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广州2035:村美民富 向海图强

2024-09-25 12:57:36 - 信息时报

《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近日获国务院首批批复。展望2035年,广州的乡村将是一幅岭南新田园景象。面向2035,广州将全力打造高质量发展的蓝色引擎,积极探索海洋领域中国式现代化的广州方案。

山清水秀村美民富

广州将打造城乡融合岭南新田园

读懂广州2035:村美民富 向海图强

【读懂广州2035】

今年年中,广州市“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印发《2024年广州市全面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工作要点》,从产业发展、人居环境建设、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体制机制改革、社会力量参与等方面提出48项工作要点,并详细分解为253项具体任务。

展望2035,广州将打造“山清水秀、田沃林葱、业兴人旺、村美民富”的岭南新田园。

全市划定耕地保护目标453.55平方千米(68.03万亩)、永久基本农田398.72平方千米(59.81万亩),作为保障粮食安全的底线空间长期保护。

推动实施一批高品质项目,实践农业生产与科技创新、生态观光、文化创意、旅游康养等功能业态融合一体的都市农业发展模式,探索营造山水交融、田园共生、岭南农耕文化凸显的大地景观。

推进中心镇、专业镇、特色镇三类新型城镇建设,促进城乡均衡化发展。

完善农村文化、教育、体育、医疗等设施布局,加快新型特色产业配套设施建设。鼓励邻近村庄联合建设共享性公共设施。到2035年,基本实现行政村公建规范化,公共广播系统、乡村图书室、综合性文化服务场所、体育服务场所、卫生站建设全覆盖,全部行政村通公交车。

家在景区 

乡村特色转化为产业优势

增城区正果镇蒙花布村是一个四面环水、风光旖旎的村落,面积约1.5平方公里,拥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近年来,蒙花布村充分挖掘生态资源,因地制宜谋发展,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2023年累计接待游客24万人次,成功创建国家级3A旅游景区,并入选广东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

读懂广州2035:村美民富 向海图强

沿村长达2公里的黄金沙滩是蒙花布村经久不衰的“金字招牌”。2021年10月,蒙花布村引进乐途四季房车旅游田园文旅综合体项目,推动房车产业与乡村旅游相互融合,将其打造成消费热点。

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火爆的人气,吸引不少年轻人来此开办民宿。今年,蒙花布村引入云水间、拾年酒店,建立民宿管理制度,提高民宿管理水平。

在蒙花布村,集防洪灌溉、通行休闲及生态保护等功能于一体的正果拦河坝,与周边绿水青山相得益彰。总长6.5公里的增江正果段碧道,在蒙布花村绕村而过。

读懂广州2035:村美民富 向海图强

蒙花布村抓住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的契机,成立生态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推动村庄“景区化”管理,构建“游客住在四季房车+民宿、观光于万里碧道+正果拦河坝+碧水银滩+乌榄园、饮食于特色商铺街+农家菜+庭院”的乡村旅游格局。

值得一提的是,蒙花布村积极盘活土地资源,利用闲置资源建设生态停车场,依托“政府+企业+村集体+农户”模式,通过出租旅游综合服务中心、摆卖点、旧小学等,实现村集体经济创收。

综合治理

住进新楼房前屋后好风光

每逢周末、节假日,黄埔区迳下村人流如织。

迳下村持续推进道路硬底化、三线下地、雨污分流、农房外立面改造等工程。房前屋后干净整洁,成片的花坊和种植园带来别具一格的景观。在开展人居环境建设中,迳下村以未来乡村规划为统筹,以试点装配式岭南风貌新农房建设为抓手,推动村庄拆旧建新,全面建设岭南特色和美乡村。草帽广场、竹溪路、观鱼港、智慧农场等一系列人居环境新风貌,让这座小村庄迅速跃升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通过乡村示范带建设和人居环境整体提升,迳下村近三年累计接待游客近百万人次,农民平均年收入从1.8万元增长至3.5万元。

按照《规划》,广州将鼓励以集中联建的形式建设农民新村,有条件的地区建设公寓式住宅,完善建设农民公寓的相关政策和制度配套,加强农村建房许可管理。引导新村建设在空间布局、建筑组合方式、村居建筑形式、建筑色彩等方面体现岭南风格,形成“山、水、村、田”有机分散、适度集聚的岭南村落风貌特色。通过整体改造、宅基地置换、村集体回购等多种途径,积极稳妥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鼓励发展民宿、创意办公、乡村旅游等。

向海图强逐梦深蓝

广州打造“彰显海洋特色的现代化城市”

读懂广州2035:村美民富 向海图强

【读懂广州2035】

面向2035,构建海洋空间新格局,面海而兴。

结合广州江海一体自然特征和陆海界面枢纽优势,坚持陆海统筹、山海互济,强化港产城整体布局,构建“一带三区、串珠成链”的海洋空间格局。

面向2035,抢占深远海科技制高点,向海图强。

加强海洋基础研究和前沿领域技术研发;建设海洋科技重大基础设施;引导海洋科研资源集聚。

面向2035,促进海洋新兴产业发展,凭海而跃。

立足国家重大战略,面向国家安全需求,促进新一代船舶与海工装备制造、海洋电子信息、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天然气水合物等海洋新兴产业创新集聚发展,促进城海产业体系共融。打造世界一流的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集群;形成海洋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培育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产业;建设全国天然气水合物研发和商业化开发总部基地;促进海洋现代服务业集群化发展。

——打造蔚蓝活力海岸带。

——打造特色海洋文化旅游目的地。

——拓展多层次蓝色伙伴关系。

读懂广州2035:村美民富 向海图强

海洋经济蓬勃发展

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广州一直是我国海洋科技创新的战略重地,拥有7位海洋领域的两院院士、18所涉海高校、32个海洋类实验室和54家涉海科研机构。广州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院、香港科技大学共建的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已进入国家实验室体系,为海洋科技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近年来,广州海洋经济持续蓬勃发展。据统计,自2020年以来,广州市海洋生产总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保持在10%以上,年均增长近6%。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广州船舶和海工装备制造产业的雄厚基础。

读懂广州2035:村美民富 向海图强

作为全国三大造船基地之一,广州集聚了广船国际、黄埔文冲、英辉南方等40余家船舶制造企业,形成了集造船、修船、海洋工程、船舶相关产业于一体的产业集群。豪华客滚船、半潜船等国际领先的船型以及钻井平台、水下机器人等高技术海洋工程装备的快速发展,让广州在全国海洋工程装备领域占据重要地位。

重大项目突破

推动海洋产业迈上新台阶

《规划》提出,加强海洋基础研究和前沿领域技术研发。围绕深远海资源能源勘探开发、现代化海洋牧场、海洋工程装备、无人智能船舰、新能源船舶等方向,开展海洋关键核心技术攻坚,促进关键核心设备国产化进程,打造世界级的深海科技创新中心。在海洋产业领域的重大项目,广州不断取得突破。

今年7月3日,全球单体容量最大的漂浮式风电平台“明阳天成号”完成安装。作为全球首台双风机漂浮式海上风电平台,“明阳天成号”总装机容量达到16.6兆瓦,每年可发电约5400万度,能满足30000户三口之家一年的日常用电。它的成功投运,为我国海上风电由近海向深远海发展提供了开创性方案。

该平台由明阳集团自主研制,其漂浮式基础由黄埔文冲建造。风力发电机在深远海“安身立命”最关键的就是漂浮式基础。为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降低成本,平台主体为在全球首次采用的超高性能混凝土浇筑而成,其强度是普通混凝土的4倍左右,从而达到钢结构的承载能力,并且耐腐蚀、密封性好、成本低,非常适合深远海风电场建设。

巨大的体量、严格的工艺……这些都给“明阳天成号”的建造者带来巨大的挑战。船厂工程人员积极探索,创新性地采用悬臂式滚装上驳和浮船坞悬臂状态下水的施工方案,实现了模块化安装,简化了建造工艺,提高了建造质量和建造速度。施工期间,黄埔文冲还刷新了多项行业纪录。

不断向深海挺进

开启深海科研新篇章

聚焦海洋科学、打造世界一流海洋科学与工程创新中心,是南沙科学城的一大重要功能定位。近年,南沙通过引入包括“梦想”号大洋钻探船、冷泉生态系统等大科学装置,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等大院大所和新型研发机构,以此为支撑的“1+1+N”海洋科创平台体系正在南沙不断完善。

读懂广州2035:村美民富 向海图强

在超200米的深海,低温、低氧、高压、高盐极端环境下,生物很难生存。冷泉生态系统被称为“海底沙漠中的绿洲”,冷泉区不仅生活着以甲烷为食物的菌席、藻席,也生活着贻贝、海星、虾、蟹等生物。研究冷泉生态系统,不仅能帮助人类探究生命起源,也有助于开发我国海域的可燃冰资源。如今,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装置正在广州紧张建设,这一项目的实施将推动广州在深海科学研究领域实现新的突破和跨越。

向海图强需要科考利器。去年12月,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正式命名并在南沙首次试航。据了解,“梦想”号具备全球海域无限航区作业能力和海域11000米的钻探能力,承载着全球科学家“钻透地壳、进入地幔”的梦想,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国之重器”、支撑海洋强国建设的“核心利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梦想”号预计2024年全面建成,建成后将为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勘查开采产业化提供重要装备保障,进一步提高我国能源自主保障能力。

文:信息时报记者何小敏宋佳媛 崔小远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