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毅”教我的两堂课

2023-09-25 00:00:00 - 厦门日报

    1986年11月,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当时的集美师范专科学校。走进这所没有围墙的校园,所有人忍不住抱怨起来:眼前,孤零零的三栋楼立在黄土荒草间,包括一栋六层的宿舍楼、一栋三层的教学楼和一栋食堂。尘土飞扬的工地,轰隆隆的作业声让人忍不住想捂上耳朵。

    也许是看出了我们的不满,参观校主陈嘉庚故居后,教授我们现代文学史的傅子玖老师把自己潜心编撰的《陈嘉庚传》送给我们,并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两堂课。

    第一堂课上,傅老师向我们讲述了陈嘉庚先生奋斗的一生,年仅17岁的他下南洋寻找出路,经历战争和1926年的经济不景气,在企业面临巨亏的情况下,他审时度势,拼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第二堂课上,傅老师向我们讲述了陈嘉庚先生捐资办学,以教育兴国的壮志。他携胞弟陈敬贤创办集美学村,为本地教育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傅老师目光坚毅、满怀深情。我至今清晰地记得,当时的他穿着一身笔挺的中山装,虽已褪色却干净整齐。他语重心长地说:“校主以‘诚毅’作为校训就是希望我们能诚以待人,毅以处事。新校区尚未完工,学习生活条件较为艰苦,这不正是对我们的考验?”

    20岁的我是班里年纪最大的学生,同学们都喊我“老王”。因为家庭贫困,每月月初,拿到学校分发的28斤粮票和30块钱菜票时,我总要掐着手指计算着如何分配才能省些粮票带回家。每到饭点,同学们坐在食堂里吃着热气腾腾的饭菜,我则偷偷拿出母亲腌制的咸菜下饭。同学们笑我“死抠”时,我低着头一言不发。

    很快的,傅老师看出了我的窘境。每到饭点,他总要变着法子和我坐在一起吃饭,以“吃不完”“不合胃口”等各类借口把饭菜分给我。他送我的《陈嘉庚传》扉页上,“诚毅”二字格外醒目。从此,“诚毅”成了我的人生坐标。

    三年的求学生涯很快结束,毕业后,我主动请缨到偏远山区任教。站在三尺讲台上,虽然我不能像校主一样捐资办学,但我总在想,做一个像傅老师一样的老师,扎根三尺讲台育人,也是对“诚毅”二字的恪守和践行。

    当光着脚丫的孩子怯生生地向我问好,我明白了自己肩上的重任。山区闭塞艰苦,没有公共交通,每个周日的下午我踩着老式的二八大杠自行车上山。山间小路崎岖,一不留神,摔倒是常事。只要想到孩子们那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我的心里就充满了力量。

    多年后,当我再次回忆起傅老师的那两堂课,我终于明白,那是“诚毅”教我的两堂课,一堂是“诚以待人,对党对人民对祖国无限忠诚”,一堂是“毅以处事,艰苦奋斗,百折不挠”。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