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艺术展 靠什么照见未来

2024-06-06 03:35:09 - 成都日报

转自:成都日报锦观

数字艺术展靠什么照见未来

数字艺术展 靠什么照见未来

又到一年夏意悠扬的时节,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将于6月8日如约而至。“保护文物传承文明”是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主题,也是时代之课题。随着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深入推进,科技对文化的赋能,正在助力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

在全国巡展的“遇见古蜀:三星堆沉浸式光影艺术展”用数字艺术传播古蜀文化;在成都传媒集团东郊记忆举行的“ARTE全沉浸式美术馆·成都”“三体沉浸式艺术展(成都站)”等成为社交平台的打卡热点。作为中国艺术重镇,数字艺术在成都欣欣向荣。

数字艺术展以较强的交互性、即时性和可变性,为观众带来了多元的艺术感知和审美体验,沉浸式艺术如何在学术和商业中保持平衡,也成为学界讨论的热点。

上海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马琳认为,在虚拟与现实的交互中,沉浸式技术和艺术将发生不断的变化,这对策展人和展览来说,既是挑战,但也赋予了无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空间。“沉浸式艺术的呈现将让观众有机会从更多元的角度认识、体验各式展览主题,这也是激发博物馆、美术馆的关键。”

艺术创作:多领域交叉融合

沉浸式艺术展是数字技术应用于艺术创作领域的重要实践,顺应了艺术与公众、博物馆与公众的结构关系转变,体现了21世纪体验经济的飞速发展。东郊记忆ARTE全沉浸式美术馆内,5000多平方米的展厅,展示了包括天府之国自然文化风光在内的11组数字艺术作品。以“永恒的自然”为主题,令人叹为观止的视觉效果、震撼的声效和优雅的香味相互交织,营造出壮阔的沉浸式体验。“我觉得最震撼的作品就是《海浪》。站在馆内,就像置身在一个玻璃房里,画面会突然暗下去,又突然涌上来一阵阵海浪,那一瞬间从视觉、听觉方面都好像被海浪真的包围了。”26岁的李昭昀和男朋友从湖南衡阳来到成都旅游,第一站就选择了ARTE全沉浸式美术馆,“这是我第一次体验真正的裸眼3D,科技感十足。”

迈步进入《虫洞》展区,黑暗中,数以百计的光栅向观众奔涌而来,随后又迅速变换为不停旋转的条纹圆球,充满力量的节奏让观众置身于虚实之间。“我平时就很喜欢看《明日边缘》《星际穿越》这类科幻电影,《虫洞》这个作品是我觉得最具有科幻感的场景,它让我想象到宇宙、飞船、星球这些元素,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观众小甜一边观展一边感叹道。

“三体沉浸式艺术展”,向《三体》这一经典之作致敬,质子展开、末日之战、黑暗森林、人类文明博物馆等13个名场面,也涵盖了《三体》作品中的精彩瞬间。

在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吕杰锋看来,当前国内数字艺术展呈现出艺术与科技、历史、文化等多领域交叉融合的新趋势,进一步拓展了艺术展的题材。“在这些展览中,我们可以看到多领域的古今碰撞,历史文物、传统技艺、器物、工艺美术、绘画、雕塑、典籍等具象的事物,甚至文化、音乐等抽象的元素,均得以创新性地展现。而且数字技术的运用,进一步丰富了展览创作者的故事叙述方式,增强了展览作品的叙事力和情感表达。”

联结观众:良好的交互体验

早在2012年,一个总是“下雨”的屋子出现在伦敦。“大雨倾盆却不被淋湿”的独特体验引得观者如云。如今,沉浸式艺术展已成为社交媒体上最炙手可热的艺术展览形式之一。

前沿科技逐渐在国内数字艺术展中现身,为参观者带来多重感官体验。良好的交互体验是数字艺术展联结观众的关键纽带。继上海、南京、北京之后,“遇见古蜀:三星堆沉浸式光影艺术展”正在无锡展出。在展览的体感交互环节,当观众摆动身体时,对应的古蜀人形象也随之舞动,仿佛现代人与古蜀人跨越时空的交流。“展览用光影的形式让三星堆文物‘活’起来了,让我们身临其境感受古蜀文化的独特魅力。”观众吴先生说。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GTN“千年调·宋代山水花鸟”数字特展联合了海内外24家博物馆,聚合了156幅馆藏宋代绘画精品,以数字艺术展的形式呈现,推出后一周时间,在海外平台的浏览量就突破了6000万次,制片人兼总导演吴海霞表示,数字特展特别受到海外高校中国绘画和艺术史教师的欢迎,因为他们急需这样的素材和资料作为教学工具,向海外推广中国艺术。

上海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马琳认为,沉浸式体验的营造,不单是新媒体技术的运用,通过展品和还原艺术家的生活及创作场景也是一种方式。如芝加哥艺术博物馆“梵高的卧室”展览很好地诠释了展览叙事与沉浸式体验的关系。博物馆找到了与梵高三个版本的《在阿尔的卧室》画中最接近的光线、布局和面积,也找到了配色、造型相似度最高的家居。观众只要花10美元就可以住进去体验一晚“梵高式的孤独”。这或许是人们理解梵高最好的方式。“这种展览方式对于观众理解艺术家的生活环境和内心情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也是一种很好的公共教育方式,观众可以通过与作品的互动来更深刻地理解作品。”

吕杰锋认为,当前,国内数字艺术展在用户体验上展现出多方面的优势,还有很大的发展和提升空间。“首先是观众分化和数字鸿沟的问题。不同年龄层、地域、文化背景的观众可能对展出作品的文化主题以及数字技术的了解和接受程度存在差异,如何平衡易用程度和交互体验将是未来数字艺术展需要考虑的问题。其次是技术与艺术平衡的问题。过分融合技术可能会导致艺术和文化本身被观众忽略,使艺术本身的价值和意义被掩盖。”

什么样的数字艺术

才是有价值的

与此同时,当下数字艺术创作显现出的鱼龙混杂也是不可回避的。本该“卷”起勃勃生机的领域,在不少时候却偏偏陷入某些“套路”,甚至只剩某些空泛的概念或噱头。这不禁促成业内思考,什么样的数字艺术才是真正有价值的,才是能够照见未来的。

科技始终推动着艺术的发展,搬来LED屏或是装上机械臂,只是浅层次的数字艺术。数字技术更应当以自身的媒介特性塑造新的艺术形式,更深地介入人类认知、生产方式变革、未来教育、设计创新、可持续发展等领域展开多元对话和思考,探讨艺术与科学如何在人工智能时代深度融合、创新协同。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生谢廷玉认为,事实上,好的“沉浸式艺术”既体现在艺术层面,也体现在社会心理层面,这已经在一些优秀的展览中得到了实现。就艺术层面而言,如若布置得当,那么“沉浸式展览”所用的装置就能为观者的感知提供引导性的“语境”。就社会心理层面而言,“沉浸式艺术”鼓励人们与周遭世界建立“共在”的关系,这有助于打破现代社会中常见的“主客二分”心态。

尽管时代不同,世人对于美的追求没有改变,美的展现形式也会随之而发展。艺术并不小众,因为美,永远属于大众。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