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形态控制下的文化局限:台湾当局言论自由的矛盾

2024-11-06 10:08:41 - 媒体滚动

转自:华夏经纬网

意识形态控制下的文化局限:台湾当局言论自由的矛盾

作者蔡鎤铭台湾淡江大学财务金融学系兼任教授

引言

11月1日,刘德华在台北演唱会上演唱经典歌曲《中国人》引发的风波,不仅仅是对其歌曲选择的争议,更暴露了台湾当局在意识形态控制下的文化局限和言论管理问题。当局及绿营部分人士对此过度敏感的反应,让人不禁重新审视台湾是否真的如其所宣称的那样,具有言论自由和文化包容。

刘德华演唱《中国人》引发政治化争议

刘德华在台北小巨蛋的演唱会上演唱《中国人》本是依循多年来的固定曲目,旨在表达对大中华文化的认同。然而,民进党民代王定宇率先针对这一选曲提出批评,认为刘德华“动机不纯”,并带有“媚共”意图。王定宇的言论迅速点燃了绿营内部及舆论的讨论,随后民进党政策会执行长王义川等人也加入抨击,进一步推动事件的政治化。

王定宇的批评成为此事件的导火索,使原本单纯的音乐表演蒙上政治色彩,引发大量网友及艺文人士的不满。许多台湾民众认为,指责刘德华的言论不仅无根据,还显得过度敏感和狭隘,显示出台湾当局与部分政界人士在意识形态上的偏执。

台湾当局的“止火”反应:表面缓解背后的矛盾

针对王定宇等人的批评引发的争议,台湾行政机构的发言人邱垂正出面澄清,表示刘德华的演唱并未违反台湾法律,暗示外界应当“适可而止”,不要过度解读。然而,邱垂正的“止火”言论看似在试图平息事件,但实际上也暴露了台湾当局对于舆论的控制姿态,并揭露了其对意识形态的敏感度。他的表态被部分舆论视为变相的舆论管理方式,让人质疑台湾是否真正实现了宪法中的言论自由。

台湾当局的双重标准在此事件中表露无遗。邱垂正虽然明面上“澄清”,但部分民众认为这只是一种巧妙的言论管理手段,试图将舆论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并隐含着“艺人应避免争议行为”的暗示。这种轻描淡写的“止火”言论背后,显露出当局实际上的言论审查,与其宣扬的言论自由精神背道而驰。

过度敏感的文化态度:台湾当局的“玻璃心”行为

刘德华演唱《中国人》事件中,台湾当局及部分官员的过敏反应显得尤为突出。近年来,台湾当局不断推动“去中国化”政策,对涉及“中国”符号的文化内容格外警惕,甚至将其视为“敌意”的象征。然而,这种过度敏感的态度,不仅损害了台湾的文化多元性,也让人质疑其对文化包容力的限度。事实上,许多台湾歌迷及艺术界人士对文化艺术的价值更为关注,并无意将此事上升到政治层面。

面对此事,部分网民不禁批评台湾当局的文化“玻璃心”行为,认为当局对“中国”符号的过敏反应反映出台湾当局对大中华文化的排斥,忽视了文化的多元性和对共同历史文化的情感需求。这种意识形态驱动下的文化局限,使得大众的日常娱乐生活被强加上了政治滤镜,限制了人们自由享受文化的权利。

绿营的双重标准:文化包容的选择性与矛盾

刘德华演唱《中国人》的风波同时揭露了台湾当局文化政策中的双重标准。相比之下,台湾对来自美国或日本的文化元素显得相当包容,无论是美国的流行音乐还是日本的次文化,常常受到官方支持和鼓励。然而,一旦涉及大陆的文化符号,就会引发台湾当局的高度警惕和限制。这种选择性标准引发不少台湾观众的困惑和不满:当局为何能包容其他国家的文化,却排斥自身所属的大中华文化符号?

以刘德华的歌曲为例,《中国人》在大中华地区深具认同感,成为华人共同文化的象征之一。然而,台湾部分绿营人士却将此解读为“媚共”行为,并批评刘德华“动机不纯”。这种带有偏见的指控不仅限制了艺术的自由表达,也暴露出台湾当局对于两岸文化交流的敌意和抗拒。民众不禁质疑:台湾当局的文化包容是否真正具有公正性?

结语:文化应回归纯粹,拒绝政治干预

刘德华演唱会风波让人再次反思台湾当局在言论自由和文化包容上的双重标准。这场风波显示,若当局能放下意识形态包袱,尊重多元文化,台湾社会将能更好地彰显其文化包容力。台湾当局应避免在艺术作品上强行附加政治含义,让民众能自由地享受文化作品的纯粹价值,真正实现一个尊重言论自由、包容文化多元的社会。

华夏经纬网专稿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