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会议纪要——话农点睛第4期】玉米后市展望​——谨慎乐观:玉米产需缺口逻辑不变,现货价格仍有向上空间

2022-05-06 13:55:56 - 东证衍生品研究院

【话农点睛】第4期玉米后市展望

——谨慎乐观:玉米产需缺口逻辑不变,现货价格仍有向上空间

一、行情回顾

我国玉米市场大逻辑:产需缺口(指当年玉米产量跟全年总需求之间缺口)的存在,可通过增加替代品供应,以及通过调节玉米价格涨跌,来使得市场达到相对平衡状态。

(一)产量:产需缺口产生与紧平衡阶段

经过15、16年“镰刀湾”供给侧改革,玉米的面积、产量连续5年下降。从09年到15、16年,经过连续5年左右去库存——国储玉米抛储之后,国内玉米市场由供过于求转向供不应求。我们认为从21、22年开始国储基本没有余粮,玉米可能会向着一个更高的市场化程度迈进。21、22年产需缺口主要通过国产替代品(小麦、高粱、大麦、稻谷)与进口替代品进行补充,整个市场还是处于一个比较偏紧平衡的状态。

从产量来看, 21/22年全国玉米的总产量同比增加大概1,600万吨,东北产量增加占比最大,其次是西北地区,华北去年10月份收获期的雨涝灾害下减产比较严重,其他地方面积稳定,单产恢复性增加,带来21/22年度的全年总产量增加。

因此,缺口是大逻辑,增产是事实,导致去年新玉米上市阶段,价格出现反季节上涨。

(二)替代:俄乌冲突爆发

新作增产之后市场比较看空后市,渠道库存整体偏低,21年收获期10-11月华北、东北极端天气,叠加煤炭上涨、小麦上涨,导致春节前、后,东北有一波比较集中的售粮,供应有集中增加的预期。现货回调,同样也是下游贸易商和用粮企业以低价进行全年玉米采购的好时机,然而在全市场等待这一波卖粮时机的时候,俄乌冲突意外爆发。

俄乌冲突对国内市场的价格有两点影响。第一乌克兰玉米进口受到很大影响,供应吃紧,第二国内替代品储备不足。

1、进口替代下降

俄乌冲突:俄乌是全球谷物主要的生产国和出口国,合计占全球的小麦、大麦、玉米出口比29%、30%、19%,对全球谷物市场影响非常大,且目前还看不到冲突有结束的迹象。乌克兰很大一部分田地受战争影响,所以乌克兰新作产量下降基本确定。

俄乌冲突对国内的影响:国内产地看到全球谷物的紧张状态后开始提价,整个产区的收购量在春节前后增加的比较多,也就是大家趁着这段时间集中上市,然后大量的去收购玉米。

价格没有向下走的原因,一个是渠道库存很低,关键点还是收购力量大于供应压力;另一个就是俄乌冲突之后整个市场预期发生变化,首先是国内依靠进口谷物来大量补充国内产区缺口的预期在逐步消退,乌克兰玉米占中国整个玉米进口量的大概40%-50%,是一个主要的进口国。此外,小麦的FOB现货价格,在2月份之后有一个比较大幅度的跳涨,而且这个价格之后很难再跌回到原来的价格了,相比之下内贸玉米性价比明显很高。

今年一季度国内主流的谷物进口量同比增加3%左右,但是放到全年来看,今年的整个进口预期都会比去年要降低很多,玉米的进口预期2022年在2,100万吨左右,比去年减了大概700万吨,高粱减少850万吨左右,大麦也是比去年同期要减少1,000万吨左右。

因此,市场上预期通过进口谷物大量补充国内缺口这一点基本上可以放弃了,当前目光转向国内谷物的替代。

2、国内谷物替代有限

国内谷物替代(小麦、稻谷):国内谷物投放同比降,对玉米冲击减少。小麦单周投放量在萎缩,然而并没有很利空。从小麦这边来看, 20/21年小麦拍卖量累计成交2,800多万吨,今年同期只有700多,整个供应的压力是不能跟去年同期比的。另外一个就是稻谷拍卖,5月10号稻谷拍卖可能会重新回归,但是投放量也比之前是减半了,年份比较久的稻谷交易底价会下调的比较多。减量是一个比较积极的信号,可以参考一下小麦的单周投放量,20/21年每周400万吨,之后是100万吨,然后22年1月重启后降低至50万吨,从供应量上对玉米的冲击都是在减少的。而且另外一方面可能国家整个储备的余粮也不多了,我们了解到小麦这边的余粮大概是在3,500万吨左右,稻谷在8,000万吨左右,也就是说,国家手里边的底牌在不断的减少。

(三)需求:弱预期

玉米市场大家都觉得它是一个强的预期,弱的现实,强预期指的是一个供应方面的预期,认为未来远月的供应是会比较紧张,但是弱的是对于下游需求的预期。

1、养殖相关

养殖亏损下的弱预期: 2021年下游经历了一个比较大的考验,主要来自于生猪养殖利润方面。去年一年,养殖行业经历了过山车一般的暴赚暴亏的过程,年初生猪养殖利润还能达到平均1,000元/头,到了5月份之后,养殖利润快速恶化,也是一致性预期极端的反噬。然后21年6月份开始的深度亏损则是因为市场一致性认为后市出栏将有快速下降,这也导致整个行业在不停的压栏,加速利润恶化。蛋鸡的话是20年就已经开始进入到亏损,然后白羽肉鸡的话是21年才开始进入到亏损,比猪价先回归。

饲料需求:整个预期很差的原因是下游养殖利润的恶化,但是现实应当优于预期。在高存栏背景下,养殖对于玉米的需求并没有预期中的那么差,可以看到饲料工业协会饲料总产量的数据,今年一季度产量同比还是出现了一个净增长的。猪料从1月份开始结束了连续20个月的同比增长,2月份出现一个比较大的增长,可能跟春节期间的备货有关。

2、深加工

开机率低:另外一个就是深加工的需求,也是一个很弱的预期,是基于利润和产量情况做出的判断。从往年的消费季节性来看,春节后本来就是一个淀粉需求相对淡的季节,属于常规淡季,所以一般来说深加工企业也会选择这个时间段来进行部分的停机检修。可以看到往年春节之后,开机回升之后也会有一个小幅的下降,但今年的情况就比较特殊,今年还是因为疫情的原因,导致今年的淡季比往年的淡季更加清淡。进入到3月份之后,因为国内的疫情多点散发,还有防控政策影响物流的运输,所以部分地区因为物流原因,导致整个产品的库存前置到工厂端,生产被迫停了,开机率也可以看到下降的非常多,基本上就没有出现过这么大幅度的一个下降。所以就整个行业的话应该算是供需双弱,然后季节性的一个高点的话也提前到来了,所以深加工的需求并不是很好。

深加工利润同比好转:但实际上我还是认为需求也并没有那么的差。从两个方面说,一个是利润的情况,就是玉米深加工的产品并不仅仅是淀粉,还有玉米胚芽粕、玉米油,玉米胚芽粕里边粗蛋白的含量,大概是18%~20%左右,DDGS里的蛋白含量也比较高,大概在26%以上。这两个在饲料用途中可以替代部分豆粕。我们都知道今年豆粕价格较年初大幅上涨,也带动蛋白价格的上涨,所以从这个角度,带动了玉米副产品价格的上涨。此外,玉米油也是深加工链条中的产品。油脂的上涨,利好玉米油,所以可以看到淀粉深加工的利润其实并没有特别的差,年初2月份之后一直在涨,就是受到其他的副产品影响,加工利润比去年同期要好。

补库需求挺价:但是原料的库存比去年同期还要低,还是来源于之前开机率下降的影响。后边的话因为利润比去年同期要好,深加工企业存在补库需求,对玉米消费产生支撑。

(四)小结:强预期&“弱现实”

今年可能是一个宏观稍微不那么强的一年,地缘政治冲突比较多,导致了全球对于粮食安全的担忧,所以整个背景下玉米市场的供应应该出现一个很强的缺口预期。下游这边因为利润比较差,上游的高成本没有很好的向下游终端传导,导致现货看起来需求非常的弱。但是我们还是认为现货会逐步的回归现实,后面还是会有一个很强的上涨动力。

二、市场关注点

(一)关注点1:新作种植情况

从4月份下旬东北地区的玉米就已经开始种了,各地的春播也都逐步在进行,现在从东北这边的农区气温,还有降水、水热条件看的话,其实还算是比较有利于作物的播种、出苗和生长。

5月份这一周黑龙江那边可能稍微有一些耽误,但是目前为止整体今年的情况还是比较利于新作种植的。

物流短期影响:从农业农村部的农情调度情况看,截止到4月24日,整个播种面积都已经完成,比去年同期要快。但是可以看一下物流的情况,因为今年黑龙江和吉林(尤其是吉林),和辽宁港口的疫情影响较大,整车物流其实是没有恢复的。我们今年的产量是不容有失的,在这种情况下,物流这边的恢复情况并没有官方公布的那么好,可能后边对整个新作种植的情况需要打一个问号。

新作成本上涨:玉米种植成本中,人工跟地租占了比较大的部分,超50%。化肥跟农药比例应该也有20%-30%。根据第三方的数据显示,吉林这边的一个农户的地租成本平均上涨了20%,化肥成本上涨了34%,种子成本上涨大概9.8%。我们3月份的时候去了产地,经过测算,成本比去年同期要高200-300元,去年的成本大概是2,400-2,450元左右,也就是今年的集港成本要拉到2,650元左右。

新作面积扩增有限:关于种植面积,今年一号文件倡导稳玉米,扩大豆扩油料,但是我们也都知道东北的地就那么多,如果不是开新地的话,可能整个耕地的面积还是有限的,所以如果什么都要扩的话,玉米这边其实还是比较难维持扩产预期。首先大豆的补贴比玉米的高,而且本身大豆对于化肥的依赖程度小于玉米,化肥的价格上涨幅度也是比较大,玉米对于肥料的需求是比大豆要多,也有可能因为这个原因导致玉米的面积增幅比较有限,所以我们认为今年的种植面积可能是持平略增或者不增持平。

(二)关注点2:今年新作小麦到底能增加多少供应

目前来看,因为玉米价格的高企,导致市场上对于今年新作的小麦有一个比较大的预期,山东玉米价格处于全国的洼地,我认为也有一个原因是因为当地的贸易商开始在腾库去收小麦了,这个因素短期对于玉米供应也会造成一定冲击。目前来看,就是小麦产量可能是会维持比较好的预期,但是因为5月份到6月份的降雨情况还未知,同时期也是小麦的收割期,如果降雨比较多,就有可能会导致部分小麦变成芽麦,然后冲击玉米的饲用需求,可能对玉米有一个比较大的利空。

从往年的情况看,因为小麦上市时间会比玉米要更集中一些,所以小麦上市阶段,价格会有一个比较大幅度的下跌。但是今年由于市场对小麦的积极性太高,有可能新麦上市之后,开秤价会高开高走。目前预期是2,800元,后边有可能越收价格越高,因为收购的人比卖的人要多,可能造成短期价格继续往上。

(三)关注点3:进口何时能够恢复

乌克兰玉米基本上是得不到了,近期国内也恢复了对美玉米的采购,最近三四周都可以看到我国对美玉米有比较大的采购量,目前美玉米进口成本基本上6、7月份船期要到3,250左右,对于国内来说性价比较低。

国内现在还是在不停增加各种各样的进口,来源国也好,品种也好,全部都在增加。一季度的进口量同比增了4%,多出的1%基本上是增加在这些零零星星的谷物上。现在就价格而言,玉米性价比较高,但是因为养殖利润真的是不太好,所以大家就对于各种便宜的物料都比较感兴趣,所以今年的进口可能会体现出来在杂粮之类进口量出现一个比较大幅度的增加。

根据外媒的报道,现在乌克兰这边也是很积极的增加新作供应。产量的话乌克兰这边可能会减少1,500万吨,这样它的出口量相应的也会减少,至少是在1,000万吨这样的一个级别。由于我们去年真的进了太多乌克兰玉米,现在这么一个量的减幅,国内这边可能承受不起,所以这也是中国现在积极采购美国玉米的一个原因。

(四)关注点4:需求还会降多少

养殖方面降幅有限:下游需求里饲料需求占玉米消费量还是超过60%,是决定玉米价格高点很重要的因素,整个出栏均重的话很难再持续下降了,目前已经稳定在117公斤左右,稳定了大概有一两个月的时间,而且目前猪价上涨之后又出现了一些压栏,所以体重这边应该是很难出现大幅度下降。非洲猪瘟现在也进入到了一个常态化的防疫阶段,也很难出现像19年和20年一样的断崖式产能下降,所以说从出栏方面看的话,我们认为整个产能的去化程度不会再像19/20年那样。现在母猪的去化也是在持续进行,但是母猪存栏到了供应平衡线4,100万头左右,并不能使得整个生猪出现产需缺口,所以我们认为养殖这边的话需求会下降,但是降的幅度也没有那么的大。还需要考虑补栏的预期是否还存在。4月份以来仔猪价格明显上涨,市场上在讨论这一波仔猪价格上涨究竟是供应下降造成的,还是需求真的好转造成的,综合各方面因素看,可能需求这边是主要的因素。首先, 4月份这一波仔猪价格对应的是去年6、7月份母猪存栏的去化,但是再往后9、10月的话,这段时间母猪存栏去化又开始放缓了,所以整个仔猪供应的话现在还算是比较充裕的。所以本质还是仔猪需求回暖带来的上涨,补栏的积极性并不是特别的差。肉鸡方面,我们也可以看到肉鸡苗的价格有比较明显的上涨,肉鸡整个产能上半年应该是持续下降的,下半年会逐步平稳。

深加工开机恢复情况:对于深加工行业来说高粮价可以促进粮食种植,也有利于整个深加工行业的发展。他们从产业的角度,并不希望玉米价格下跌。对于淀粉行业来说,其实玉米价格上涨对他们还是比较利好的,所以从4月份到现在,整个行业应该算是逐步走出了之前的困境,玉米淀粉库存使用天数有比较明显的下降,提货的话也基本上恢复到以往的平均水平,后边如果比较顺利的话,开机恢复应该是一个比较大概率的事件。疫情期间的确是减少了一部分的消费,而且这一部分减少的消费的确是难以弥补,但是深加工链条它还是有往下延伸的一个空间,我对于这边的需求并不是特别的悲观。

三、展望

可能性1:粮食谷物出现恶性通胀,若国家有收储或小麦产量不及预期,价格可能会持续走高,在7月见到一个比较高的位置,8月份稍微回落,9月份还是维持一个比较高的位置,港口价格基本上能达到2,900以上,这是一个比较好的预期。

可能性2:今年小麦收获期降雨比较多,出现比较大的芽麦产量,可能会对玉米饲用需求产生一些冲击,就导致整个5、6月份之后价格出现比较大幅度的回调,7月份之后的话也还是因为替代品的补充不足以弥补缺口,价格还是能再涨回去。

可能性3: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比较悲观一些的预期。整个宏观形势恶化的比较快,出现金融危机,导致需求出现暴跌。另外,还有政策上的干预,包括国家增加储备粮拍卖,但是我们也知道小麦跟稻谷这边的量所剩不多,所以整个政策干预的手段有,但是干预力度可能会相对小一些,从国家的角度,它也并不希望看到粮价出现比较大幅度的下跌,所以我认为这个政策干预可能幅度不会很大。但如果生猪产能的去化速度远超预期,那么就会出现这样一个需求的恶化,玉米的价格在9月份会出现一个断崖式的下降。但是从目前的猪价来看,似乎也不太支持去化速度超预期加快。

【电话会议纪要——话农点睛第4期】玉米后市展望​——谨慎乐观:玉米产需缺口逻辑不变,现货价格仍有向上空间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