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传递了什么信号?起草组负责人解读新部署

2024-03-06 16:40:38 - 媒体滚动

转自:中国工业报

当前,在世界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2023年的工作怎么样、怎么看,2024年定下什么新目标?打算怎么干?发展前景如何?……不仅是中国老百姓关心的问题,也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3月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吹风会,《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负责人、国务院研究室主任黄守宏解读了《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传递了什么信号?起草组负责人解读新部署

黄守宏表示,2023年,我国经济发展既有量的增长,也有质的提升,还有无形的积极向好变化。应该说,成绩单的含金量很高;可以说,走得很坚实、很有力量、很见神彩、很显底气。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遵循《政府工作报告》的惯例,既遵从一定的规范,同时也有一些新的特点:第一,上接天线、下接地气;第二,上下贯通、融为一体;第三,实事求是、务实平实。

2023年我国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

2023年,我国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从宏观政策和实际工作角度来看,2023年有三个方面的特点值得总结。

一是突出固本培元。经历三年疫情之后,我国经济总体处于“大病初愈”的恢复阶段,同时又面临多重困难和挑战,所以,经济运行的压力加大。在这种情况下,应对的思路有两方面:一方面,在短期内为了把增速抬起来,实行“大水漫灌”和强刺激政策,这样做肯定短期内能取得较高的增速,但是会留下后遗症。另一方面,采取稳中求进的方式,中医上对大病初愈的病人调理身体、调养、恢复元气,就是这样一种方式。经过权衡比较,我国用了固本培元的办法,统筹稳增长和增后劲,采取了一些措施,既有利于当前,也有利于今后的发展。

二是发挥组合效应。由于2023年面临多重挑战,而且每个挑战背后的性质和特点不同,所以,单一的政策很难“一剑封喉”。我国更加注重政策的组合性、协同性,围绕扩大内需、优化结构、提振信心、防范化解风险等任务,统筹用好财政、货币、就业等各项政策,打出了一套有力有效的政策组合拳,形成了合力。

三是注重精准施策。针对不同的矛盾和问题,采取不同的举措,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比如,2023年,针对不同经营主体的情况和诉求,我国分别推出了支持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发展的政策,这里既有共同的、一致的政策,也有对不同困难、不同诉求的一些针对性措施。

黄守宏表示,在我国取得的成绩单中,也有不好量化或者难以量化,但是每个人都能够感知、可以感受到的成就。比如,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交通出行更加便利、可选择的商品和服务更为丰富等。而且,有很多内在的、深层次的、静悄悄的成效。比如,理念的转变、制度的不断完善、作风的改进、发展方式的加快转变等。看2023年的成绩单可以从多个维度、多个角度,中国有句古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站在不同的角度,对这个成绩单也有不同的感受。

实现5%左右增速目标有条件有支撑

《政府工作报告》将今年的经济增长目标定为5%左右。对此,黄守宏表示,这是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后制定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有条件有支撑。

一是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因没有改变,而且很多方面在显著增强。我国经济发展具有诸多优势,包括超大规模的市场需求优势、产业体系完备的供给优势、高素质劳动者众多的人才优势等。

二是经济发展的积极因素在增多,2023年制约经济发展的一些不利因素在趋于弱化。2023年1-2月为疫情平稳转段努力,2024年疫情的“疤痕”效应在减弱。比如,防范化解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

三是我国采取的一些重大政策措施的政策效应持续显现。政策从实施到见效需要一个周期,如2023年下半年采取的政策效应主要会在2024年显现。

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需要增强宏观政策取向的一致性。黄守宏认为,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都作出了部署。

第一,要解决认识问题。实现2024年目标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各方面都要积极想办法,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谨慎出台收缩性抑制性举措,出台政策一定要把握好时、度、效。

第二,要建立健全有效的统筹机制,发挥好评估、把关、协调的作用。国务院各个部门出台的文件和政策都要机制作出评估后,确定对宏观经济稳定和市场预期稳定不会带来明显的抑制效应才能实施。

第三,各地区各部门制定政策要认真听取和吸纳各方面意见,涉企政策要注重与市场沟通、回应企业关切。出台政策要精准做好宣传解读,避免市场产生误读误判,有力提振发展信心、改善社会预期。

出台政策支持民营企业发展

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党中央、国务院对民营企业、民营经济发展高度重视,2023年出台了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文件。黄守宏介绍,《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举措:

一是落实和完善各项支持政策。近年来,我国围绕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已经出台了不少支持政策,总体落实情况是好的,但有些没有到位,要继续把这些政策落实落细,要围绕企业关切推出一些新举措。比如,针对民营企业反映比较突出的拖欠账款问题,《政府工作报告》要求,要健全防范化解拖欠账款长效机制。针对民营企业反映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提高民营企业贷款占比、扩大发债融资规模等等。

二是围绕企业关切优化营商环境。《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着力解决民营企业在市场准入、要素获取、公平执法、权益保护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这些问题也是民营企业反映较多的。同时,还将在深化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等方面采取措施,坚决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三是支持民营经济创新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很多民营企业敢拼敢闯敢干,在促进增长、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展现了优秀的企业家精神,这是一笔很宝贵的财富。《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支持企业家专注创新发展,踏踏实实把企业办好。一方面,从政府来讲要营造好的环境,为民营企业搭建舞台;另一方面,民营企业家要积极开拓进取、克服困难挑战。

回想改革开放40多年来,民营企业是在应对困难中发展的,现在确实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但是跟40多年前比、跟10年前比、跟5年前比,现在民营企业发展的条件、各方面的因素都还更好。过去,在党和政府支持下,民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如今,民营企业按照党中央的要求,积极开拓进取,一定会创造新的辉煌、新的成就。

要围绕扩大新型消费继续发力

国内需求一直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数据显示,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90%。黄守宏介绍,在2023年疫情防控平稳转段以后,内需加快恢复,但其中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政府工作报告》对此作出三方面部署安排:

第一,促进消费稳定增长。一是从增加收入、优化供给、减少限制性措施等方面综合施策,激发消费潜能,围绕扩大新型消费继续发力。二是提振大宗消费。三是推动服务消费扩容提质。

第二,积极扩大有效投资。一方面,发挥好政府的投资带动效用。从力度上来讲,2024年,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专项债都比2023年有所增加,从投向来看,投资主要投向科技创新、节能减排、民生保障等补短板、增后劲的领域。另一方面,稳定扩大民间投资。2023年,有关部门制定了民间投资促进政策;2024年,要进一步落实和完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一些新的举措。

第三,促进投资和消费有机结合。2024年,更加注重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比如,前不久,中央财经委和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了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这件事既有促进消费的意义,也有促进投资的意义,把二者有机结合在一起,是统筹投资和消费、挖掘内需潜力的一个方面。同时,积极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具有综合效益,从内需角度来讲,它是投资、消费相结合的内需大平台。目前,我国新型城镇化还有很大发展空间、提升空间,会带来很大的消费需求、投资需求。

审核:徐向阳

责编:霍悦

编辑:左宗鑫、崔轶舒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