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莉:“科技战袍”的“化茧成蝶”之路

2024-06-06 04:47:12 - 媒体滚动

转自:中国妇女报

刘莉:“科技战袍”的“化茧成蝶”之路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田梦迪

    5月30日是第八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北京市科协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组织开展了“科技工作者之歌”主题活动。活动现场,北京服装学院服装科技研究院教授、北京“最美科技工作者”刘莉以专业的科技视角讲述了一件高性能竞技体育比赛服“化茧成蝶”的故事。

    服装减阻或能决定一块奖牌的归属

    在现代竞技体育赛事中,比赛服成了提升成绩的重要手段,有时甚至是制胜关键。冬季项目普遍速度快,有些可达到140~150km/小时,远远超出驾车的速度,有的项目以百分秒计时、有的以千分秒计时,因此0.01秒就可以决定一块奖牌的归属。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上,我国短道速滑队穿着“龙服”一亮相,就引起了热议,他们在2000米接力赛项目中以0.016秒优势获胜,赢得冬奥会首枚金牌。

    “这0.01秒也许就来自服装装备的空气阻力。”刘莉介绍,她带领团队经过3年多、上千个日夜,终于啃下了速度类比赛服有效降低阻力这块硬骨头。

    要在降低阻力上取得突破,不是一个学科能解决的。为此,刘莉联合了纺织科学、材料学、空气动力学、体育科学等多个领域的专家团队,共同开展科研攻关。

    “比赛服减阻,合体是最起码的要求。”刘莉和团队走遍全国10个国家运动基地,完成22支运动队400余名运动员的体型测量。“测量过程是一项浩大的工程,我和伙伴们带着沉重的设备翻山越岭、爬冰卧雪,亲身体验了中国冰雪的发展。”他们还将部分高水平运动员的姿态模型制成1∶1的实体模型,用于风洞测试。

    为了实现服装减阻,刘莉和团队成员研发了几十种减阻面料,用于不同的运动项目;又在风洞中吹了150种面料、110件比赛服来寻找最佳设计,实现了多个项目服装阻力下降超10%的效果。

    “为速滑运动员高亭宇制作比赛服时,从模型扫描、面料制造,到56种服装结构测试,又到7版成衣制作,我们历时两年多,真像是一个‘化茧成蝶’的过程。这件比赛服曾协助速滑运动员高亭宇在‘中国杯’上取得33秒83的个人最好成绩,打破了国内纪录。”回望团队携手进行冬奥服装设计的日子,刘莉直言,最令她感到自豪的“作品”诞生于那段岁月。

    一针一线感受“中国智造”魅力

    运动员在赛场上争金夺银,在他们背后,一群科技工作者在实验室中默默耕耘,为每块来之不易的奖牌注入了科技的力量。

    冬奥会时,刘莉和工艺师在延庆赛区为钢架雪车队队员服务。“这个项目需要运动员趴在雪车上,他们的身体迎风面积小,关键要素是把帽型设计成流线型,要考虑到女孩的发型高低等细节。”刘莉表示,注重这些微小的调整,再和其他科技元素融合在一起,造就了钢架队的“跨越式”发展,实现从“0”到取得奖牌的大进步。

    比赛服除了要考虑运动项目的特点,还要兼顾运动员的自身要求和偏好。刘莉举例说,一部分高水平速滑运动员喜欢紧身的效果,又要服装满足技术动作要求,使得身体能够像“豹子”一样被推出去,这也需要团队进行系统化研发。

    刘莉带领团队长期致力于研发“科技战袍”,一针一线凝聚“中国智造”,用服装向世界展现中国文化、中国智慧。冬奥会期间,一位运动员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美国和日本的选手都夸我的裙子好看”,那一刻,刘莉感受到了科技的力量,也体会到了设计的价值。

    “竞技体育比赛服设计不是简单的布料拼接组合,而是经过精心设计和科学测试的产物,是上百位不同学科背景研发者协同配合、共同努力的结果。”回想起那段紧张而充实的日子,刘莉至今仍然感慨万千,“北京冬奥会比赛服的设计不仅仅是一段关于设计的旅程、一次科学探索的实践,它更是一个多学科、多团队协同配合的系统工程。这次工作经历也让我更深刻地体会到科技工作者的精神——齐心协力、攻克难关。”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