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行下沉挤压、平台流量垄断、反催收黑灰产横行,存量时代消金机构如何“分蛋糕”?

2024-06-06 17:44:00 - 21世纪经济报道

21世纪资管研究院研究员李览青、实习生朱一丹上海报道

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消费在近两年被寄予厚望,金融监管部门多次出台提振消费的政策,要求金融机构降低融资成本助力“内循环”,但对于竞争激烈的存量市场,消费金融公司也面临着机遇与挑战。一方面,消费转型升级,居民消费需求进一步释放;另一方面,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下,消费贷款利率压降,金融机构“内卷”加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消费金融机构应当如何定位、定价、建设渠道,从而实现高质量发展?

近日,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旗下21世纪资管研究院召集十余位来自消费金融机构、金融科技平台的机构高管与行业专家,共同举办了一场闭门研讨会,围绕主题“新变局下消金行业发展和创新之道”,力求为消费金融行业寻找破局之道。

与会嘉宾的一个共识是,经历了曾经的高速增长、对用户的深入渗透,消费金融行业已进入“换挡”的存量时代。由于长期以来线上展业模式对平台的依赖,亦或是股东资源禀赋的加持不足,部分消费金融公司坦言获客难、流量贵是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而近年来大行下沉抢占消费信贷市场,对消费金融公司展业空间形成一定挤压效应,消金机构亦在寻找坚持普惠与实现商业可持续的平衡法。

大行下沉挤压、平台流量垄断、反催收黑灰产横行,存量时代消金机构如何“分蛋糕”?

研讨会上,消费金融行业人士分享了各机构的应对思路和方法,同时呼吁进一步细化对消保投诉的监管标准,共同抵制反催收黑灰产。

挑战:“分蛋糕”阶段直面获客大考

“存量”是各家消金机构高层提及频率最高的一个关键词。

央行披露的数据来看,2013年以来我国居民消费贷款总额从10万亿快速增长到2021年末的50万亿,此后稳步增长至今,维持在56万亿到57.9万亿之间,尚未突破58万亿关卡;与此同时,我国住户短期消费贷款余额同样从2013年末的3万亿快速增长至2023年末的10.35万亿,十年间规模翻了三番,但近四年的增长节奏显著放缓,行业规模到达阶段性瓶颈。

“获客难”是存量时代最大的问题。

“我们做了一个统计,整个消金行业的31家机构,今年1~4月份,31家的总规模都是下降的。”某消金机构高管提到,这一方面是来源于经济环境下行导致居民消费借贷预期不足,今年以来其优质客群的复借率出现下降趋势;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加入消费信贷市场竞争,对中小金融机构形成了比较大的增长压力。

综合嘉宾观点来看,银行下沉形成的挤压效应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第一是依托更低的资金成本,通过低利率吸引高端客群,年化利率水平最低达到4%;第二,有嘉宾提及,少数互金平台将年化利率在24%到36%之间的下沉客群流量推给银行,有部分银行在以较低的资金成本做36%的利率对应的客群来获利,而根据2021年监管窗口指导,消费金融公司联合贷款的利率最高不得超过24%。

在消费金融产品的定价链路中,消金机构的成本包括运营成本、资金成本、获客端流量成本以及风险控制成本。多位嘉宾指出,今年以来最大的好消息是资金成本的下降,“从4%降到3%出头的水平,这是我们感到最温暖的地方”。

转型:自营渠道建设与精细化运营成关键

站在当前获客困境下,消费金融机构都意识到自营渠道的重要性,这既与高速发展阶段过度依赖平台有关,也有部分机构股东资源禀赋加持不足的无奈。

某消费金融公司高管在会上总结了消费金融行业的五大业务模式,分别是导流、联贷、助贷、联营、自营,他指出,这五个模式都与资金、风险、客户这三大要素有关,且已经相对标准化。

值得关注的是,在上述五大模式中,导流、联贷、助贷、联营模式均需要机构与互联网平台或助贷机构合作。

消费金融机构如今面临的另一大压力,正是来自于互联网平台水涨船高的流量费用与服务费用,这背后是同样见顶的互联网流量。“在这么多平台中,可能除了字节,其他平台前端的流量也在收缩。”与会人士指出,当商业银行加入消费金融战场,互联网平台导流业务的需求进一步扩大,“推给机构怎样的客户,主动权掌握在平台手中。”

有相关人士提到,据估计,各平台中,贷款利率在24%以下的资产总规模在40-50万亿元,而银行与消金、小贷都在争夺这一市场。

“如果要压降贷款利率,从成本端我们只能压降运营成本,但说实话已经降无可降了,在行业面临的情况相似的背景下,怎样把流量价格降下来,需要行业的共同努力。”一位中小消金公司人士表示。

另一位与会嘉宾坦言,行业利润不断摊薄,主要是因为在上述资金、风险、客户的三大要素中,消金机构无法自己掌握客户来源与客户的前端风控。“我们有数据、模型、策略,但我们不能控制平台给过来的流量。”

与会人士一致认为,存量时代消费金融行业内卷、增量乏力的无奈,需要加强自营渠道建设与精细化运营管理。

“自营业务能力是我们金融机构的必要条件,”某消金机构高层表示,“我们必须要依赖自己的能力去获客、风控、运营,这样才能在未来获取一席之地。”

在参会的消费金融机构中,有一些银行、互联网股东资源禀赋较强的机构,在线下加速推进自营业务。有与会人士透露,部分机构从组织架构上就搭建起一套军事化管理流程,严禁员工与贷款中介合作,在与线上互联网平台合作的同时坚持自营渠道建设,以实现商业可持续。

如今,产品贷款利率在10%-18%的中端客群成为消金公司争夺的优质客户对象,而大部分机构的主要客群依然是18%-24%定价范围的普惠客群,这也对消金公司提出更高的要求。

一位与会嘉宾表示,目前其所在的机构瞄准的中端客群约有2.5亿,这部分客群约由公积金缴纳系数比较低的6000万人口,以及没有交公积金只交社保的1.9亿人口组成。这部分人群的月均收入大概是2000~5000元,学历以全日制专科非全日制本科为主。“虽然这类客户人均基数较大,但是要想为这类客户服务也需要更多的风险管控的技术服务的能力,需要更多的时间去积累。”而对于基本没有缴纳社保、公积金,没有税务数据的灵活用工人员、蓝领等,往往是互金平台服务的年化利率24%-36%范围的下沉客群,需要针对每一类客群做定制化产品、定制化流程、定制化的风控策略,从而为其提供专属的服务。

呼吁:整治反催收黑灰产、细化消保监管要求

在消费金融的业务链条后端,还有一个严重影响行业发展的问题,是猖獗的反催收黑灰产势力。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重视,金融消保投诉渠道日益完善。然而,行业竞争加剧与客户群体下沉,进一步催生出反催收联盟、职业代理维权中介等黑灰产业,严重干扰了消费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

“消费金融机构成立的初衷,就是服务于传统商业银行无法触达的下沉客群,以小额贷款、风险较高、收入较低的下沉人群为主。”与会嘉宾表示,由于服务客群差异,消费金融行业不可避免地面临着更高的投诉量,呼吁监管给予一定的包容度。

值得一提的是,多位与会嘉宾指出,目前对金融机构消保的监管标准中,“投诉量”依然是非常重要的参考因素,但其中对有责投诉、无责投诉、有效投诉、无效投诉的标准界定尚不明确。

有嘉宾分享了一组数据,该机构一一致电回访了2023年进行投诉的客户后发现,有68%的客户联系方式与贷款时填写的电话并不一致,甚至手机号也不是同一人。

“这或许意味着当下维权中介、反催收黑灰产的情况已相当严峻,甚至在抖音等流量平台上,存在这些债务管理人的视频广告,他们都开始‘投流’了。希望我们能在这一方面共同努力。”他表示。

4月,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第二届理事会审议通过了《互联网金融从业机构应对异常维权指南》,这是业内首个正式发布的应对反催收规范性文件。其中提到,异常维权按照恶劣程度不同分为一级异常维权和二级异常维权。从业机构应对一级异常维权时,发现涉嫌违法犯罪的线索,可及时报告公安机关处理。积极协助公安机关、金融监管部门和行业协会对相关案件(事件)的调查处理,确定违法事实及相应证据后,积极推进打击违法犯罪行为。

今日热搜