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文章|珠江流域局黄鹤、吴子怡:着力“三水统筹”,实施珠江流域重大水利工程精准监管

2022-06-06 15:04:00 - 媒体滚动

珠江流域多年平均水资源量排名全国第二,仅次于长江流域,覆盖滇、黔、桂、粤、湘、赣、闽、琼等8省(自治区)和港、澳地区,承载全国约15%的GDP。珠江流域长期水质优良,全国地表水考核断面排名前30的城市中,位于珠江片的多达半数以上,为维护我国西南和华南地区重要生态屏障、保障粤港澳大湾区繁荣发展和港澳地区长治久安做出了重要贡献。

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珠江流域建成一大批水利工程,现有大型水库近百座。这些水利工程以丰富的水能资源普惠民生,同时在流域防洪减灾、供水供能等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水利工程特别是大、中型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运营,对流域生态系统结构完整性、生态过程连续性、重要水生生物生境等产生的影响一直备受关注,在局部造成的水生态失衡等问题日益显著。

新时期,我们在关注水环境质量的同时,需统筹考虑水资源与水生态,进行“三水统筹”的协同治理与修复。流域生态环境监管部门需发挥自身优势并结合工作实际,紧盯“双碳”政策落实,推动水利水电等清洁能源在落实“三水统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新理念的要求下实现低碳、安全、高效利用。为此,应从以下3个方面创新监管模式,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高质量发展的“三新一高”理念落实到流域水生态环境规划与日常监管工作当中。

坚持问题导向,助力精准识别水生态环境问题

“十三五”末期,珠江片河流水质总体良好,全面消除了劣Ⅴ类水体,181个国考断面中Ⅰ类—Ⅲ类水质断面占92.8%。珠江片各水系中,珠江流域干支流、韩江流域、海南岛各水系、红河流域等连续5年水质为优。局部的典型水生态退化问题主要与水利工程的建设有关。

水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水利工程的库区水体富营养化方面。如天一水库(万峰湖)、龙滩水库作为跨越滇黔桂三省(自治区)的珠江干流的大型水库,其库区汇集了多地面源污染的输入,富营养化的进程在加快。

对河道连通性方面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现有的水利工程未充分考虑生态流量需求、未合理设置鱼道等。如贵州南盘江天生桥二级电站、海南昌化江大广坝、贵州北盘江响水电站、云南元江等干支流河段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断流现象,其中天生桥及电站坝下甚至出现近20km的断流(减脱水)情况,河道生态功能丧失。

对水生态系统完整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挡水建筑物中断了河流生境的连续性,阻断了鱼类自由迁徙。如大藤峡水利枢纽淹没了珠江干流最大的四大家鱼产卵场,其建设干扰了水生生物多样性,对河流生态造成严重负面影响。

坚持目标导向,做实流域统筹监督管理

生态环境部珠江流域南海海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珠江流域局)发挥对流域健康和水利工程熟悉的特长,有效指导监督流域内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工作,加强对流域内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监督和管理。坚持以改善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坚持“三水统筹”的工作方针,落实监督管理的职能。

排查流域内大、中型水利工程的典型问题并建立台账,按照流域重要水生态空间管控的要求,推动制定大、中型水库水生态环境保护方案。配合相关部门开展水利水电工程生态流量泄放落实情况专项检查。督促地方开展大、中型水利工程水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价,评估其对水生态系统的累积性影响并指导相关对策措施的研究与制定。

坚持结果导向,助力流域生态修复精准施策

在任务落实过程中,珠江流域局将按照《水生态环境问题发现和推动解决工作机制(试行)》,继续实行独立调查工作机制,构建“部里交办—本局调查—问题反馈—地方整改—本局跟踪—报告部里”六步骤闭环管理运转流程,采用“查问题—查原因—查责任”的三要素调查方式,通过解读生态环境部交办任务与梳理日常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分析环境影响,查找问题症结,厘清责任主体,压实主体责任,建立工作台账,动态跟踪监管,指导精准施策、科学治理,同时加强跟踪监测与评估,并将成果及时反馈上报。

珠江流域局将在平衡工程安全性、生态环境健康性、经济承载力、措施可行性等多重因素的过程中,不断探索解决珠江流域大、中型水利工程水生态环境问题的有效措施,系统布局、因地制宜、长效推进,让珠江惠泽人民、永葆活力。

作者单位:生态环境部珠江流域南海海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生态环境监测与科学研究中心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