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两弹一星”元勋满门才俊,他是如何教育子女的?

2023-11-06 11:25:30 - 瞭望智库

1964年10月16日,随着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新疆罗布泊荒漠上空,一朵巨大的蘑菇云腾空而起,向世界宣告“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为了这一天,成千上万名科技工作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后勤保障人员等与戈壁黄沙为伴,用青春和生命创造了这震惊世界的奇迹。

这一天,恰好是其中一位科学家的51岁生日,这声东方巨响也成为他一生中最难忘的生日礼物。

他就是享誉世界的杰出核物理学家、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卓越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钱三强。

今年10月16日,在钱三强诞辰110周年纪念大会暨学术思想研讨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院长高原宁表示,钱三强的子女钱民协、钱思进都是北京大学教授,都十分谦逊。“这让我感受到钱先生在家教方面严谨、谦虚的作风,这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这位“两弹一星”元勋,是如何教育子女的?这个家庭传承着怎样的家风和教育理念?近日,瞭望智库来到位于北京海淀区中关村街道被称为“特楼”的钱三强先生故居,专访了钱三强先生之子——钱思进,在一个满载钱思进教授青春回忆、至今处处留有生活痕迹和弥漫书香的小书房里,与我们一起追忆父辈的传奇人生经历与家庭教育观。

这位“两弹一星”元勋满门才俊,他是如何教育子女的?

文 |胡梅娟 王玥 瞭望智库

本文为瞭望智库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在文前注明来源瞭望智库(zhczyj)及作者信息,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1

家学渊源,满门才俊

1913年10月16日,钱三强出生于浙江绍兴一个书香世家。父亲是一代国学大师、新文化运动倡导者——钱玄同,母亲徐琯贞也出身于书香门第。

1933年,父亲钱玄同曾为钱三强手书“从牛到爱”四个大字,希望他能发扬属牛的那股“牛劲”,像牛一般勤勉,向着牛顿和爱因斯坦的方向前进。自此,“从牛到爱”成为钱三强的座右铭,时时刻刻鞭策着他,成为他终生行事的准则,也预示着他的人生发展轨迹:“铆足牛劲”刻苦钻研,“勇执牛耳”舍我其谁,甘当为民服务的“孺子牛”、为中国原子能事业奠基的“拓荒牛”、朴实无华的“老黄牛”。

这位“两弹一星”元勋满门才俊,他是如何教育子女的?

这位“两弹一星”元勋满门才俊,他是如何教育子女的?

1937年,钱三强奔着“学以致用,报效祖国”的目标,远赴法国学习镭学,师从伊莱娜•居里。她是居里夫妇的女儿,与丈夫弗莱德里克•约里奥一同被称为“小居里夫妇”,两人曾一起分享1935年诺贝尔化学奖。

1946年春天,钱三强与清华大学同班同学何泽慧在巴黎结婚。何泽慧先生,同样是著名的核物理学家,曾任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所长。婚后不久,历经几个月的艰苦努力,钱三强与何泽慧和其他法国同事一起,在难以计数的裂变径迹中,发现了铀核的三分裂和四分裂现象。

这位“两弹一星”元勋满门才俊,他是如何教育子女的?

1947年,34岁的钱三强成为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最年轻的研究导师之一,也是第一个获得该职位的中国人。当大家都以为钱三强将长期留在居里实验室工作下去时,他却做出一个惊人的决定——回国。

面对大家的不解,钱三强回答:“虽然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却是有祖国的。正因为祖国贫穷落后,才更需要科学工作者努力去改变她的面貌。”

1948年6月10日,钱三强与何泽慧带着不到一岁的女儿,经过一个多月的海上漂泊,终于回到阔别11年的祖国,开始了他为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奋斗的历程。

新中国成立后,从组建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所(后改为原子能所),到主持建成“一堆一器”(中国第一个重水型反应堆和第一台回旋加速器),再到组织“两弹”攻关,他为我国原子能事业发展做出了重大的历史贡献。

回首钱三强先生赤诚报国、鞠躬尽瘁的传奇人生经历,让人心生景仰、感叹不已。

常言道,虎父无犬子。如今,钱先生的子女也非常优秀。

大女儿钱祖玄,上世纪90年代在法国获得博士学位,多次回国参加中法之间粒子物理和网格计算等领域的合作研究。

二女儿钱民协1990年在中科院化学所获得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大学化学学院教授。

儿子钱思进1985年在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是世界上最大的粒子物理学实验室,也是万维网的发源地)客座研究员。

子女皆是栋梁,这位“两弹一星”元勋,是如何教育子女的?

2

人生的路要靠自己去走

谈及父母的教育,钱思进教授对瞭望智库说,他印象极为深刻的有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人生的路要靠自己去走,不要依赖别人,特别是不能依赖父母。

钱思进说,这句话是“文革”时期,父母在他们姐弟三人先后上山下乡去农村插队前和在插队期间与他的通信中多次强调的。当时,他才十七八岁,被分配到山西绛县插队。从小在城里长大的他,对农村的生活不熟悉,非常不适应,生活上遇到不少困难。于是,他写信向父母诉苦,提出想让父母帮忙,让自己回到城里,或者到父母或两位姐姐所在的地方一起劳动,以便互相有个照应。

但钱三强却在回信中说:“你大了,不能总依靠父母,要独立生活,学会自己走路。”

“人生的路是每个人自己走出来的,别人不能代理哪怕半步;我过去尽量不,今后更不可能也绝不会使你们再有与众不同的条件了。你们要特别清楚这一点,从今以后应努力把自己锻炼成对人民对社会有用的人。”钱思进说,父母后来在很多封信中都有类似的教导,勉励他人生的路要靠自己走。

这位“两弹一星”元勋满门才俊,他是如何教育子女的?

插队三年多时间里,钱三强夫妇共给儿子写了100多封信,每一封都饱含着他们对儿子劳动和学习情况的关心与教导。“其中,有一封十几页的长信,再次强调希望我自己走自己的路,不要依赖别人”,谈到此,钱思进教授不禁哽咽道,“当时,父亲因为白天要干活,晚上还要忙其他事,这封信陆陆续续写了好多天,信中还说,‘这封信想了几天,写得长了。希望你多读几遍。像这样的长信,以后大概也许不会太多了。望你努力进步!’”。

此后,钱三强还多次跟儿女们说过同样的话。钱思进记得,有一次是在1972年。当时,得知他们这批知青有上大学的机会时,从小对物理兴趣浓厚的他,将粒子物理、生命科学和可控核聚变能源这三个专业列入他的志愿清单。但最终因清华大学只有化工系在他插队的地方招生,他被推荐进入清华大学化工系。后来,他希望父亲出面替他说话,帮他转学物理。但父亲不同意,仍叮嘱他不要依赖父母。

于是,钱思进听从父亲的教诲,抓紧业余时间自学物理,终于在1978年,通过考试,被录取为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的研究生。

受父母这一观念的影响,钱思进教授说,后来他从不主动讲自己的父母是谁,同时努力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2012年,钱思进所在的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MS实验项目和ATLAS实验项目发现了希格斯玻色子。2013年,诺贝尔物理奖颁给了预测希格斯玻色子的彼得·希格斯和弗朗索瓦·恩格勒。

钱思进教授2013年9月在他的博客中感慨道:“这是世界上几十个国家的几千位物理学家齐心合力共同奋斗了几十年的结果。虽然我们几千人中没有一个人获奖,但如果没有我们的发现,也就没有这次颁发给希格斯教授等的诺贝尔物理奖;这是世界物理学50年来最重大的科学发现之一,我们为能有机会直接参与到这项重要工作的艰苦进程中深感无比的幸运和感慨”。

3

一生都在坚守的准则

第二个方面:做什么就好好去做。

在插队期间,刚开始因为不适应农村的劳动,钱思进干活总比别人慢。但后来通过不断努力,“拼命干”,不仅不落后了,甚至还得到了表扬。他在给父亲钱三强的去信中提到此事时说,当时没想太多,就觉得“要干活就干好”。

“父亲在回信中专门说到此事”,钱思进告诉瞭望智库,他说希望我“终生守着这条准则”,并写道:“我这一生也无其他长处,也只有‘做什么就好好地去做’这一条。”

事实上,“做什么就好好去做”这种求真务实的精神和态度,恰恰是钱三强夫妇一生都在坚守的准则。

这位“两弹一星”元勋满门才俊,他是如何教育子女的?

上世纪40年代,在没有计算机能帮助分析的情况下,为了在几万张乳胶片中寻找裂变事例,钱三强夫妇只能用肉眼一张一张地集中注意力仔细观测,有时要看一整夜。而长时间不眨眼导致他们眼睛发红,身体非常劳累。

终于,在1946年11月18日,钱三强领导的研究小组整理出第一篇关于“三分裂”的实验报告。报告的篇幅不长,短短两页纸法文,附注了5例“三分裂”径迹照片和详实的测量数据,均指向一个结论,那就是“原子核裂变可能一分为三”。

这篇题为《俘获中子引起的铀的三分裂》的文章很快在国际上溅起水花。此前国际上一直认为,原子核分裂只可能分为两个碎片。

紧接着,钱三强和何泽慧又再次震惊世界:他们观察到了四分叉形状的径迹,提出“四分裂”存在的可能性。这些工作受到约里奥-居里夫妇的认可,并正式成文发表于《法国科学院公报》。

铀核三分裂和四分裂现象的发现,被称为二战后物理学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项成就。正因这一发现,钱三强和何泽慧被西方媒体称为“中国的居里夫妇”,法国科学院还将用以奖励科学领域杰出工作的亨利·德巴微物理学奖授予了钱三强。

在钱思进看来,正是“做什么就好好去做”这种精神,让父母获得了发现铀核三分裂和四分裂现象等一系列科研成就,支撑着父亲为“两弹一星”事业奉献终身。

1992年6月28日,为中国原子能事业奉献了一生的钱三强与世长辞,享年79岁。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大会,隆重表彰为“两弹一星”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钱三强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2003年10月17日,为纪念为研制原子弹和氢弹做出突出贡献的钱三强,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提名委员会批准,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将国际编号25240号小行星命名为“钱三强星”。

2011年6月20日,何泽慧先生与世长辞。2017年,中国发射首颗X射线调制望远镜卫星,为了纪念何泽慧先生以及她为中国高能天体物理发展做出的贡献,该卫星被命名为“慧眼”。

4

“爷爷教导我们的事,我做到了”

第三个方面:不要弄虚作假。

“他们对弄虚作假、抄袭、作弊等现象深恶痛绝。”钱思进对瞭望智库说,父亲一直不赞成吹嘘他是“中国原子弹之父”等说法。

1964年10月16日晚,新华社向全世界发布新闻公报,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在本国西部地区爆炸了一颗原子弹,成功地实行了第一次核试验。

随后,一些外文报纸上,赫然写着“钱三强——中国原子弹之父”的大标题。

当消息传到了钱三强耳朵里后,钱三强明确表示自己绝对不接受这种说法。他说:“中国原子弹研制决不是哪几个人的功劳,更不是我钱三强一个人的功劳,而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在父亲看来,称他是什么什么‘之父’不符合事实”,钱思进说,父亲更喜欢把自己比作“卵石”“沙粒”,作为一名老科技工作者,他为能把自己化作卵石、化作沙粒,铺垫在千军万马去夺取胜利的征途上,而感到高兴、欣慰!

这一思想,一直深深影响着钱思进和他的姐姐们。

在钱三强和何泽慧先生与世长辞前后,市场上一度出现若干将两位先生的成就夸得天花乱坠的书籍,这些书中存在很多事实性错误和虚构的内容。

“简直就是胡乱吹嘘”,钱思进教授气愤地说,我和两位姐姐都非常反感这样的行为。

于是,钱思进和姐姐们把这些书中上百处有误之处,都一一标记整理形成勘误表,把第一本书递交给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被确认后,这些书先后被要求停止发行并召回撤版。

“有一位作者曾跟我们抱怨,我没写你父母一句坏话,全是说他们好,你为什么还要批评我们”,钱思进说,尽管初衷是为了突出父亲的成就,但他还是坚定地认为,也一直在呼吁:写不符合事实、没发生的事情,写没获得过的荣誉,就是弄虚作假,绝不能这样做。

但让钱思进“头疼”的是,现在网上仍有一些新闻报道和文章称父亲为什么什么“之父”、称母亲为“第一位女院士”和“第一位女物理博士”等等,都与事实完全相悖。

对父亲的谆谆教诲,钱思进不仅一直铭记在心,时刻以此要求自己,还把它们努力传承下去。

“我儿子现在对爷爷的故事记得非常清晰”,钱思进教授对瞭望智库说,他儿子在知名高校深造期间全是靠自己努力争取到的奖学金,并最终获得博士学位,儿子曾自豪地说:“爷爷教导我们的事,我做到了”。

访谈结束,回望钱三强夫妇故居所在的那座三层灰砖小楼,斑驳的墙皮、外露的股股黑色电线,写满了时间匆匆而过的痕迹。但看到满脸灿烂笑容的钱思进教授,背着大大的黑色书包,小心地推着“小黄车”挤出楼门,与我们一一道别,我们无比钦佩,更心怀无限欣喜。

这位“两弹一星”元勋满门才俊,他是如何教育子女的?

这位“两弹一星”元勋满门才俊,他是如何教育子女的?

“特楼”会老,但钱三强夫妇“求真务实、做什么就好好去做”的宝贵精神和价值理念,却借着“家风”,一代一代赓续传承,历久弥新。

“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也是一个社会的价值缩影”。或许,这就是钱家满门才俊的“秘诀”,更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

主要参考材料:

1.《魂牵心系原子梦:钱三强传》葛能全,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年;

2.《两弹一星——共和国丰碑》总装备部政治部编,九洲图书出版社,2000年;

3.《59年前的今天“东方巨响”震惊世界!那一天他51岁生日》, 新华每日电讯,2023年10月16日;

4.《心怀“国之大者”,勇攀科技高峰——学术界隆重纪念钱三强诞辰一百一十周年》,《中国科学报》,2023年10月17日;

5.《中国原子能事业奠基人钱三强——严谨治学,敢于质疑》,《人民日报》,2020年11月24日。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