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书法 匀圆端雅

2024-06-06 15:00:24 - 北京晚报

何汉杰

书学有道

中国自古就有“字如其人”的说法。一个人写出来的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其习惯、性格以及心境等。历朝各代都有选拔人才的考试,想要在众多的考生中脱颖而出,卷面字迹往往成为敲门砖。明日高考,为考生们讨个好彩头,考前欣赏历代状元书法,了解科考状元们怎么写字,或许可以为年轻学子提供一些借鉴。

状元书法 匀圆端雅

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状元胡任舆的殿试试卷(局部)现藏法兰西学院汉学研究所

科举考试于隋代开创,至唐朝发展完善,一直延续至清光绪三十年(1904),历时近1300年,为国家发展选拔了大量人才,唐太宗李世民曾私自走到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可见一斑。科举考试也造就了丰富的科举文化,如唐代的行卷,明清的馆阁体、八股文等。

至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已经很成熟了,一般分为童试,包括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会试考中者为贡士,殿试则由皇帝主持,中者统称进士,殿试第一甲取三名,称状元、榜眼、探花。其中作为头名的状元,最为世人看重,从有史可查的唐高祖武德五年(622)第一位状元孙伏伽,到清光绪三十年(1904)甲辰科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1282年间历代才共选拔出状元六七百人,可见其难得。由于古今政治、文化的因革,今天我们回头去看这些科举考试的宠儿,或佩服他们的才学,或歆羡他们的幸运,或感慨他们的遭遇,不过这些都已经离我们很远了,但有一样与今天大部分人的求学之路息息相关,那便是书法。不论是古人用毛笔,还是今人用钢笔、签字笔等答卷,清晰美观的字迹都是考察的重要一环。

科考楷法尚工美

历代科举对于读书人才能的考核,主要是经义、诗赋、策论几种,要选出聪明又擅长解决现实问题的人来参与国家治理。参加科考的读书人要在短时间内将自己的才能展现出来,又得到主考官的青眼,书写的清晰、美观是首要标准。

那么参加科考的士子们是如何书写试卷的呢?唐代科举考试以身、言、书、判选士,洪迈《容斋随笔》说:“唐铨选择人之法有四:一曰身,谓体貌丰伟;二曰言,言辞辩证;三曰书,楷法遒美;四曰判,文理优长。……既以书为艺,故唐朝人无不工楷法。”可见唐代取士对士子书法工整、遒美的要求。

北宋前期的科举考试因循唐制,不弥封(糊住考生姓名等信息)、不誊录,为了让主考官欣赏自己的试卷,士子们多学习主考官的书法,“趋时贵书”。宋太祖时置御书院,书院成员学习王羲之书法,用来书写朝廷文告敕令,这种字看上去体轻势弱、呆板无神,被称为“院体”,写这种字体的人多在上位,所以也影响着当时的读书人。宋真宗朝逐渐建立了弥封和誊录制度,于是书法对于中式的影响有所削弱,但是因为人数众多,誊录强度大,往往造成誊录不善,影响考生成绩。值得注意的是,宋代将进士分为五等,其中占进士人数三分之二多的第五等同出身的人,不直接授官,需要参加铨选,而铨选只弥封不誊录;还有那些“解试合格而省试或殿试落第的士子,他们积累到一定举数与年龄,由礼部特予奏名直接参加殿试”,这种特奏名考试不弥封也不誊录,这些人几乎占有宋一代进士的一半。这就决定了宋代科举考试中获得考官认可的楷法依然是十分重要的。

到了明代,明太祖十分重视科考,《明实录》中记载他的话说“使中外文臣皆有科举而选,非科举者毋得予官”,关于书写,《大明会典》中还有这样的要求:“正卷务依所出题目次第楷书,不许草书及先后错乱,举人止凭文字高下去取”,这里说的是选举人,其他层级的考试可想而知。清朝科举考试则延续了前朝对于书写工整美观的要求,而随着各时期帝王喜好的不同,呈现出取法“二王”、欧阳询、柳公权、颜真卿等多种倾向。

状元书法 匀圆端雅

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状元蔡以台的殿试试卷(局部)现藏法兰西学院汉学研究所

状元试卷浑相似

科举考试中对于书写的要求如此,那么实际的情形如何呢?我们来看看留存下来的状元们的试卷,以获得更为直观的感受。大陆现存惟一的“状元卷”是藏于青州博物馆的明人赵秉忠的考卷。这份“状元卷”的文章题目是《问帝王之政与帝王之心》,指出帝王要把国家治理得和谐昌盛,就要有“实政”和“实心”。全卷共2460字,以小楷书写,一笔不苟。其用笔、结体都颇为古雅,与王羲之《黄庭经》《乐毅论》一路书风相类;在章法上,因为有朱丝栏的缘故,所以行间十分疏朗。但如果细看每个字,会发现其点画常有短促不匀处,结体则多散漫,缺乏聚拢之气。不过当我们了解了赵秉忠中状元时不过是一位25岁的青年,就明白这种书写功夫的难得之处,它要求书写者须从头至尾气息不乱。

再看现藏法兰西学院汉学研究所的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状元胡任舆及乾隆二十二年(1757)状元蔡以台的殿试试卷。与赵秉忠的“状元卷”相类,二者都用小楷书写在朱丝栏纸上,所不同的是时代略早的胡任舆的试卷上,点画更秀气,撇捺较为舒展;而时代稍晚的蔡以台的试卷上,笔画较粗壮,呈现出颜体的用笔方法。当然这有着个人审美和取法上的差异,但更重要的是,清代科举考试字体的选取带着比较明显的帝王审美的烙印。王士祯《分甘余话》说:“本朝状元必选书法之优者。顺治中世祖皇帝喜欧阳询书,而壬辰状元邹忠倚、戊戌状元孙承恩皆法欧书者。康熙以来,上喜二王书,而己未状元归允肃、壬戌状元蔡升元、庚辰状元汪绎皆法《黄庭经》《乐毅论》者”,比较明确地指出了这种以帝王审美为导向的科考字体的选择。到了道光时期,皇帝喜欢欧体、柳体,而咸丰、同治、光绪时期,皇帝重视颜体,于是这一时期科举考试的书法也呈现出取法欧、柳、颜的倾向。

明清时期,科举考试通用字体有一个响亮的名字,明代称“台阁体”,清代称“馆阁体”,源于明永乐翰林院侍讲学士沈度,他的书法秀润华美、正雅圆融,深受明成祖朱棣赏识,于是士子争相仿效,发展成乌黑、方正、光洁、等大的考场通用字体。清代学者洪亮吉《江北诗话》说:“今楷书之匀圆丰满者,谓之‘馆阁体’,类皆千手雷同”,指出了这种字体雷同少变的毛病。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千手雷同”的字体,确实为广大士子提供了学习的方向,也为阅卷带来了很多便利,作为考场上的书写样式,无可厚非。清代还有一种皇家参加科举考试的专用字体。传说康熙皇帝年轻时曾匿名参加科举考试,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可能就是他的皇室书法暴露了身份。作为皇室后裔的书法家启功所写的字体,清代皇室中有很多人会写,有人就说这是清代皇家用来参加殿试考状元的规范字。这里面带着一种特权优待的意思。当然启功的书法在清代皇室字体的绵软中增加了骨力,圆钝中增加了锐气,写出了新的境界。

总体上看,“状元卷”的特色是,字体工整优美、排布整齐匀称,书写一笔不苟,便于阅读。至于其中涉及的避讳、抬格,今天早已抛弃不用了。

状元书法 匀圆端雅

明初“台阁体”书法的代表人物沈度书《敬斋箴》

状元书法 匀圆端雅

清康熙三十年(1691)状元戴有祺书法

状元书法 匀圆端雅

清咸丰六年(1856)状元翁同龢“扫地模山”八言联

状元书法 匀圆端雅

清光绪三十年(1904)状元刘春霖书法

第后书法各不同

科举考试中为了取得好成绩的状元们,把试卷写得似乎千篇一律,但是当他们完成了必要的科举之路,走向官场获得功名之后,他们的书写就呈现出不同的面貌,有些还成为了影响很大的书法家。

清康熙三十年(1691)状元戴有祺的书法多有董其昌的飘逸之风,全然不见科场书写的拘谨;清朝开国第一名陕西状元王杰因字迹工整清秀,被乾隆皇帝从第三名拔擢为第一,其书法圆转端庄,与乾隆书法有颇多相似处;历史上两位连中“六元”的状元之一钱棨,其书法用笔中颇多赵孟頫的影子,又增加粗细的对比,写出了自家面目;咸丰六年(1856)状元翁同龢,则专意颜体,把颜体的楷书和行书写出了朴茂多姿的风采,在后世影响很大;清朝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的小楷书清秀刚劲,虽然其楷书大字略显拘谨,但也为很多人所喜爱。

不论是普通的科考士子,还是作为佼佼者的状元们,他们在科举考试时,为了获得考官的好感,把字写得工整端雅,一方面体现出他们长久书写的功力,另一方面展现出他们求取功名的热望。在取得功名之后,这些才华横溢的读书人便展现出他们各自不同的性格特征和审美取向,虽然沉浮官场,仍然要迁就统治者的偏好,但是他们在相对自由环境中的性格和审美的张扬,确实为传统文脉的延续、民族审美的提升贡献了力量。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