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聚同化异、提升韧性:《2024中国互联网营销发展报告》正式发布

2024-09-25 18:13:58 - 华扬联众

9月25日下午,《2024中国互联网营销发展报告》蓝皮书(以下简称“报告”)发布会在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举行。报告由中关村互动营销实验室联合秒针营销科学院与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共同发布,华扬联众参与编撰。报告忠实记录互联网营销创新特征与路径,探索互联网营销轨迹与趋势,注重传播生态改变对于产业发展及业态的影响,服务和推动实体经济稳定恢复发展。来自中国互联网业界、学界的诸多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回顾、总结2023年中国互联网营销发展状况,研判、预测中国互联网营销的未来走势。发布会由中关村互动营销实验室主任、报告发起人陈永主持。

【转载】聚同化异、提升韧性:《2024中国互联网营销发展报告》正式发布

首先,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传播创新与未来媒体实验平台主任喻国明教授致辞。喻国明教授指出,报告在成熟的架构基础上进行研究,内容充实、视角独特。在当今的智能技术与社会背景之下,报告对于自身不断突破,不仅局限于对内容的关注,还观照到互联网在社会运作中扮演的角色。研究团队也应以此为使命,在当前与未来的研究中,做出对内容传播之外的探索扩张。喻国明教授以新质生产力概念为例,指出算力、数据、和算法是驱动整个社会运作的基本动力要素,在这之中需要明确人和人工智能各自扮演的角色。

喻国明教授特别强调,未来营销竞争的关键,要在大模型技术的基础之上,探索既有经验以外的、空白的发展新模式,从而形成独到性的优势。另外,研究者需要具备想象力,这建立在认知边界的扩张、层次的加深基础上,从而通过团队强大的执行力、高效的协作性来呈现互联网营销中的前沿发展趋势。

人民日报出版社总编辑丁丁先生发表致辞。丁丁先生强调了报告的重要性,认为它为业界同仁提供了共享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的机会,并促进了学界与业界的智慧交融。他指出,报告不仅基于丰富的实战经验,还结合了学术研究,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尤其是数据洞察在报告中的价值,以及报告在内容、视角和深度上的创新,尤其是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前沿技术方面的探讨。丁丁先生特别提到了人工智能技术对内容创作和营销模式的影响,并承诺人民日报出版社将继续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

在报告发布环节,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丁汉青教授发布《2024中国互联网营销发展报告》(蓝皮书)。报告内容分为:序篇、环境篇、创新篇、案例篇。《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互联网广告与营销市场韧性十足,规模合计约为12482亿元,较上年增长11.07%,其中互联网广告市场规模约为5732亿元,互联网营销市场规模约为6750亿元,分别较上年增长12.66%、9.76%。互联网营销行业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规范发展,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持续回升向好。

《报告》发现,互联网营销产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发展质量效益明显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和服务能力不断提高,促进消费升级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商品和服务的品牌附加值和竞争力。产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广告法制体系进一步完善,广告市场秩序持续向好,互联网在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第一,政策环境层面,顶层设计强调互联网营销行业正确导向、服务大局,创新中国特色数据跨境流动规则体系、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建设,规范互联网广告活动、优化发展环境,推动互联网营销新业态的健康发展。第二,经济环境层面,互联网营销市场体现较强韧性,存量市场走向精耕细作、增量市场走向规模发展,人工智能、即时电商与乡村市场提供新的增长点。第三,社会环境层面,发展服务型、数字型、绿色型新业态新模式,银发经济、乡村经济、生育经济与跨境出海成为互联网营销产业新动能。第四,技术环境层面,生成式人工智能持续赋能互联网营销产业,大小模型、区块链、边缘计算为智能化、精准化营销与数据安全保护提供全新价值。

在互联网营销的创新维度,生成式人工智能成为营销领域变革迭代的核心序参量,推动内容生产力的全面提高与创意边界的打破重组,“大模型+小模型”的洞察成为新的营销关键点,点燃用户体验价值、从认知时代向体验时代过渡,同时赋能“人—货—场”的全新升级,辅助创意内容生产,多模态生成实现飞跃。互联网营销从传统的“算法推荐”变成“以数据驱动的大模型”为核心、从追求“人机交互”回归到“人际传播”、从“线性分发”变为“扁平化触达”,开启AI营销新时代。

最后,丁汉青教授总结到,2023年是聚同化异、提升韧性、持续向好的一年,并对报告及团队提出了“行稳致远创新无限”的美好展望。

在专家研讨环节,明略科技集团副总裁、秒针营销科学院院长谭北平先生回顾了互联网广告和营销的发展历程,指出过去20年主要依赖大数据和标签化,但对人的深度洞察不足。他预测未来20年互联网营销可能会因人工智能而发生变革,人工智能将成为新的生产力,带来生产关系和组织关系的变化,以及技术变革对传播主体和内容的影响。他表示,在未来,中国在全球范围内的营销模式和实践,可能超越国际趋势。

中国经济信息社经济智库事业部副主任李济军特别关注了报告中的大量数据,并结合中国经济信息社经济智库的日常工作展望了未来如何利用这些数据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李济军先生强调了互联网营销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以及政府在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和数字经济发展方面的新举措。最后,李济军先生对报告撰写团队的工作成果表示祝贺,并希望能够形成在其他领域中全国性、更深入的合作。

人民日报社传播内容认知全国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常红表达了对报告中关于人工智能的特别关注,赞扬了书中人工智能对广告传播的影响、前沿数据的分析、人工智能在产品创意等方面的内容。常红女士还分享了对报告的独特见解,指出人工智能在情感智能、道德判断和艺术创新等方面与人类相比仍有差距。最后,她也强调了人工智能在实现个性化推送和提高广告相关性方面的潜力。

与会专家认为,传统媒介在过去可能和互联网形成竞争,但如今形成了相辅相成的关系,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让二者相结合的传播效果产生裂变。多位专家强调了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并提出2023年的互联网营销态势,体现为新政策下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新型生产关系和消费关系,探索新模式新动能,形成新的产业增长点。面向未来,我国互联网营销产业不仅需要在数智科技开发与应用层面不断创新拓展,更要在战略规划层面加强顶层设计,把握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历史机遇,提升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流程创新能力,通过服务型、绿色型、精细化、个性化的数字营销策略,发展适应数字经济时代特征的高质量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共筑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坚实基石。

【转载】聚同化异、提升韧性:《2024中国互联网营销发展报告》正式发布

研讨会到此圆满结束。会后,与会嘉宾进行了合影留念。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