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药的救星

2024-09-25 20:39:16 - 市场资讯

这两天,证监会和央行等部门出台的一揽子利好政策,带来股市久违的上扬。就在国内资本市场沉浸在一片欢腾之时,一些具体的针对行业的细则并没有引起太多重视。

证监会9月24日发布《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旨在激发并购重组市场活力,包含六条措施。主要包括:支持上市公司向新兴产业转型升级,进行跨行业并购,收购关键技术资产,以及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产,以引导资源向新生产力聚集。

这种搁平日里能配得上一个“重磅!”标题的新闻,在当下一个时间节点似乎有一些被“埋没”的味道了。

创新药,无疑是最符合所谓的“新质生产力”的行业之一,如今随着周期变化整个行业间变得死气沉沉。药企、资本方、产业链以及此前大力参与运营了的地方政府,都需要一个机会来扭转这种颓势。

大规模的横纵向重组似乎是一个出路。

-01-

自港股18A规则和科创板第五套标准启动以来,分别有64家和45家生物科技公司在H股和A股登录,前者融资超千亿港币,后者也在类似规模。

如今,整个A+H市值低于30亿的屡见不鲜,最低的君圣泰只有不到5亿港币,每日流动性一度只有个位数。行业活力明显不足。

然而,除了少数被钉上“圈钱”标签的创新药公司,很多企业并不是完全不可救药。

大多数创新药“仙股”一般都有着以下特点:

1)临床阶段的核心管线同质化太严重,缺少差异化竞争优势,有的甚至已经宣告临床失败;

2)一些已经落地的核心产品,商业化不及预期,前途渺茫;

3)其余的候选分子三年前后估值差距过大,开发需要烧钱,放弃则估值模型需要重构,只能在临床上一点点拖着;

以上结果是一个新兴行业发展期基本都会遇到的,这是历史的规律,没必要过多苛责。刨去这些“产品过气”带来的资产价格大幅缩水之外,国内的创新药行业仍有诸多可取之处。

比如,我们有着对标全球前沿的药物发现和开发能力,执行效率超海外一线大厂的临床落地能力,完善的供应链,成熟的医疗机构&患者资源,以及这些年积累下来的管理经验。

2014年国家发布了以“减少行政审批”为核心的企业并购重组新政,市场化并购活力得到释放。这一系列政策的松绑,叠加经济转型改革,带来了A股市场并购重组的繁荣时代。只是彼时国内的创新药行业还在摇篮之中,缺少“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条件。

而现在,医保局的“保基本”的属性在那里,KPI之下支付端很难有大的改善;供给侧的监管方,比如工信、药监,又很难再通过降门槛的方式来吸引增量资金进来。

与其一直等新一轮的“大政策”,不如从行业端出发,推动存量的创新药公司通过整合从而迈向一个新高度。文章开头提到的顶层设计对重组门槛的放低,便是这样一个思路。

那么要如何落地?

-02-

重组的核心是,参与方亏损均摊,反转后利益共享。

旧摊子需要一个牵头方,要么是bigpharma,要么是央国企。要求是有一定资金和运营实力,对重组的项目有话语权;核心是要能产生业务协同,有盘活的可能,这是支撑这件事继续下去的动力。  

原始股东、创始团队、公司员工、供应商……之前在泡沫时期享受到的时代红利要还一部分回来。这一点尤见一些管线估值大幅打折、现金流却相对较充沛的公司,需要积极用好当下的资源,而不是继续给高管发高薪躺平,必要时监管需要出手。

牵头方需要平衡各方利益,并设计好退出裁员机制,重组方需要考虑用团队灵活和专业资源来为牵头方的业务赋能。

A擅长发现,B善于落地;张三战略眼光好,李四则是分子设计高手……两方需要一块去想好怎么将资源配置最大化,去解决一些既定的战略目标。

看错方向的管线要及时出清,创新药的开发追求的是一个快速迭代,一个方向不行马上换下一个,缺少希望的临床拖着对谁都没好处。

新兴的方向看不清楚的话,就先躬身做一些确定性高同时有着一定科技属性的品类,譬如这两年很火的biosimilar和高端制剂。可以先尝试着去把牵头方现存的产品结构做一个提升。

有确定的方向就拿出当初创业的那股劲再去赌一次,只是这次的赔率肯定是没之前高,但同样是一个再次证明自己的机会。  

以三年、五年为目标,以终为始去制定计划,多沟通。拿掉CxO/创始人的角色,躬身入局,泡沫时代的身价和成就都已经是过去式,融入进新的组织还能减少一些报表和公关上的繁文缛节。

-03-

中国的创新药这个行业需要一场由内向外的革命,而不是一次又一次地像巨婴一样,寄希望监管的放松和大水漫灌来吃去时代红利。

重组便是这样一个“革自己命”的工具。

黄奇帆在《重组与突破》中写道:重组的本质是资源优化配置、体制机制创新,抓住问题主线,对事物的构成要素重新进行排列组合,形成最优解决方案,达到‘1+1>2’或‘5-2>3’的效果。

重组的奥妙在于‘随心所欲不逾矩’、‘柳暗花明又一村’。这是一种运筹财富、摆脱危机的本事。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