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不足,百病生!教你几个简单的调理方法

2023-05-06 16:51:12 - 市场资讯

转自:震元堂

中医看一个人健康与否,从一个人的气血十分充足入手。黄帝内经《素问·调经论》记载:“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

气是人体的动力,血是这个动力的源泉。如果我们将气比做汽车的动力,那么,血就是汽油。气和血一阴一阳,气无形而动,属阳,血有形而静,属阴;气有温煦推动的作用,血有营养滋润的作用;血的生成离不开气,气也不能离开血而独存。。

气指使人体器官发挥机能的动力,在生理上具有保持活力、温暖人体、防御外邪等功能。

“气”就像是人体的“汽油”,推动五脏六腑的运行,使体表保持正常温度,防御各种病毒入侵。

气血不足,百病生!教你几个简单的调理方法

中医所说的“血”则有两层含义:

一指西医讲的流动在脉管中的“血液”,具有营养和滋润全身的生理功能。

二指与“气”同在的运行载体,中医有句话叫“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推动血的运行,血濡养气的充盛。

“气血失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气血充盈,百病不生”。一旦气血不足,势必会对五脏六腑功能产生影响,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一:因耗气伤血过多,如月经过多,劳倦内伤、外感热病、慢性消耗性疾病等。

气血不足,百病生!教你几个简单的调理方法

二:是气血生化不足,脾胃为后天之本,是气血生化之源,当脾胃虚弱,功能失调,则气血化生乏源。

气血不足,百病生!教你几个简单的调理方法

三:肝肾不足,肝藏血,肾藏精,精血同源,肝肾亏虚也会导致阴血亏虚。

气血不足,百病生!教你几个简单的调理方法

气的功能有推动、温煦、固摄、防御等,血的功能是营养和滋润。

气虚为脏腑之气不足,脏腑功能减弱,抗病能力差,具体表现如下:

推动功能不足:出现不爱动、喜欢发呆、比较懒、稍溦一动就感觉沒力气,没有食欲等;

温煦功能不足:出现怕冷、手凉脚凉、经常感觉周围溫度低、喜欢多穿衣服;

固摄功能不足:容易出汗,稍一动就会出汗,旣所谓的自汗,还可能出现小便频、大便频;

防御功能不足:容易感冒,免疫力低。

血亏可理解为血液亏损,脏腑、经络、形体失养。

皮肤粗糙松弛没有光泽,爪甲无华;

面色发白或萎黄、长黄褐斑、黑眼圈;

健忘、头晕眼花、心慌心悸、失眠多梦等。

气血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中医大体可通过五个步骤来调理,供大家参考。

第1步:调脾胃

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灵枢•决气》中有“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谓之血”之说,认为血液是通过脾胃运化生成的,脾有统摄血液的功能,所以治疗血证必须重视调理脾胃。

饮食调养可多吃南瓜、山药、莲子、扁豆、薏米等健脾益胃的食材。

此外,还可煎服“参芪术茶”:

取党参5克、黄芪5克、白术3克、淮山药3克、升麻3克;取其煎煮液400克,泡花茶5克,冲饮至味淡,有补脾益气、升阳止泻之效。

第2步:养肝血

肝藏血,主疏泄,调气机,有助脾胃运化,因此养肝血是调气血的根本。

中医认为“肝郁则脾虚”,郁闷暴怒的情绪会损伤肝、脾,导致气血耗伤。

此外,“人卧血归肝”,科学研究发现,人在睡眠时,进入肝脏的血流量是站立时的7倍。

肝脏血流量的增加,有利于增强肝细胞功能,提高解毒能力。

因此,切忌生气、熬夜,也不要让身体过度劳累。

中医认为“久视伤血”,坐在电脑前工作时,应当特别注意眼睛的休息和保养,防止耗伤气血。

第3步:食药膳

补气可食“四君子汤”,此方出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有益气健脾之效。

取人参10克、白术9克、茯苓9克、炙甘草6克,与羊肉炖食即可。

补血可用“四物汤”,此方最早出自唐代蔺道人所著的《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是中医养血的经典药方。

取白芍、当归、熟地黄、川芎各9克,放入250毫升水中,煎至150毫升时,空腹热服。

第4步:远寒邪

中医认为,“血得温则行,得寒则凝”,寒邪会让血液瘀滞,经络不畅,气血生化受阻,极易导致关节病变、肠胃不适或诱发咳嗽。

寒冷风大的季节出门,务必戴好帽子、手套、围巾等,在家要忌食寒凉、温水泡脚、勤做按摩。老人气血常不足,要更加注意。

第5步:多运动

运动是调养气血必不可少的环节,有助脾胃将营养物质转化为气血,让人吃得香、睡得好。此外还能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

平时可选择一项自己喜爱的运动,如慢跑、游泳、打球、瑜伽、太极拳等。

震元葚元金方膏:鹿皮胶、蛹虫草温肾壮阳,补髓填精;黄精、玉竹、枸杞滋阴生津,养肝肾阴;芡实、山药健脾益气,补肾固精;薏苡仁、茯苓健脾利湿,清热消脓;整方阴阳并举,精气并蓄,温和有度,有补有泄,涩而不滞,补而不腻。

震元葚元金方膏,五一好礼送不停,赠送椴树雪蜜礼盒一盒。

震元东北黒蜂椴树雪蜜,经过漫长的周期自然结晶,不经过加温、无添加剂,给你一份健康、自然、放心的雪蜜。

气血不足,百病生!教你几个简单的调理方法

参考资料:

[1]中医诊断学

[2]《中华养生保健》2009年04期

[3]中医养生经

文字整理|宣懿晟

编辑|余劭晖

审核|金国炳、蔡国权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