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五件事情做好,人民的幸福就有保障?

2024-08-25 19:50:28 - 媒体滚动

转自:定州发布

《大传》篇,孔颖达《礼记正义》讲,按郑玄《目录》云:“名曰《大传》者,以其记祖宗人亲之大义。”这篇之所以称为《大传》,因为它所记载的是祭祀祖先、侍奉人亲最重要的义理。

孙星衍《礼记集解》:“此篇之义,言先王治天下必自人道始。篇中言祭法,言服制,言宗法,皆所以发明人道之重,而篇末尤归重于亲亲。”本篇的义理是讲先王治理天下一定要从治人道开始。篇中论述祭祀、服制、宗法等,都是为了阐发人伦大道的重要性。《群书治要》所辑录的内容,把本篇要义归于圣人治天下之道,特别是在篇末,强调治人道以“亲亲”为要。

哪五件事情做好,人民的幸福就有保障?

圣人南面而听天下,所且先者有五,民不得与焉。一曰治亲,二曰报功,三曰举贤,四曰使能,五曰存爱。五者一得于天下,民无不足,无不赡。五者一物纰缪,民不得其死。圣人南面而治天下,必自人道始矣。

“圣人南面而听天下,所且先者有五,民不得与焉。”“且先”,指无暇顾及其他。孔颖达疏:“圣人受命即位,未遑余事,所且欲先行者,而有五种之事。”圣人受命即位治理天下,没有时间顾及其他,以这五件事情为先。孙星衍《礼记集解》:“虽皆所以为民,而犹未及乎民也。”这五件事虽然都是为了民众,但是还没有直接谈及民众。

现在进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主题的党性教育,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如何为中国人民谋幸福?这里所讲的就很有启发。民众尚未在这五件事情当中,但是做好这五件事情,人民的幸福生活自然得以保证。这也说明中国古人做事不是就事论事,而是从根本入手。

哪五件事情做好,人民的幸福就有保障?“一曰治亲,二曰报功,三曰举贤,四曰使能,五曰存爱。”孔颖达疏:“五者急事在前,后者次之。”五者是按照急缓的先后排序。

“一曰治亲”。什么是“治亲”?治人道之事。《礼记集解》:“盖人道别而言之,则有亲亲、尊尊、长长、男女之不同;合而言之,祖祢、子孙、昆弟、男女皆亲也,尊之亲之长之别之,皆所以治亲也。”简单地说,就是落实亲亲、尊尊、长长、男女等不同的伦理关系,做到父子有亲,长幼、尊卑有序,男女有别,就可齐家,进而治国,故急在先,列在首位。这就是《大学》说的,齐家才能治国的道理。国是千万家,千万家都治理得和睦,社会自然和谐。

“二曰报功”。“功”,功臣。“报功”,回报有功劳的人,比如封为诸侯之类。这件事缓于亲亲,故次治亲。

“三曰举贤”。“贤”,贤能、贤德之人。有德行又有能力的人要举荐出来做官。已经回报了有功劳之人,但是如果还有隐居的贤德之士,虽然尚未建立功勋,也要举荐任用,因此次于报功。

“四曰使能”。“能”,指有道艺、才能之人。既无功劳,又非贤德,但是有道艺,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有技能,也应该任用,并且给予酬劳,使他们各当其职,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使能轻于贤德,故次之。

“五曰存爱”。“存”,察,分辨。“爱”,仁爱。“存爱”,要分辨仁爱存心的人。治亲、报功、举贤、使能,对于为政而言已经足够,但还应该辨别在侧陋下民之中,虽非贤能而有仁爱之心的人,赏赐他们。为什么要赏赐他们?让人们效法,也生起仁爱之心。这样做的目的是倡导一种崇尚道德的社会风气。

为什么崇尚道德的社会风气尤其重要?这一点《韩诗外传》阐述得更加清楚:“古者必有命民。”什么叫“命民”?古代君王下诏命封赏的平民百姓。为什么要封赏他们?“民有能敬长怜孤、取舍好让、居事力者,命于其君。命然后得乘饰车骈马,未得命者不得乘,乘皆有罚。”平民百姓中,有能尊敬长辈、怜悯孤儿、懂得谦让、做事尽心尽力的,君主就会下诏命给予封赏。

从这里可以看到,古代的制度是顺着人情设计的。《韩诗外传》中说:“故圣王之教其民也,必因其情而节之以礼,必从其欲而制之以义。”这句话也反映了中国古圣先贤治国的高度智慧。古圣先贤知道人有七情六欲,所以要顺着人情的欲好来治理国家。人都喜欢发财,喜欢当官,喜欢受人尊重,这是人之常情。所以,圣人从来不否认人之常情,像孔子在《论语》中也讲:“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孔子首先肯定,人都是喜欢富贵的。治理国家就要顺着这种喜好,人们才愿意接受。

怎样才能发财?怎样才能当官?怎样才能受人尊重?古人设计了一套制度,其中就有选官的原则:“爵非德不授”,爵位,领导的位置,没有德行就不授予。这样,人们就会争先恐后地培养自己的德行,因为如果没有德行,就不可能被提拔做官,不可能被封爵位,得到领导的位置。“禄非功不与”,“禄”是俸禄,如同现在的工资。没有功劳就不给予俸禄,实行这样的制度,人们就会争先恐后去为国家建功立业。因为贡献大,俸禄就越丰厚。

这段话也出于同样的道理。平民百姓虽然身份、地位微贱,但是他很有德行,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社会风气的好转都起到引领作用,给社会大众作出良好的表率。比如,他尊敬年长之人,怜悯孤儿,就可以培养、激发人们的仁慈之心、同情之心。如果人人都有仁爱之心、同情之心,社会风气就会淳厚。对社会有这种贡献,国家就给他下诏封赏。

“取舍好让”,面对利益能够谦让为先、礼让于人,这样的人国家不能让他吃亏。如果越是谦让,越让他吃亏,结果人人都会去争、去抢。现在有句话说:“不哭的孩子没奶吃。”如果大家都要通过哭闹才能获得应得的利益,哭闹就会成为自然。所以,人越是谦让,越不能让他吃亏,越要给他必要的封赏。这样,人们就更加愿意彼此谦让。

“居事力者”,做事很负责任,尽心尽力把事情做得圆满,考虑周到,这样的人要受到封赏。这也是为大家树立榜样,告诉人们应该向做事竭忠尽智的人学习。

“命然后得乘饰车骈马,未得命者不得乘,乘皆有罚。”“骈”,两马并驾一车。如果一个人有这种德行,君主又诏命给予封赏,那他就可以乘坐装饰华美的两匹马拉的车子出行。如果没有君主的诏命封赏,就不能随便乘坐这样的车子,不然就会受到处罚。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故其民虽有余财侈物,而无礼义功德,则无所用其余财物。”一个人即使有多余的钱财,但是不讲礼义,没有对国家建功立业,就不能使用多余的财物,如果使用就是僭礼。

而如果一切向钱看,谁有钱就尊重谁,谁有钱就可以享受特殊的待遇,这样就会促使人们想方设法去谋取财利而不是追求道德。现在人们在机场经常听到:“请头等舱和商务舱的人先行登机。”如果改成“请道德模范先行登机”“请老弱病残孕先行登机”,所引导的社会风气就大不相同。

古人设置制度都是要培养人的德行,让人愿意去做一个有德行的人,做有德行的人不吃亏,而不是把财利放在第一位。如果事事都是“金钱至上”,以金钱多少评价一个人的价值,那就是对社会风气的错误引导。为什么现代社会很多事情都是见利忘义?就是为了财富不择手段的结果。所以,说某种制度是不是合理,关键看它能否引导、鼓励人们向善,培养德行,使有德行的人受到尊重,得到提拔、重用。所以,中国古代制度并非不完善,它是以把人培养成好人、把好人选拔到领导的位置为核心来进行制度安排。

“故其民皆兴仁义而贱财利。”这种制度一施行,有德行的人受到皇帝封赏,人们就不会再把财利看得很重,而是看中德行、仁义。中国传统社会有两种人最受尊重,第一种是医生,第二种是老师。为什么这两种人最受大众尊重?老师和医生有一个共同特点:为社会大众的付出无私无求,不讲条件。医生医人的身命,老师给人慧命,所以,这两种人最受社会的尊重。

“贱财利则不争,不争则强不凌弱、众不暴寡。”这些都有连带、因果关系。因为人们把财利看得很轻,把仁义看得很重,就不会再去争夺财物。不争夺财物,就不会出现以强凌弱、以众欺寡的事。这都是从制度的根本设计上培养人向善好德之心。这段话对于我们如何为中国人民谋幸福有很大启发。

这五件事情是:第一,治人道;第二,封赏有功之臣;第三,举荐有德之人;第四,任用有才之人;第五,辨别能仁爱存心之人。

——摘自《群书治要·礼记》讲记

哪五件事情做好,人民的幸福就有保障?

编辑:韩梓晔

审核:鲁丽华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