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山产业园:共建“类飞地”模式 蹚出区域协同发展新路径
转自:上观新闻
栖霞市与黄渤海新区深度牵手,以“类飞地”模式合作共建的黄渤海新区松山产业园应运而生。2023年12月31日,“参”入烟台拥“鲍”大海2023烟台商务媒体行走进黄渤海新区松山产业园,感受园区迅猛崛起的强大内驱力。
黄渤海新区松山产业园位于栖霞市区北10公里,距黄渤海新区35公里、烟台主城区60公里,交通便捷,地理位置优越。“黄渤海新区松山产业园是栖霞市与黄渤海新区以‘类飞地’模式合作共建的工业园区。规划面积12.1平方公里,已建成面积3.32平方公里。”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采访团对园区展开了参观。
“类飞地”模式作为区域发展及合作的一种新思路,顺应了资金、技术等要素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的趋势,为产业转移、结构调整开辟了新领域、拓展了新空间。黄渤海新区产业溢出与松山空间承载构成双重联动,进一步扩展产业链发展,让好产业持续在本地落户扎根,这是松山产业园发挥“类飞地”模式优势的意义所在。
自2021年8月底,在烟台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栖霞市与黄渤海新区正式签订共建协议至今,园区建设已经走过两年时间。两年内,共建成果丰硕,国丰泰达新材料产业园暨泰和新材新能源汽车复合材料项目投用投产,松山产业拓展联动基地启动招商,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与烟台丛林精密机械有限公司签署成果转化暨战略合作协议……这里共落地重点项目8个,累计总投资16.3亿元。
依托栖霞发展的鲜明底色和黄渤海新区的工业优势,园区聚集高端装备制造和非化工新材料两大主导产业,深化食品产业升级,重点攻坚项目招引,大力培育“四新”经济,力争成为产业协同发展示范区、自贸联动创新先导区和区域合作共建新样板。
合作共建中,政策红利也在不断释放。园区实行统一规划建设、统一招商引资、统一政策供给、统一运营管理,坚持产业立园、产城融合的发展方向。在松山产业园建设中,交地即办证、拿地即开工、“四证齐发”、镶嵌式审批等先进、灵活的政务服务方式已经成功应用,为企业发展和项目落地保驾护航。
发展产业园,除了引入优质产业资源,平台载体、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也必不可少。自松山产业园组建以来,产业园按照“高标准、重实用、提亮点”原则,先后完成园区分区规划、市政基础设施专项、产业和园区提升4大项规划及20个子项编制。目前,黄渤海新区松山产业拓展联动基地、国丰泰达新材料产业园、特色微型产业园等产业基础设施已全面实施;污水处理厂、道路改造提升等基础设施工程接续开工,园区配套日趋完善。
值得一提的是,黄渤海新区松山产业拓展联动基地作为黄渤海新区国有平台公司实施的首个产业类基础设施项目,主要建设1栋综合楼和5栋标准厂房,可满足产业研发、孵化加速、规模化生产、会议中心、人才公寓等多种功能需求。该项目投资1.71亿元,预计2024年6月底竣工,建成后将成为松山产业园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平台和新空间。
(大众新闻客户端冯彦文通讯员亓建亮曲慕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