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黄河网评:“不负春光”绘好乡村振兴“春景图”

2024-02-06 15:36:43 - 黄河新闻网

有道是,瑞雪兆丰年。连日来,全国各地农民抢抓农时进行冬耕、冬种、冬管等农业生产,可谓“冬闲农不闲”,田间地头一派忙碌景象。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正式发布,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第12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路线图”,激励广大农业一线工作者要“不负春光、不违农时”,打好乡村振兴漂亮仗。

食为政首,谷为民命。这份文件题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全文共六个部分,包括: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其中,“保障粮食安全”放在首位。

彰显出对粮食安全不能有丝毫松懈的责任和使命。我国是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粮食安全非同小可。仓廪实,天下安,民以食为天。要想牢牢端稳中国饭碗,就必须向科技兴农要粮食,向乡村振兴要效益。文件指出,扎实推进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把粮食增产的重心放到大面积提高单产上,确保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我们要始终紧绷粮食安全这根弦,千方百计抓好粮食生产,突破制约粮食生产的瓶颈,深挖粮食增产潜力,端稳“中国粮”。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一号文件”指出,推出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一号文件”要求学习运用“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千万工程”久久为功,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千千万万农民,取得了显著成效,积累了宝贵经验。可以说,在基层实践中,找到了乡村振兴的“金钥匙”。学用“千万工程”,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调动起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一张蓝图绘到底,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循序渐进、久久为功,注重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注重以产业富民,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阶段性成果,让千千万万美丽乡村从蓝图成为现实。

乡村振兴,关键是人才振兴。乡村振兴是一项民生工程,需要许许多多优秀人才,共同为乡村振兴贡献智慧力量。“一号文件”指出,壮大乡村人才队伍,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支持计划,加大乡村本土人才培养,有序引导城市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下乡服务,全面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强化农业科技人才和农村高技能人才培养使用,完善评价激励机制和保障措施。农业农村现代化,需要现代化农业技术作为支撑。一方面,要让培养更多农林水利类紧缺专业人才,推广科技小院模式,鼓励科研院所、高校专家服务农业农村,解决当前乡村振兴亟需的紧缺型人才。另一方面,要发挥普通高校、职业院校、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等作用,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农民队伍,适应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吸引各类人才到乡村一线发挥聪明才智,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汇聚人才力量。

不负好春光,不误好农时。广袤田野奏响乡村振兴“春之声”。新征程上,让我们乘着一号文件的春风,踔厉奋发、笃行不怠,饭碗一起端,责任一起扛,定能收获更多丰收的喜悦。(李瑞强)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