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景山区发布2023年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结果

2024-06-06 17:16:07 - 北青网

6月6日,石景山区生态环境局召开石景山区2024年生态环境保护主题新闻发布会。区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冯晓光发布石景山区2023年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结果、介绍石景山区生态保护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问题,区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夏显东主持发布会。区委宣传部、区委网信办、区园林绿化局相关工作人员出席发布会。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生物多样性使地球充满生机,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摸清生物多样性本底状况是科学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础工作。

2023年4月起,石景山区生态环境局组织开展了为期一年的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工作,包括13类群的物种组成、分布、数量等情况,为未来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为维护生态平衡以及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石景山区发布2023年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结果

此次调查采用全区域、多类群、多技术模式,对石景山区全域生物多样性开展全方位摸底。调查区域覆盖石景山区全域,调查物种涵盖生态系统、鱼类、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藻类、维管植物、两栖类、爬行类、苔藓、大型真菌、哺乳动物、鸟类、昆虫等13个类群。调查方法采用多技术相结合模式,统筹运用传统样线(方)法、红外相机拍摄法、环境DNA(eDNA)技术等多种调查方法,调查取得良好效果:生态系统类型丰富,全区包括森林和灌丛、草地、湿地和城市等类型,且生态系统类型不断丰富、稳定性逐渐增强、持续性不断向好;生物物种多样,实地记录了各类物种913种,被纳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的各级濒危物种10种;高等动植物物种丰富,其中维管植物物种占所有实地记录物种的50%以上,主要分布在北部山区和永定河沿岸,且在调查中还发现禾木科纤维植物、药用植物、野生食用植物等众多特色资源植物;鱼类、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和藻类等水生生物物种丰富,共记录了30种鱼类、46种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100种藻类;重点保护物种众多,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5种,北京市重点保护野生物种47种;生物多样性指数持续提升,2023年生物多样性指数为25.89,比2022年(20.1)有较大提升;自然保护地建设持续加强,生态红线区所包含的物种多样性远高于其他地区,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和修复的重点区域,也是珍稀、濒危及保护物种的重要栖息地。

石景山区发布2023年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结果

黑头䴓

石景山区发布2023年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结果

金线侧褶蛙

石景山区发布2023年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结果

同时,冯晓光从维护生态空间格局稳定性、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和促进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三方面介绍了石景山区2023年以来生态保护工作的进展和成效。2023年,石景山区生态环境质量指数(EI)为61.4,生态系统质量保持稳定,继续保持良好水平。

发布会上,面对记者们关心关注的生态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问题,冯晓光也一一做了解答。

生物多样性,作为地球生命系统的核心,不仅关系到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健康,更与人类的未来和发展紧密相连。下一步,石景山区将全面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持续开展重点物种类群监测,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不断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全力打造生态宜居的美丽石景山,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贡献石景山力量。(石景山生态环境局)

责任编辑:周珊珊(EK006)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