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消保委调查显示:居民“以旧换新”意愿强 回收价格成最大阻碍

2024-06-06 16:56:00 - 中国消费网

转自:中国消费者报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 汽车、家电等传统消费品以旧换新,不仅能惠及更多消费者,还能撬动消费、激发市场活力。为了解消费者以旧换新的消费意愿及遇到的阻碍,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开展了全省消费品以旧换新消费调查,并于6月6日发布调查报告。调查显示,超七成消费者愿意参与新一轮以旧换新;旧品回收价格是消费者最大顾虑。

超七成消费者愿意参加以旧换新

本次调查共回收有效样本6340份,主要涵盖在江苏省各设区市居住6个月以上、年龄20周岁以上的消费者,并对8名消费者和3名专家进行深度访谈。

调查显示,32.3%的消费者曾参与过汽车或家电等消费品以旧换新。超七成消费者表示愿意参与新一轮以旧换新,参与过以旧换新的消费者中,84.4%愿意再参与新一轮以旧换新;未参与过以旧换新的消费者中,70.7%愿意参加新一轮以旧换新,居民消费意愿和潜力大。

近八成消费者目前有更换消费品计划,冰箱、空调、洗衣机等置换意愿最高。有更换意愿的消费者中,45.2%的消费者想更换汽车,其中想更换掉燃油汽车的消费者占比最高,为64.7%。有更换意愿的消费者中,九成以上(92.9%)想更换电器,其中制冷电器、空调器的更换意愿最高。有更换意愿的消费者中,约五成(49.1%)消费者想进行家装更新,沙发、桌椅、床品类更换意愿最高。

更换消费品的考量因素方面,商品价格仍是首要考虑因素。有更换消费品意愿的消费者中,56.9%的消费者首先考虑商品价格、优惠或促销政策,52.1%的消费者主要考虑商品质量、功能及实用性,45.5%的消费者主要考虑商品品牌,42.1%的消费者考虑商品售后服务因素,39.8%的消费者认为商品外观是主要考虑因素,另外有22.7%的消费者认为商品能耗或国家标准是其更换消费品的主要原因。

江苏省消保委调查显示:居民“以旧换新”意愿强 回收价格成最大阻碍

约22.5%的受访消费者表示当前没有需要更换的消费品类。在没有更新消费品计划的消费者中,65.6%的消费者了解以旧换新政策后表示愿意参与。

在以旧换新政策推行方式方面,消费者更倾向于“真金白银”直接补贴。57.1%的消费者希望通过“购买消费品后登记申领补贴”方式进行,56.0%的消费者希望“直接发放消费券或折算现金抵扣”,40.3%的消费者能够接受“建立回收积分体系、积分可兑换商品或消费券”等延迟满足的方式,还有38.0%的消费者接受“补贴生产厂家”以推行以旧换新政策。

江苏省消保委调查显示:居民“以旧换新”意愿强 回收价格成最大阻碍

旧品回收价格或成最大阻碍

调查发现,消费者优先通过品牌官方渠道置换旧品,其中,约六成消费者通过4S店置换旧车;通过品牌方或第三方平台置换旧家电的消费者均占比近五成,还有45.6%的消费者通过苏宁、京东等第三方交易平台进行置换。

参与过消费品以旧换新的受访者中,93.2%的消费者遇到过难题,其中旧品回收过程中估值低或不回收的问题突出。旧品折抵费用低成为消费者未来参与以旧换新的最大顾虑,此外还存在补贴产品的品类质量不足、补贴额度不达预期等问题。

调查显示,消费者未来参与汽车以旧换新的最大顾虑是“旧车回收价格低于预期”,占比53.5%。对“商家换新或补贴政策不统一、不透明”“车企的促销活动力度及补贴额度达不到预期”的顾虑也分别占比超四成。家电方面,47.4%的消费者曾遇过“折旧商品报价太低”的问题,还有22.9%的消费者反映遇到过“旧品拆装搬运另付费”。

据调查,近七成(67.7%)消费者之前未参加过以旧换新,购买时机偏差(40.9%)或已购消费品性能良好(29.5%)是主要原因。还有消费者表示对以旧换新政策不了解或有负面看法因此不愿意参与。

江苏省消保委调查显示:居民“以旧换新”意愿强 回收价格成最大阻碍

调查发现,旧品回收价格低是表象因素,背后是旧品回收利用体系不健全、旧品回收价格机制不完善。专家分析认为,当前消费品回收利用体系的堵点主要有3方面:标准不明确,比如当前新能源汽车及家电报废回收拆解的标准有待健全;信息不透明,汽车、家电等二手商品出售或以旧换新涉及旧品估值制度还不足够完善,信息不够透明,消费者对估值定价存在质疑;回收不便利,当前我国缺乏资源回收领域的大型经营主体和完善的回收网络,上门回收服务不够便利,有待进一步健全和均衡回收网点布局。南京大学教授郑江淮表示,“回收、售后服务,都需要让市场参与者有利可图,同时也要让消费者在消费过程感觉更方便、成本更低。”

消费者期待增加补贴品类

如何减少消费者以旧换新的后顾之忧?江苏徐州消费者王女士表示,希望流程别太复杂、限制别太多,实实在在让大家受益。

具体来看,汽车领域消费者呼声较高的举措是:补贴资金发放规则和流程等更加公平、透明,增加享受补贴的产品品类、扩大选择范围,完善二手车市场评估标准及回收流程。家电领域呼声较高的举措是:增加享受补贴的产品品类、扩大选择范围,旧品免费上门拆装及回收,提高旧品回收价格。家装领域呼声较高的举措是:补贴资金发放规则和流程等更加公平、透明,增加补贴产品品类、扩大选择范围,床品、橱柜等大件家具处理或回收更加方便。

社科院数字新动能研究组助理研究员薛强表示,针对当下以旧换新政策可能出现的痛点以及制约消费者消费的影响因素,可以从以下3方面进行考量:一是政策和补贴落实,如果补贴申请繁琐或兑现困难,消费者可能会选择放弃;二是回收便利性,以旧换新流程是否便捷、回收旧产品和购买新产品是否可以“一站式”完成,都会影响消费者的参与度;三是品牌和渠道多样性,多样化的选择有助于提高政策的普及度。

消保委建议:

完善定价机制规范利用体系

鼓励各方主体让利,提倡采取立购立减形式,减少各类消费限制。在政策资金支持的基础上,鼓励平台发放消费券或提供消费补贴,保障补贴发放的时效性,减少“购后发放”“事后结算”模式。引导平台企业针对新能源汽车、绿色智能家电等重点消费品制定合理的消费规则,如进一步简化消费券以及消费补贴的发放规则,适度延长消费券使用时间。

进一步明确旧品回收评估标准体系,充分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完善相关领域信息披露制度。汽车领域建议对汽车车况、车龄、车险使用情况等关键交易信息强制披露,并给出清晰标准。家电领域要探索建立旧家电分级处理机制,将成色较新、综合性能较好、安全系数及环保系数较高的旧家电引入二手市场。

制定修改实施资源循环利用的团体标准、节能减排的地方标准等,促进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助力以旧换新。汽车领域,建议有关部门或行业协会做好废旧汽车估值、汰换条件的标准牵引工作,加快完善报废汽车的回收拆解体系,优化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布局,促进二手车放心便利交易。家电和家装领域,利用城市便民生活圈加快旧物回收网络布局,建立“回收—拆解—再生—再制造”循环利用闭环体系,有效减少资源浪费。

广大消费者参与以旧换新时应认准正规购买渠道,选择资质齐全的商家,充分了解相关优惠的使用规则、旧品回收的估价标准等细节,以及向商家或平台了解换购新产品的保修期限和售后服务标准。建议消费者建立对家用电器安全使用年限的概念,正确认识产品“超龄服役”可能产生的安全风险和性能、能耗问题,加强家用消费品的日常养护和检查。(薛晶晶)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