妇、老人、慢性疾病患者和户外劳动者。二是诱发和加剧心理疾病,人体暴露在高温热浪之下会增加热应激和疲劳,产生抑郁、愤怒等心理问题。三是诱发和加剧传染病,高温热浪使蚊虫数量增多、活动范围扩大,导致登革热等传染病扩散。此外,高温热浪导致的电力和水资源供给短缺、食品变质等也间接影响健康。

将人体健康摆在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更加重要的位置

我国高度重视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近期启动在39个市(区)开展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并将高温热浪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应对作为试点的重要任务。笔者建议,直面气候变化和城市化叠加下日益凸显的高温热浪健康风险,将人体健康摆在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更加重要的位置,按照风险管理理念要求,坚持系统思维、极限思维,科学精准施策,切实控制和减轻高温热浪对城市居民健康的影响,提升城市宜居性和安全韧性。

一是优化城市空间环境。将防控城市热岛效应和高温热浪风险作为城市规划设计的重要考量因素,合理控制城市规模和土地开发强度,加强山丘、植被、河流、湖泊等自然形态保护和利用,划定一定的蓝绿空间占比,科学规划绿道蓝网和通风廊道,增强城乡空气流通性。合理配备城市绿地、供水、喷泉、遮阳等设施,普及露天生态停车场、立面绿化和屋顶绿化,避免水泥、沥青等地表占比过高。延长公园、游泳池等开放时间,开放地下公共纳凉空间。推广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开发地热、水源等分布式制冷资源,控制公共建筑玻璃幕墙适用规模,最大程度降低建筑供冷需求。发展公共交通和非机动交通,优化交通路线,降低交通热排放。深化夏季大气污染联防联治,控制和减少臭氧污染。

二是提升监测预警能力。构建完善“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体系,加强城市高温热浪监测,开展城市不同区域微气候条件下的热岛效应影响评估。加强适应气候变化研究,构建日、月、季、年等时间尺度无缝隙衔接的高温热浪风险和健康风险预测模型,全面提升城市风险识别和预警能力,识别对不同人群和区域的潜在风险,制定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应急响应预案。结合气候变化和城市化趋势,预估不同发展情境下城市短期和中远期面临的高温热浪风险,超前开展风险区划,为城市规划设计、采取适应措施、优化应急预案提供科学依据。

三是强化脆弱人群适应。通过传统媒介、新媒体、互联网等精准传播健康风险信息,宣传普及高温热浪公众健康防护知识,提高城市居民自我保护能力。引导居民调整生活作息,保持合理的休息,避免熬夜和暴饮暴食,减少高温时段户外活动,做好户外防晒防护,避免剧烈活动。养成节约科学安全用电习惯,适时开启制冷设备,保持室内合适的温湿度,推动在夜间和清晨时段开窗通风。根据季节和气温变化调整饮食结构,保障饮水,适量冷饮,清淡饮食。推动建筑、电力、环卫、交通等行业户外劳动者优化工作时间,合理控制劳动强度,配备空调、风扇、防暑衣帽等设备,备足防暑降温饮品和药品,加强体温和健康监测,及时发放高温补贴,提升主动防护意识和能力。

四是改进医疗系统响应。加强高温热浪健康风险动态预警,制定城市高温热浪健康应急响应预案,建立针对高温热浪相关疾病的监测机制和统计制度,定期评估高温对公共健康的影响,开展高温热浪对职业病、慢性肾病、高血压、糖尿病、气候敏感性传染病等疾病的影响机理研究。加强高温热浪天气下老人、基础疾病患者等脆弱群体疾病跟踪研判,科学调配相关医疗资源,优化医疗服务网络。增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机构对高温热浪相关常见疾病的诊疗能力,提升卫生应急救治水平。

五是加强民生资源保障。构建能源多元供给格局,建设韧性智能电网系统,强化生产侧、电网侧、用户侧储能,提升城市电力应急调峰能力,提升城市电力系统峰谷调节能力,优化极端情况下电力配置优先序,优先保障居民生活、公共交通等民生用电,确保极端情况下生活、制冷少限电和不断电。建设互联互通现代水网,提升水资源跨区域配置能力,加强城市应急备用水源建设,完善应急供水预案,提升高温干旱条件下民生用水保障能力。优化物流配送网络,开通物流“绿色通道”,加强瓜果蔬菜价格监测和调控,保障高温热浪持续背景下的果蔬供给,为居民健康提供助力。

作者单位:向柳,四川省环境政策研究与规划院(四川省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建设研究智库);成青燕,成都市气象台;邓国卫,四川省气候中心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