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一季度我国化妆品外贸形势分析

2024-06-06 09:30:00 - 媒体滚动

2024年4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0327亿元,同比增长4.7%。其中,限额以上单位化妆品类消费品零售额1086亿元,同比增长3.4%,不仅低于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速,也较2023年全年5.1%的增速进一步下降,与2021年化妆品类同期41.4%的增幅相比,更是落差明显。不难看出,国内化妆品市场增速放缓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我国化妆品市场已经进入了稳中求进的新阶段。

在进出口方面,根据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统计数据,2024年一季度,我国化妆品类商品贸易进出口总额为55.4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2.9%。其中,进口额为40.3亿美元,同比下跌19.9%,较去年同期5.6%的降幅进一步加剧,同样反映了国内化妆品市场增长放缓的大趋势。而出口端,今年一季度化妆品出口总额为15.1亿美元,同比增长13.6%,我国化妆品进出口贸易逆差持续收窄,较去年同期减少31.8%,反映出我国化妆品企业在国内市场增长乏力的大环境下,寻求国际化发展的整体策略和出海寻求新市场信心坚定。

进口额同比下降近两成

美容护肤品依然是“主角”

随着近年来国产化妆品品牌的崛起,我国化妆品进口总额增速自2018年67%的高点之后持续放缓,2022年以来,更是进入了负增长状态,2022年和2023年分别下降了10.6%和19.4%。在国内化妆品市场规模增长进一步放缓的大背景下,今年一季度,进口额同比下跌19.9%。

主要进口来源地

今年一季度,我国化妆品进口来源地仍主要集中于欧美和日韩地区,排名前五位的分别是法国、日本、韩国、美国和英国,与2023年一致,五国共占进口总额的81.6%。近10年来,以上五个国家一直占据着我国化妆品进口额前五的位置,仅在具体位次上有变化。今年一季度,法国再次成为我国第一大化妆品进口来源地,但对中出口同比下降23.2%,较2022年、2023年全年0.9%和11.2%的降幅进一步加大。而排名第二的日本降幅则更为明显,高达34.7%,连续第三年下降。韩国、美国和英国自2020年以来一直分列我国第三、四、五大进口市场的位置,但对中出口同样表现出持续萎缩的态势,今年一季度分别下降了2.2%、13.1%和7.9%。排名第六到第十位的分别是意大利、西班牙、比利时、德国和波兰,共占进口总额的10.7%。值得注意的是,波兰首次进入我国前十大进口来源地,同时也是十个国家中今年一季度唯一实现对中出口正增长的国家,同比增长9.4%,完全逆转了2023年对中出口下跌40.9%的颓势。

2024年一季度我国化妆品外贸形势分析

从占比来看,尽管我国从法国进口化妆品自2022年以来持续减少,但其在中国化妆品进口总额中的占比却稳步提升,今年一季度达到了28%。与之相反,日本的占比随着其对中出口的缩减同步走低,2022年占比为25.4%,而今年一季度仅有20.1%。韩国近年来对中出口显著萎缩,其在中国化妆品进口总额中的占比从2019年的21.4%持续下跌至2023年的13.2%,而今年一季度占比为13.5%,暂时止住了继续萎缩的势头。

从进口情况不难看出,随着中国化妆品市场增速的放缓,中国化妆品进口规模也随之下降。同时,近年来国内化妆品企业的崛起使更多优质且更具性价比的国产化妆品进入了消费者的视野,抢占了进口化妆品市场份额。如今,中国化妆品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在国产化妆品与进口化妆品之间的竞争中,国产品牌厚积薄发,展现出了良好的韧性和张力。

主要进口产品类别

从进口产品类别来看,与以往一致,今年一季度进口最多的化妆品类别是美容护肤品,进口额为32.9亿美元,占进口总额的81.5%,但同比减少20.8%。身体护理类产品是我国第二大化妆品进口类别,进口额2.9亿美元,同比减少18.7%。头发护理和口腔护理产品的进口额分别为1.7亿美元和0.4亿美元,降幅均在20%以上。香水类产品进口降幅最小,进口额为2.4亿美元,同比减少5%。

在细分领域中,只有三类产品的进口实现了正增长,分别是唇用化妆品、其他口腔及牙齿清洁剂和盥洗用品。

出口额增长13.6%

出口市场相对分散

今年一季度,我国化妆品出口“不负众望”,保持了继续增长的态势,出口额达15.1亿美元,同比增长13.6%,主要出口目的地都实现了正增长,显示出国产化妆品的国际竞争力逐步提高。

主要出口市场

与进口不同,我国化妆品出口市场相对分散。今年一季度,出口前五大市场分别是美国、中国香港地区、英国、日本和韩国,共占出口总额的47.8%。其中,对美出口同比增长9.8%,较2023年全年7.9%的增速进一步提高。英国、日本自2009年以来就一直分别是我国第三、第四大出口市场,今年一季度我国对英、日出口额分别达0.83亿美元和0.49亿美元。其中,对英出口表现亮眼,一季度实现了28.3%的增长,在2023年全年24.7%的增速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对日出口形势同样喜人,逆转了2023年下降4.4%的态势,实现了4.4%的正增长。韩国市场去年是我国化妆品出口的一匹“黑马”,以惊人的108.5%的增长从2022年排名第15位迅速跻身至2023年的第6位;今年开局,凭借61.3%的增长超越了去年排名第五的印度尼西亚,一季度我国对韩出口额为0.55亿美元,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体现了韩国消费者对中国化妆品的认可。

2024年一季度我国化妆品外贸形势分析

排名第六到第十位的出口市场分别是荷兰、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俄罗斯和泰国,占出口总额的15%。我国对荷兰的化妆品出口自2021年以来一直保持着25%以上的增速,今年一季度增速更是跃升至65.4%,使其成为我国第六大出口市场;而印度尼西亚、俄罗斯和泰国则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跌,出口额均在0.3亿~0.4亿美元之间。值得关注的是,印度尼西亚自2021年以来成为我国化妆品出口高速增长的国家,在2022年、2023年分别取得了97.6%和67.7%的惊人增长,但在今年一季度我国对印尼化妆品出口额同比下跌了22.3%。

从占比来看,与进口相比,我国化妆品出口市场相对分散,前五大出口市场总计占出口总额的47.8%,其中美国和中国香港地区占比远高于其他市场,分别为18.9%和15.8%。第六至第十大出口市场总计占比15%,各市场之间的差距不大。

主要出口产品类别

与进口类似,今年一季度我国化妆品出口金额最大的产品类别是美容护肤品,出口额为8.4亿美元,同比增长15.7%,前五大出口市场为美国、中国香港地区、英国、韩国和荷兰,均实现了正增长。其中,对韩国、荷兰的出口突飞猛进,与去年同期相比几乎翻了1倍。出口额排名第二的产品类别为身体护理品,同比下跌8.8%,出口额为2.4亿美元,前五大出口市场为美国、日本、中国香港地区、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其中除美国市场取得了3.2%的增长外,其余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减。口腔护理品为第三大出口类别,出口额为2.0亿美元,同比增长17.5%,较2023年全年7.9%的增速进一步提升。头发护理品和香水的出口额分别为1.3亿美元和1.0亿美元,其中香水延续了2023年全年迅猛的增长势头,增速高达60.8%。

从细分领域来看,在美容护肤类产品中,我国出口以护肤和彩妆类产品为主,其中彩妆类产品(粉、眼用化妆品、唇用化妆品)出口额达3.4亿美元,占美容护肤类产品出口总额的40.5%。身体护理产品中,盥洗用品出口额最大,达1.4亿美元。在口腔护理品中,牙膏产品出口金额独占50%。头发护理品中出口额最大的是洗发剂(香波),出口额占该类目的33.6%。

主要出口省份

从出口金额看,今年一季度,前五大出口省份分别是广东、浙江、上海、江苏和福建,合计占我国化妆品出口总额的63.9%。

广东是我国化妆品第一大省,今年一季度化妆品出口额达5.3亿美元,同比增长9.5%,占全国化妆品出口总额的26.7%,近三年来持续保持首位。浙江、上海和江苏近三年来稳居我国化妆品出口的第二、三、四位,今年一季度出口额分别为3.7亿美元、1.7亿美元和1.3亿美元。值得注意的是,重庆化妆品出口额增幅巨大,同比增长230.3%,成为了第七大化妆品出口省份。

结语

尽管国内化妆品消费市场增速放缓给本土化妆品企业带来了严峻挑战,但化妆品出口的良好表现释放出了危中有机、危机并存的信号。当前,一大批注重研发、勇于创新的国产化妆品品牌正在崛起,国风元素日渐受到追捧,一些本土品牌已经开始寻求高端化转型。此外,跨境电商的蓬勃发展为我国化妆品“出海”提供了平台,《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利好政策的不断释放为我国化妆品“出海”保驾护航……可以说,国产品牌出海已是大势所趋。未来,消费者对美的追求和对品质生活的需求仍将持续,世界化妆品市场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企业需要更加精准地把握消费者的需求,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提升品牌价值和竞争力,实现品牌的国际化发展。

(作者单位: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

《中国医药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

(责任编辑:赵晓菲)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