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与各省市2023年新增社融与GDP分析

2024-06-06 14:45:31 - 第一财经

作者江财九银票据研究院肖小和、李紫薇

一、新增社融与GDP对比分析

社会融资规模增量是指一定时期内,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资金总额。社会融资规模的变化体现出社会经济的活跃程度,同时也反映了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支持程度。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2023年我国继续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的合力。在党的二十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及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的引导下,按照《政府工作报告》部署,2023年中国人民银行强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我国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信贷结构不断优化。2023年,全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355,900亿元,同比增加35,801亿元,增长幅度为11.18%;2023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占GDP比重为28.23%,较2022年增加1.78%。从增量结构来看,2023年表内融资、直接融资均实现了正增长,成为社融增长的主要支撑。

全国与各省市2023年新增社融与GDP分析

就各省市社会融资规模增量而言,超过全国平均社融增量的省市有河北、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湖北、广东、四川,其中,浙江社会融资规模增量达到了37,305亿元,位居全国第一,江苏以36,794亿元的社融增量紧随其后,而青海、西藏社会融资规模增量较低,分别为559亿元、834亿元。各地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的差异程度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不同地区经济的发展程度,江苏、浙江、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社会融资增量规模相对较高,均超过30,000亿元;而西藏、青海等经济欠发达地区,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相对较低,均不足1,000亿元。

就各省市社融增量占GDP比重而言,天津、河北、吉林、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广西、四川、贵州、西藏这11个省市社融增量占GDP比重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其中,浙江这一比例最高,达到了45.19%,较全国水平高出16.96%;北京、山西、辽宁社融规模增速占GDP比重不足10%,其中,北京仅有2.39%。

全国与各省市2023年新增社融与GDP分析

二、新增贷款与GDP对比分析

2023年,全国本外币贷款增量达到222,551亿元,同比增长18,658亿元,增加9.15%,其中,新增人民币贷款222,200亿元,同比多增13,053亿元;新增外币贷款-2,206亿元,同比少降3,048亿元。新增贷款占社会融资规模增量比重达到62.53%,同比减少1.16%,超过社会融资规模的半数以上,表明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资金支持主要通过贷款发放。2023年以来,人民银行加强逆周期调节,着力引导金融机构贷款投放总量适度、节奏平稳以及平滑增长,增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LPR改革效能及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有效发挥作用,实际贷款利率稳重有降。2023年全国新增贷款占GDP比重为17.65%,较2022年增加0.81%。

就各省市本外币贷款增量而言,新增本外币贷款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省市有北京、河北、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河南、湖北、广东、四川,其中,北京、江苏、浙江、安徽、山东、广东、四川新增本外币贷款超过10,000亿元,江苏达到了29,174亿元,位居全国第一,浙江、广东分别以26,697亿元、23,256亿元紧随其后;而辽宁、海南、西藏、青海、宁夏新增本外币值低于1,000亿元。

就各省市本外币贷款增量占GDP比重而言,北京、河北、江苏、浙江、安徽、广西、四川、贵州、西藏9省市本外币贷款增量占GDP比重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其中,浙江这一比例最高,达到了32.34%,较全国水平高出14.68%;山西、辽宁、黑龙江本外币贷款增量占GDP比重不足10%,辽宁最低,为1.77%。

全国与各省市2023年新增社融与GDP分析

三、新增债券(企业债+政府债)与GDP对比分析

2023年,全国债券增量达到112,300亿元,同比多增20,563.00亿元,增加22.42%,其中,新增企业债券16,300亿元,同比少增4,209亿元;新增政府债券96,000亿元,同比多增24,772亿元。新增债券占社会融资规模增量比重达到31.55%,较2022年增加2.89%,成为推动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上升的另一重要因素。2023年以来,人民银行发布制度文件规范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估值业务,稳步扩大债券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债券市场规模稳步增长,利率水平总体下行,全国新增债券占GDP比重为8.91%,较2022年提升1.33%。

就各省市新增债券而言,超过全国平均债券增量的省市有江苏、浙江、山东、河南、湖南、广东、四川,其中,江苏、浙江、山东新增债券超过6,000亿元,山东达到了7,065亿元,位居全国第一;而北京、上海新增债券值为负数,分别为-5,339亿元和-851亿元。

就各省市债券增量占GDP比重而言,天津、吉林、江西、重庆、贵州5省市债券增量占GDP比重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天津这一比例最高,达到了16.49%,较全国水平高出7.58%;北京、上海债券增量占GDP比重为负。

全国与各省市2023年新增社融与GDP分析

四、新增股票融资额与GDP对比分析

2023年,全国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额达到7,931亿元,同比少增3,827亿元,降幅达到32.55%。2023年,全市场注册制改革稳步推进,证券公司、上市公司监管制度体系以及资本市场制度建设持续完善。全年来,股票市场成交量和筹资额同比减少,全国股票融资额占GDP比重仅为0.66%,较2022年下降0.32%。

就各省市新增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而言,超过全国平均股票融资额增量的省市有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山东、广东,其中,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新增股票融资额超过1,000亿元,广东达到了1,244亿元,位居全国第一;而西藏、青海新增股票融资额低于10亿元,其中,青海新增股票融资额仅为1亿元。

就各省市新增股票融资额占GDP比重而言,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甘肃6省市股票融资额增量占GDP比重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北京这一比例最高,达到了2.33%,较全国水平高出1.68%;山西、广西、青海新增股票融资额占GDP比重不足0.10%。

全国与各省市2023年新增社融与GDP分析

五、直接融资增量(债券+股票)与GDP对比分析

2023年,全国新增债券和股票融资额达到120,231亿元,同比增加16,736亿元,增幅达到16.17%,全国新增债券和股票融资额占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的比重达到33.78%,较2022年提高1.45%。2023年新增债券和股票融资额占GDP比重为9.54%,较2022年增加0.99%。

就各省市新增债券和股票融资额而言,超过全国平均新增债券和股票融资额增量的省市有江苏、浙江、山东、河南、广东、四川,其中,江苏、浙江、山东新增债券和股票融资额超过7,000亿元,浙江达到了7,886亿元,位居全国第一;而北京这一指标增量为负。

就各省市新增债券和股票融资额占GDP比重而言,天津、吉林、浙江、江西、重庆、贵州6省市新增债券和股票融资额占GDP比重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天津这一比例最高,达到了16.75%,较全国水平高出7.22%;北京新增债券和股票融资额占GDP比重为负。

全国与各省市2023年新增社融与GDP分析

六、表外融资增量(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委托贷款、信托贷款)与GDP对比分析

2023年,全国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增量为-9亿元,同比少降26,676亿元。其中,新增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1,784亿元,同比少降3,132亿元;新增委托贷款199亿元,同比增加1,895亿元;新增信托贷款1,576亿元,同比多增21,649亿元。2023年全国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增量占GDP比重为-0.14%,较2022年增加0.29%;全国委托贷款增量占GDP比重为0.02%,较2022年增加0.16%;全国信托贷款增量占GDP比重为0.13%,较2022年增加1.88%。

就各省市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增量而言,新增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省市有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上海、浙江、江西、湖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云南、西藏、陕西、青海、宁夏,其中,浙江、上海新增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超过500亿元,增量最高的为浙江,达到了1,092亿元;而广东、海南、重庆、云南新增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为负增长。

就各省市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增量占GDP比重而言,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上海、浙江、江西、山东、湖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西藏、陕西、青海、宁夏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增量占GDP比重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吉林这一比例最高,达到了3.57%,较全国水平高出3.71%;而北京、天津、黑龙江、江苏、安徽、福建、山东、河南、湖南、广东、海南、重庆、贵州、云南、甘肃、新疆这一比例为负。

全国与各省市2023年新增社融与GDP分析

就各省市委托贷款增量而言,新增委托贷款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省市有天津、河北、辽宁、江苏、浙江、江西、山东、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陕西、甘肃、宁夏、新疆,其中,湖北、江苏新增委托贷款超过500亿元,湖北委托贷款增量达到700亿元,为全国最高;而北京、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上海、安徽、福建、河南、海南、贵州、青海贷款增量为负。

就各省市委托贷款增量占GDP比重而言,天津、河北、辽宁、江苏、浙江、江西、山东、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西藏、陕西、甘肃、宁夏、新疆新增委托贷款占GDP比重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其中,湖北这一比例最高,达到了1.25%,较全国水平高出1.24%;而北京、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上海、安徽、福建、河南、海南、贵州、青海新增委托贷款为负。

全国与各省市2023年新增社融与GDP分析

就各省市信托贷款增量而言,新增信托贷款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省市有天津、河北、湖北、陕西,其中,仅天津、河北、山西、江苏、山东、湖北、广西、海南、陕西、宁夏实现了正增长;而在所有省市中,甘肃信托贷款增量-793亿元,为全国最低。

就各省市信托贷款增量占GDP比重而言,天津、河北、湖北、陕西新增信托贷款占GDP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甘肃、青海这一比例不足-5%,分别仅有-6.68%、-6.66%。

全国与各省市2023年新增社融与GDP分析

七、票据业务分析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相关数据,2023年我国票据市场签发承兑总量为31.30万亿元,同比增长3.90万亿元,票据承兑额占GDP比重为24.83%,较2022年提升2.19%;票据贴现23.80万亿元,同比增长4.30万亿元,占GDP的比重为18.88%,较2022年提升2.77%。票据市场的快速增长拓展了票据服务实体经济的力度和广度,中小企业企业票据覆盖面进一步扩大,2023年中小微企业签票发生额达到20.70万亿元,占全市场签票发生额的65.90%,贴现发生额17.50万亿元,占比达到73.60%。服务实体经济是票据市场的初心所在,根据相关性检验,近年来承兑发生额与GDP的相关性达到97.30%,贴现发生额与GDP的相关性达到96.00%,表明票据市场与GDP高度相关。

八、结论

纵观全国各省市社会融资规模发展,有一定规律可循,主要体现为:资本市场发展快的省市有6个,新增社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货币市场发展快的省市有10个省市,新增社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资本市场为实体经济提供长期资金支持,相较而言,资本市场融资使用效率较高,然而,其准入条件较为严苛,融资难度较大。从2023年社融数据来看,仅有江苏、浙江、山东、河南、广东、四川资本市场融资额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23年2月,证监会宣布正式启动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这对于完善资本市场功能、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高质量发展质效具有重要意义,同年4月10日,首批主板注册制企业上市。

货币市场为实体经济提供短期资金支持,相较资本市场而言,融资难度小,但是,融资成本相对较高,资金使用效率相对较低。一直以来,央行通过宏观调控引导货币政策施行,助力货币市场资金向实体经济传导。从2023年社融数据来看,北京、河北、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河南、湖北、广东、四川等东南沿海地区货币市场融资额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些地区实体企业及金融机构数量多,实体经济更倾向于通过本外币贷款向金融机构获取融资。

在委托贷款、信托贷款、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三种融资方式中,委托贷款、信托贷款融资便利性相对更高,与此同时,融资成本也相对较高,对于融资的运作要求较高。从2023年社融数据来看,天津、河北、湖北、陕西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增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虽然这些省市此类业务发展快,但规模不大,与贷款,债券比体量非常小,所以对社融贡献不大。

相比较而言,票据承兑融资是实体经济最便利、最经济、最好的金融工具,作为货币市场重要组成部分,票据市场主要解决实体经济短期资金问题,便利企业支付需要。票据的签发、背书流转能够有效解决企业间账款拖欠问题,缓解实体经济尤其是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难题,一方面可以缓解由于货币超发所带来的通货膨胀压力,另一方面,实现了商业信用的叠加与传递,未来可进一步加快票据承兑融资发展,服务好五篇的文章,推动实体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