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张表格 保障着上海最西北这个“稻米之乡”7238人的基本生活

2022-04-06 17:05:33 - 媒体滚动

东方网记者王泳婷、通讯员刘黎明4月6日报道:上海崇明区新村乡,地处上海的最西北,以“稻米之乡”闻名,实际居住人口7238名,老年人居多。在疫情封控期间,他们的物资从何而来?新村乡政府因地制宜,给出了一条解决思路——一方面,鼓励村民利用农村自留地共享菜园、互帮互助;另一方面,每天自下而上统计村民所需物资,打造“2小时配送链”,将物资从乡镇发到农户手中。

两张表格 保障着上海最西北这个“稻米之乡”7238人的基本生活

3月28日起,新村乡政府每天会出具两张工作表格。一张表格是疫情期间各村和企业人员保供物资需求登记表,登记每个村和企业、单位对蔬菜、猪肉、大米、鸡蛋的需求量,以“份”为单位。这些需求通过物资代购微信群统计完成,村委对接村民,乡政府对接村委,自下而上,有序运转。每天八点物资运送到乡政府时,工作人员会将物资分发打包,联系村委前来领取,以村为单位,按份分发。

两张表格 保障着上海最西北这个“稻米之乡”7238人的基本生活

另一张表格,名为“新村乡物资保供应热线每日基本情况一览表”,主要用以统计乡政府每天接到的热线电话,主要包括居民们在配药、紧急送医等方面的需求。接到电话后,乡政府会第一时间派出车辆给老人送医,配送药物,并及时记录回访情况。表格中有一栏是“当日新增工作”,据了解,这是乡政府在常规服务外,每天都有不同的工作重点,比如“聚焦封控期间使用瓶装液化气家庭,确保液化气家庭不能无气生活”、“提供加大补贴力度的蔬菜和肉供应,做好统计工作”。

两张表格 保障着上海最西北这个“稻米之乡”7238人的基本生活

“这里就是新村乡的心脏,特殊时期,乡政府无疑是所有需求和供应的中转站,不仅仅只是对接肉蛋蔬菜大米,还有很多工作,总原则就是不给本乡百姓留遗憾,让工作人员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寻找各类资源,在保基本、关注好重点群体和沉默群体基础上,重点落实本地群众和外来群众的互帮互助工作,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信息通、效率高、效果好。”新村乡党委委员、副乡长潘青松将这种有序的运转归因为自下而上的所有人都拧成一股绳、相互配合相互理解。

两张表格 保障着上海最西北这个“稻米之乡”7238人的基本生活

这种“守望相助”的精神不仅存在于基层工作人员与村民间,还流动在每个村民的行动中。农村不缺自留地,难得的是,疫情当下,这些自留地都是本地村民与租住在此的外来务工人员的“共享菜园”。

两张表格 保障着上海最西北这个“稻米之乡”7238人的基本生活

村民陆平家有一块大约7平方米的小菜地,前段时间的小青菜已经收割完,地上还剩一小拢大蒜、油麦菜,4月6日,附近的村民给他送了6棵莴苣、一袋青菜,作为回馈,他拿出家里的一些大蒜。“我们两个人每天吃不了多少,这么多菜够吃三天了,我们邻居间互帮互助,尽量自给自足”,陆平今天又在翻新的田地里播撒了新的种子,“这里种番茄,给它们罩层保温纸,让他们长起来快些。”

马为凤是一位租住在新乡村的外来务工人员。户主常年不在村里住,本着“地荒着也是荒着,不如好好利用”的想法,从马为凤租住在这里开始,便答应让马为凤自己耕种。“住在这边很开心,大家都热心。这段时间,我们也会互相送菜,邻居上次还送我十几个粽子。”马为凤笑着说。

两张表格 保障着上海最西北这个“稻米之乡”7238人的基本生活

新村乡一张张清晰的表格,对居民需求的详细记录,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收到需求、立马行动、及时反馈、总结思考、再去行动,自此形成良性循环。恰恰是从上到下的每个普通人坚持着“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信念,才让我们相信大家会一起手拉手度过疫情,迎来真正的春暖花开。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