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与青铜时代中国①丨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馆长许杰 三星堆青铜技术本源在中原

2023-11-06 15:33:21 - 四川在线

编者按:

三星堆,自上世纪80年代至今相继发现8座祭祀坑以来,一醒惊天下、再醒惊天下。这里出土的惊美文物不仅震撼了海内外普通公众,也让学术界为之着迷,持续进行着各种学术问题的钻研。在日前举办的“三星堆与青铜时代中国”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来自国内外的十多位专家学者针对三星堆文明为何兴起、三星堆青铜器的技术来源、三星堆人的信仰与族群关系等进行了研讨,为揭开三星堆的诸多秘密提供了宝贵线索。

即日起,川观新闻将陆续推出专家研究成果,以飨读者。

四川在线记者吴晓铃

2021年3月起,三星堆祭祀区新一轮考古发掘成果以大量新出土的青铜器、金器、玉器等精美文物,让三星堆“再醒惊天下”。三星堆先民为何铸造了大量造型独特超越想象的青铜器?他们的青铜铸造技术处于什么水平?技术又来自何方?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馆长许杰近年持续关注三星堆的新发现和新成果,他表示,三星堆青铜器的风格虽然具有独特魅力,但“青铜技术的本源最终在于中原”。

三星堆使用了中原全部铸造技术手段

三星堆出土青铜器中,大立人高大肃穆,神树华美浪漫,各种青铜尊、罍以及青铜人头像等,既展示了三星堆先民独特的艺术创造力和想象力,也体现出和中原文明与长江中下游文明的密切交流。许杰表示,三星堆青铜造像的铸造和中国古代其他地区一样,大多是通过两块或更多的陶制块范铸造而成,这其实是应用了中原的全部铸造技术手段,也就是浑铸法和分铸法。

三星堆与青铜时代中国①丨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馆长许杰 三星堆青铜技术本源在中原

他指出,三星堆青铜造像有很多地方可以看到这两种技术的痕迹,“比如三星堆2号坑出土的第115号平顶金箔人头像,就属于一次浇铸的结果;而8号坑出土的立人神兽,可以明显看到神兽和头上的小立人属于分别铸造。”这种分铸的偏好,在三星堆青铜大立人和青铜神树上表现最为明显。“三星堆的铸工将至少8个单独的部件连接在一起,最终成功地制作了一尊将近3米高的大型铜立人像;而立人像的每一单元都相对简单地浑铸制成。将近4米高的青铜神树,则由更多部件组合在一起。在目前只有部分复原的情况下,仍然可以看出它至少由一百个单独部件组成,各部件之间连接绝大多数为铸焊。”

三星堆的这种铸造风格,许杰总结为“简单铸型、分铸偏好”,通过化整为零的方式,把铸造难度化解掉,与中原青铜器铸造的“浑铸偏好”形成强烈反差。据他介绍,以浑铸手段铸造复杂容器的技术习惯和理念,是中原铸工们自二里岗时期(距今约公元前1600~1300年)以来,在铸造日益复杂器物的过程中摸索而成,这种技术满足了器表纹饰日益丰富、复杂的要求。而分铸虽然可以有效降低技术难度,但不得不产生铜液叠压的缺陷,从而影响纹饰的美观。所以,铸工们努力以浑铸或者减少分铸次数来制作器物,以把铜液叠压的数量降到最低。

铸焊缺陷不掩视觉冲击力

在许杰看来,三星堆青铜器的简单铸型,并不影响三星堆青铜器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而这背后体现了三星堆铸工敏锐的视觉心理掌控能力。“三星堆造像要么体量高大、威严,因此能够远距离打动观者;要么造型极其复杂,令人目不暇接。这样就让公众对铸焊造成的表面缺陷视而不见,相反,中原青铜容器上细致的表面装饰需要近距离观察,因此更需精雕细琢,以免分铸造成的铜液叠压影响纹饰美观。”他在研究三星堆青铜神树时,发现树座和树干之间的铸焊连接其实并不整齐,类似的不整齐连接也出现在了其他器物上。不过,他表示三星堆这种用简单铸型制造出部件以后将它们连接起来的手法,比设计复杂的铸型要求更低,也省时省力,自有其使用的道理。

三星堆与青铜时代中国①丨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馆长许杰 三星堆青铜技术本源在中原

三星堆为何会放弃中原地区的浑铸偏好,选择了简单铸型再分铸的技术手法?许杰认为这可能和三星堆相对有限的金属供应有关。

据统计,三星堆一、二号坑里成百上千件的青铜器总重量在一吨左右,分铸和连接的方法可以较为容易地铸造薄壁的器物以节约铜料。

许杰还注意到,三星堆一、二号坑虽然都埋藏了青铜人头像,但从一号坑到二号坑呈现出一个趋势,那就是更加侧重于简单铸型、侧重于铸造同一种类的器物——一号坑的人头像仅13个,但头部特征就分了4种类型;而二号坑青铜人头像多达44个,却仅能粗略分为两大类。“这种趋于标准化的设计,有助于用同量的金属制作出数量更多的器物。”此外,他还注意到,二号坑出土人的青铜人头像重量没有一件超过一号坑中最重的人头像。“一号坑中最重的头像,重达7.66公斤,是大部分二号坑出土头像重量的两倍以上。由此可见,在铸造二号坑青铜人头像时,三星堆铸铜作坊业已较为熟练地掌控了青铜造像铸造的技术,设计更统一、更轻薄,因此也更经济,同量的金属原料可以制作出数量更多的造像。”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